APP下载

重塑农业“工匠精神”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考

2017-07-29王玉东

当代农村财经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农产品农业

王玉东

摘要:我国农业领域从不缺乏“工匠精神”,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精耕细作严谨的方式和态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为种种原因,当下农业“工匠精神”在不断衰退。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是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针,积极培育和弘扬农业“工匠精神”,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提高有效供给的内在要求。面对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应该继承和弘扬农业“工匠精神”,助力我国农业进入质量时代,不断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农业;“工匠精神”;农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事实上,我国农业领域从不缺乏“工匠精神”,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精耕细作严谨的方式和态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为种种原因,当下农业“工匠精神”在不断衰退。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是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针,积极培育和弘扬农业“工匠精神”,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提高有效供给的内在要求。

一、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并不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劳动主体在工作中严谨细致,耐心专注于同一件工作中,力求达到完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同时,创造力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要义。从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看,传统农业生产理念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许多相同点。

(一)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蕴含着“工匠精神”。

1.客观环境造就农业的精耕细作。在人多地少的刚性约束下,通过土地耕种养活自己的家庭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目标。有关学者在研究小农经济和大规模经营的比较时提出,“人口和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的品性,以及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1]正是这种品性和现实条件驱使农民精耕细琢每一分土地,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提升自己的耕作技能,把耕作当作一种修行。在“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分工并不那么明显,占统治地位的宗法制以及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划分的思想,间接地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专注于农业生产。土地一直是农民最宝贵的东西,土地作为农民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没有谁比农民更珍爱自己的土地。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报告中指出,农民是最珍爱自给土地的所有者,除非外力的原因才迫使他们转让自己的土地[2]。这驱使农民在耕作中投入全部精力和心血,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培育出了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匠心”。

2.传统农业生产富有创造力。衡量农业的生产力水平,通常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产量,即一块地能产多少农产品,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二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3]我国古代在人口稠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切措施获得最大产量,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有关学者指出,“精耕细作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一切有异于西欧特点的最终归宿。”[4]与西欧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西欧更偏向于粗放的规模经营,因为西欧地广人稀,广袤的土地上劳动力根本满足不了精耕细作的要求。而我国地少人稠的现实,内在要求采用精耕细作这种劳动密集型农业生產模式。于是,精耕细作已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代名词,其内涵是改善农业自然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在漫长的农业时代,我们在不断地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方面。战国时期,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分流、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直接奠定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被认为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将不适合水稻种植的山坡变良田。梯田、村寨、水系、森林被哈尼梯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这样兴修水利以利农业的壮举在我国数不胜数。

3.遵循客观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精耕细作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追求产值最大化,要求生产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如二十四节气,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规律来划分的,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不仅体现了古人在农业生产中善于把握自然规律,也体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方面,同样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成就。首先,古人特别重视维持土壤的肥力,通常使用有机肥和绿肥这类无污染残留物的肥料对土地进行人工施肥,以提升土壤肥力,同时采取轮耕的方式让土地自然恢复。其次,连种制和间作套种方式的发明,极大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例如,水田和养鱼相结合,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鱼的游动还能促进土壤对有机物的吸收,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生长条件 ,这样既可以使水稻增产还可以收获鱼,一举两得。

(二)农业“工匠精神”的内涵。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瑰宝,中华文化因此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中国文化一直通过小农经济与家庭组织这种基础性的文化基因保持自身的稳定性[5]。这其中的合理成分,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认可并给出了高度评价。化学家李比希说:“观察和经验使得中国和日本的农民在农业上具有独特的经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国家长期保持土壤的肥力,并不断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6]“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升华。以此为指导,我国传统农业呈现出循环、绿色、生态的特点。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农业良性发展必须立足于这几点。

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基本解决,市场需求要求提供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农业发展要求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思想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首先,特别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应用,根据观察和经验发明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时间安排,根据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不同地域种植不同作物,总结作物生长规律间作复种以及套种。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生产环境,兴修水利但不破环生态平衡。最后,实行土地轮耕保持土地再生产能力,投放农家肥提升土壤肥力。毛泽东同志曾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将来,中国要变成世界第一个高产的国家。”这是对精耕细作模式的肯定,也是对传统生态农业理念的肯定。提高有效供给不仅要求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更强调的是产品的质量,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定义首要强调的是绿色健康,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指导下的精耕细作农业符合绿色健康的要求。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农业生产者的严谨专注的态度和巨大的创造力,才铸就了传统农业的“工匠精神”。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让这种“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二、农业“工匠精神”渐趋衰退,致使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精耕细作所体现的农业的“工匠精神”出现疲软的态势,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导致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

(一)忽视农业“工匠精神”导致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工匠精神”不仅要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磨练和提高生产技术,而且还要求不断革新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表现为提升种植技术和改善农用器械。目前国内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很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农业“工匠精神”的忽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逐渐以市场为导向参与竞争,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呈现贸易逆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导致成本“地板”抬高。西方国家发挥地广人稀和农业科技应用成熟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较大的成本优势。国内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赶不上西方,农产品生产的农资、土地、人力成本都较高。二是我国农产品检疫技术落后。西方对于质量检疫有技术优势,被全世界认可,并对我国形成技术壁垒,使得我国的农产品难以外销。三是农业生产主体结构不平衡。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不具备新技术的使用技能,而且思想保守不愿意改变,这就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追求及时利益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首要目的不是寻求利益,而是让自己的产品优质。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利益至上被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农民为了得到更多的及时利益,变得越来越浮躁,通常选择种植那些投资少、周期短、收益丰厚的产品。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化学物质被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不再受到重视,倾向于对土地掠夺式的开垦,环境遭到破坏。大水漫灌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农药化肥滥用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传统的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想不再受到农民的重视,直接导致了农业有效供给的不足。

(三)非农化问题威胁粮食安全。原本最珍爱土地的人是农民,但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非农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农地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导致非农化的原因,首先,城镇建设和工业用地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建设需求,开发商将目光投向农业土地。随着地价逐年上涨,在高地价的诱惑下很多人都会选择转让土地经营权,导致大量的农业耕地被占用。其次,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得不到足够的收益,选择其他工作反而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放弃土地耕种导致大片土地荒废,农民不再耕种土地,大量耕地变成建筑用地,这对粮食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

三、重塑农业“工匠精神”,促进有效供给的路径探索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由于生产者的盲目性以及信息、物流、技术不足等原因,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不能满足社会的真正需求,出现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的情况。必须重塑农业“工匠精神”,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提升竞争力的引导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生产模式与国外的有很大的不同。我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相对于西方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具备价格优势。必须确立规模经营替代劳动密集型的观念,大力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把传统精耕细作的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的理念与规模经营相结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在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社会风格。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制定措施发挥每个区域的特色,不断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政府关于“一村一品”的政策,就是要让农村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以提升竞争力。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价补分离,由市场定价;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大力支持农业创新,立足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特色产品、传统文化等,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等新產业新业态,在资金、组织和技术上给予支持,为农业“工匠精神”的弘扬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充分发挥科技对产品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推动作用。不断改善生产技术,同样也是农业“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当前农业面临竞争力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技术的滞后所引起的。以大豆生产为例。据统计,去年国内大豆需求达到近1亿吨,国内仅生产1100多万吨,为了满足需求进口大豆近8400万吨。究其原因,主要是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去年国内大豆收购价为2.4元一斤,亩产不超过250斤,种植一亩大豆收入不超过600元。相反,玉米一亩能产1000斤左右,收入能达到1100多块钱。农民更愿意去种植玉米,这就形成了大豆供不应求而玉米却供过于求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应该加大在大豆种植上的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以提高亩产,调动农民的种植热情。事实上,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改善浇灌技术,研发更安全的农药化肥,实现农膜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理处理,打造生态优质的农业生产体系,都需要科技的推动。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提高有效供给中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对农业“工匠精神”是否认可,决定了农业是否能向好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指出:“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也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一切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资料生活本身。”[7]马克思的论述不仅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满足农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收益直接反映农民的获得感,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足够的积极性农民就有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动力。因此,提升农产品质量、重塑农业“工匠精神”,还得立足于农民。要大力培育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的新农民,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打造成熟的产业链,融合第一二三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建设便捷的物流渠道和销售渠道,减少库存,及时将产品转化为农民看得见的收益。

日本农学专家岸根卓郎评论农业技术时说:“人类只有抛弃传统的立足于技术乐观主义的农业工业化思想,确立立足于环境调和主义的工业农业化思想,通过这种意识革命,才有可能同时克服粮食危机和环境危机。”[8]弘扬农业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是助力我国农业进入质量时代的法宝。我国以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特点的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将是农业发展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中国小农经济拥有西方无法替代的优越性[J].中国乡村发现,2016,(第2期).

[2]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2,第1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60页.

[4] 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J].中国农史,1984,(第1期).

[5] 曹兵武.小农经济与中国文明的形成及特征——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三[J]. 中原文物,2006,(第4期).

[6] (德)李比希著;刘更另译. 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12.第4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78—79页

[8] (日)岸根卓郎著;何鉴译. 环境论 人类最终的选择.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09.第160页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农产品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