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为了新的告别
2017-07-28周海波
周海波
如果不是读《城客》,也许不会有机会读到刘国欣的这些陕北散文。《城客》是刘国欣有意构造的一个富有想象的城市与故乡的双重世界,那个被称作故乡的陕北在作家笔下渐行渐远,但陕北仍然不断出现在她的叙事之中,与祖母一同存在,与红云一同存在。尤其那些与葬礼等习俗一起出现的故乡风物,让一个陌生的外来读者,感到新异与向往,产生诸多阅读的想象。但我想,一个年轻的作家,已经离别故土十多年时间,一个对外面的世界睁大眼睛的叙事者,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故乡的概念,她可能只是把故乡作为小说叙事的背景。但刘国欣还是书写了故乡,而且还是一个系列。当我读到她那些“民间陕北专栏”以及其它有关陕北的文字时,惊异于一个青年作家怎么能知晓那样多的故乡故事,了解那么多的故乡风俗,感受那么深的故乡情感,这让我这个行走于黄海岸边的读者,对书写黄土高坡的那些文字产生一种特别阅读感受。一、文学地理学:记忆作为心灵的投影与其说刘国欣是在写故乡,不如说她是在借故乡书写自我,寻找一个自我生命中的故乡,为自我的生命存在确立一个地理坐标。在当代女性散文写作尤其那些流行体的散文,越来越倾向于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时候,刘国欣却跳出于个人的经验,而回归到乡村世界,在书写故乡的具有地理意义的事物、人物与故事的过程中,寻找散文写作的意义。读刘国欣的陕北散文,让我想起鲁迅的《故乡》,想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在鲁迅、沈从文的笔下,回归,是为了再一次的告别。回归中的故乡,必定带上了叙事者某种复杂的情感,那些曾经与之相伴的人情风物,即使一个香炉也会引发无限的感想。对于刘国欣来说,她的写作在向大师致敬的同时,试图表达对故乡的特殊感情。那些陌生化的风物,那些石磨,那些野果,那些可能只有陕北才有的信仰、仪式,可能是最让我这个外乡人感兴趣的,通过这些独具特色的风物,认识了另一种生活。她以极大的热情,并且调动了自己的艺术想象,为我们书写着与黄土高坡、塞外世界等极具地理特征的文学空间,书写着年的陕北、信仰陕北、风物陕北、生灵陕北、石质陕北,或者其它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经验过或没有经验过的陕北。这个陕北是刘国欣的陕北,但是,刘国欣使用“陕北”这个地理概念,也许是无奈之举,尽管“王家墕”更属于她个人的,更具有文学地理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尽管“陕北”这个空间地理早就被她的前辈作家使用,“陕北”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化的空间概念,但“陕北”仍然是一个比较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比较能够产生某种审美效应的地理意象。于是,我们看到了游牧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汇中的陕北,看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文化,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些不一样的年、画、石、火,那些不一样的生灵和信仰,不一样的仪式和祈祷,以及不一样的食物和用具。所有这些,都属于陕北,属于府谷,属于王家墕。因此,只有将这些风物置于一定的文学地理中,才具有文学的意义,才是刘国欣写作中的物象。在刘国欣笔下,这个文学地理包括与她的精神以及陕北文化相关的三个层面,一是王家墕,这是她的祖辈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是她真实感受和承载情感的地理,或者说是她文学地理的中心。这一个王家墕虽然不能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山东高密相提并论,但已经具有了某种文学存在的意义;再一个层面是府谷,府谷是容纳了王家墕的行政区域,也是在陕北系列中唯一一个具有行政意义的地理位置,这是作家为王家墕的地理定位。也许是作家对这王家墕和府谷两个地理空间的感受不同,因而在散文中也有不同的艺术表现,王家墕是有灵性的、鲜活的,是有人物、有故事的,而府谷则显得过于空洞与滞重。不过,作家的任务也许并非要为读者描绘一个艺术的府谷,而是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文学地理的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当她有更远大的创作设想的时候,府谷才有可能显示出其艺术价值。“陕北”是又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实指,但又是一个可以让读者进行阅读想象的所指,这里面联系着若干历史的文化符号以及读者的地理认同。但是,对于“民间陕北”系列散文来说,这个陕北是仅就王家墕而言的,是为王家墕提供的一个地理语景和文化语景,是为读者的想象而营造的艺术空间。所以,王家墕是陕北的王家墕,陕北则是王家墕的陕北。王家墕是陕北,府谷也是陕北,因此,陕北成为一个承载,一个想象,是作家的情感落脚点。如同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张爱玲的“上海”一样,刘国欣的陕北构成了中国文学地理中重要的文学图景,虽然在年轻的刘国欣笔下的“陕北”还不能也不能与前辈们相比,但她已经具有描绘她的“陕北”文学地理的意识,有了这种书写的要求,并且已经营构了属于自己的富有审美品格的“王家墕”,一个充满了艺术张力的自然意象,一个能够为读者所接受的“王家墕”文学地理空间。当一个作家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空间时,也就寻找到了自己的书写方式,在一定的文体形式中,开始形成属于自我的文学性格。当然,刘国欣笔下的文学地理,不是作为行政区划而存在,也不仅是地图上的某个地标,而是是属于刘国欣的地理,是她出生成长的地理,带着她生活的习惯与语言,承载着她的梦想和记忆。在刘国欣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我王家墕”、“我府谷”、“我陕北”这样的句式。从王家墕到府谷,从府谷到陕北,这几个不同的地理概念在刘国欣的笔下交替出现,形成了具有作家个人体验的文学地理;作为心灵记忆中的地理,是作家情感的皈依,又是她叙事中的逃离之地。这个文学地理是一个实在的陕北或者府谷,可能是一个想象性的地理空间,一个作为文化共同体而在的陕北。在《王家墕》中,作者多次提到“地理”这个词语。这个“地理”是从村庄的规划开始的,王家墕被定位于迁移新疆或者从旧的村落迁移的新的农村。于是,我们在作家笔下看到了两个不同的王家墕,一个是有“土”的王家墕,一个是“无土”的“王家焉”;一个是旧的,不愿意搬迁的老年人的王家墕,或者是作为情感之根的王家墕,这是一个有灵性的、血肉的、是可感可知的王家墕,这里不仅是生她养她的村庄,而且更是在书写中体现着乡村文化的乡村,是她的祖辈生于斯、葬于斯的村庄;另一个则是被规划好的新的年轻人居住的王家焉,是王家墕的异地;一个是“我王家墕”,一个则是一板正经的“王家焉”。应当说,刘国欣这样确立自己的文学地理,承担较多的写作风险。在她的前辈作家中,已经不乏陕北的叙述,如果她无法写出具体而生动的陕北故事,写出不一样的陕北地理,这些文字将会被淹没在浩瀚散文写作的角落里。但是,刘国欣却敢于在这种写作中表现自己,以独特的文学地理为当代散文至少是陕北的言说确立了新的评价机制。多年之后,刘国欣“能从地理上接受王家墕”,她已经“不再是纯情感上”看待那个王家墕了。那个规划整齐、建筑全新的王家墕已经不再具有实感,不再承载作家的情感。同时,祖母的逝去,带走了刘国欣对王家墕的最后的情感皈依,让本来能够有一个落脚点的王家墕,仅仅成为一个叫做故乡的符号。尽管王家墕还有她的牵挂,还有她的故事,还有她的记忆中的一切,但面对一个“只有一条公路的王家墕”,“已经废弃的王家墕”,在乡政地图上和国家的行政册子里,“王家墕已经成了王家焉”的那个地理位置,作家感受到的是一次情感的逃离,一次文化的无所归途。对中国作家来说,人们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故乡的情感认同,当现代化的城市将人性一点点扼杀之后,当乡土仍然残存着人们的情感记忆的时候,回归是一种优美的文字书写。但是,与沈从文的回归湘西不同,也与萧红的呼兰故事不同,刘国欣为了告别而确定了故乡的文学地理。面对故乡,她感受到新的孤独,她“再也无法用孩童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村庄不再如记忆中那般美好,童话已然消失。在这方面,她更接近于鲁迅式的故乡离别,回归,是为了新的告别,一次精神上的文化告别。二、词与物:寻找故乡的书写方式我喜欢刘国欣笔下的陕北,是从喜欢她的海红果开始的。她在《城客》中多次写到这种果实,后来在她的《王家墕》中读到了专门写海红果的章节,对这种果实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海红果是刘国欣进入陕北书写的意象之一,这个意象很可能是王家墕独具的,带上了深深的自然野性与文化归属的印记。我不知道这种果实有何经济实用价值,但我读出了海红果作为文学意象的美学价值,它将一个灰土色的陕北,通过海红果的红,一下子提升起来,使一个呆滞的地理空间,一下子具有了物的象征意义。从海红果,我们还可以读到刘国欣笔下的石磨、锁、锅灶、火炕、火炉、黄米黍糕、年画等等,读到了让读者有点眼花缭乱的陕北的各种物,我有时会惊异于一个并未在故乡生活多长时间并且已经离开故乡十多年的青年作家,怎么来那么多对故乡风物的认知与书写能力,如数家珍般地一一说给读者。福柯在谈到词与物的关系时曾经说过:“人们为了认识大自然而打开、钻研和阅读的书本中的重大隐喻,只是另一个传递的相反的和看得见的方面,而且是更为深刻的方面,它迫使语言存在于世上,存在于植物、草木、石头和动物中间。”或者说,物与语言之间的存在关系,可以理解为符号与言词之间的关系,各种风物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通过语言获得实现,也通过一定的词语得到表达。海红果是自然意象,但又是一个符号,一个刘国欣刻意创造的与故乡、大地相关联的象征性符号,它是自然的、文化的、形象的,是刘国欣解读故乡的文化符号,也是她的散文写作的语言方式,是经由符号而到达语词的途径,词与物构成了一个复合的艺术世界。刘国欣的“物”主要包括自然、风俗、社会等方面的与其书写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陕北风物,这也是作家认识和表达故乡的三个切入点,是她的语言系统中比较纯正的故乡情结,也是从风物陕北到神性陕北的过程,也是刘国欣散文语言的形成与构造的过程。对于现当代作家来说,也许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诉说不尽的故乡,一个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的故乡,这个故乡也可能与现代人的“乡愁”联结在一起,也可能与乡村的没落联系在一起。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位出生在、生活在农村,甚至她的生命世界中最重要的部分都落脚于农村的人,尽管她已经成为“城客”,拥有了一定的城市生活经验,但是,她却只能是一位无法落下脚跟的“城客”。她的生活世界里仍然放不下那些故乡的事物,那些与她的语言世界里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各种事物。她所捡拾的那些物象,不仅仅是一些与她的农村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的、风俗的事物,而更是与她的语言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与其说她是在写那些记忆中的家乡风物,不如说她是在寻找曾经有过的语言方式,那些最初的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让人感到亲切的事物。也可以说,正是在她的生活世界中,形成了那些与她认知世界相关的自然之物、风俗之物、社会之物及其语言方式。所以,那些苦菜、蒺藜、海红果、年、年画、石磨、棺材、领牲以及各种食物等,都是她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方式,或者说是她生活中某个阶段的一定的语词,是这种语词所传达的特定的文化符号。在当代散文写作者中,像刘国欣这样偏重于故乡以及故乡的词与物的诗性书写者,应当并不多见。她的丰富广泛的言说方式以及叙述意象的确认,不仅在改变着她自己的写作风格,也是对整个当代散文写作的某些促动,可以洞晓她怎样把物的感兴升华为一种诗意的境界。自然之物是刘国欣对故乡认识书写的感性表达方式。陕北的风物首先在于那些自然之物,这些自然之物与陕北的水、土,与陕北的地理环境相关。苦菜、蒺藜、苜蓿、红柳、海红果以及野鸽子、麻雀、鹧鸪、牛羊鸡猫等,这些陕北的自然之物,印记着作家少年时代的诸多故事,带上了诉说不尽的情感。但在刘国欣这里,她所书写的并不是那些无法说尽的乡愁,也不是让人留恋的童年或者带着伤痛的甜蜜记忆。她不想以所谓的诗意涂抹一个“有罪的农村”。所以,那些自然之物如苦菜、蒺藜,红柳,能够带给她故乡的信息,让她真实地感受到回到故乡,“这点缀山野的小黄和小粉花,让我觉得安心,仿佛我受着神灵的祝福,花朵在传情。不过,苦菜更情长些,因为实在是吃多了,受它的恩惠多了,在我骨血里流淌的河流多了,所以更有感触。”因为苦菜的苦,才有了苦菜的记忆。因为祖母,才会有苦菜的故事。如果没有了这一些,苦菜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同样属于陕北的自然物,海红果和红柳就不一样。一个为府谷留下了可供骄傲的经济作物,而另一种则留下了某些伤痛。如她笔下的红柳是这样的:“同海红果是我们那个县城的特产一样,红柳也是我们那里的专属植物,比海红果覆盖面积大一些。教师的教杆就是红柳条,粗的反倒打上不怎么疼,越细,柔软度越大,打得人背上一条一条的印子。红柳鞭,乡村人用来打牛,教师用来打人。”(《王家墕》)这种书写方式逸出于人们的阅读经验,让人们通过“物”加快故乡的习惯性思维,猛然产生了逆反的心理。似乎在刘国欣的笔下,那些自然之物并不是用来回忆的,也不是用来抒情的,而是用来告别的。红柳记载着少年学子们被打的记忆,正如那个存储了她少年记忆的王家墕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王家墕,一个带着乡愁的乡村,变成为一个新农村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告别的不舍,甚至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挂念。风俗之物是刘国欣着力书写的故乡文化符号。风俗是陕北的,也是刘国欣生命感受中的。那些地道的陕北风俗往往与年节、死亡联系在一起,是由人的生死、婚嫁等生命形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仪式、信仰,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年画、庙戏、领牲、猫鬼神、送灯、叫魂、纸火、炕头石狮、腊八节、棺材等,这些“物”,有的是实物,如年画、炕头石狮、棺材等;而有的则是想象之物,如猫鬼神、送灯、叫魂、腊八节等,这种物不是表现为实体,而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仪式、文化观念。我不能不说,较之自然之物,这些风俗之物是最让我这等陕北门外汉感兴趣的风物,它给我以想象,给我以新奇,给我以阅读的空间,让读者从中可以感受一种属于陕北的生活世界,一种作家自我的语言世界之外新异的词与词语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仪式,不一样的文化风情。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作家在她的“民间陕北”系列中,那么热衷于表现死亡,书写那些生命世界里另一种经验,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仪式中呈现着的文化记忆。我觉得刘国欣似乎特别喜欢以欣赏的眼光和审美的语言来书写那些与死亡相关的故事。《送灯》中有这样一段:“人殁之后,要在大门口扣一大纸盆子,就是盆子里放上毛纸,以年岁记,打草纸为冥币,上盖一张为祭天,下盖一张为祭地,中间这些,则是人在世间的年月,越厚,死者的寿命越长。烧一半,留一半,俗语里叫离门纸,也叫离门钱,离阳世的门,去往阴间。过往的其他村人旅客看了,就会大致猜出年龄。接着太阳落下,就是送灯了。送灯的仪式在亡人之后第一天举行,连着两个傍晚。人们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心里怀着很深的敬畏,即使他们死了,也还能得享一部分荣耀,村子里的人家会尽量到这家来做客,送灯的时候也比平时隆重一些,烧阴间的房子车子等纸马白鹤的时候,小孩大人都跑出来看,感受那轻烟一缕带来的祥和。”“人死如灯灭,但灭掉的只是在阳间的灯,此间灯灭,彼间灯亮。因此,府谷乡下,人死之后,也许才讲究送灯。现在的一些村落,仍然保留着这传统,我们村子就是,即便搬到了新农村,老人们亡故之后,还是要坚持连着两个晚上送灯,为亡灵照明。”读这样的有关“送灯”的文字,感觉作家所写的似乎不是与死亡那么密切的故事,而是在欣赏生命的另一种状态,是人生的一次不可缺少的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美的生命状态。而当我们阅读《叫魂》《纸火铺》这类文字时,总会引起人们某种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在亲切中产生文字上的享受,或者说,阅读者被作家引领着步入人生的另一个世界,感受鬼神,感受死亡,感受陕北独特的死亡文化以及神秘文化的滋润。我们可以认同刘国欣这种写法,她的风俗之物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为故乡的风俗寻找一个定位,为一种文化涂抹一种色彩。她所写的那些的风俗之物,主要是为文化确立一个标本,是对在一种文化氛围中的生命方式确立一种价值。所以,在她的笔下,死亡是一种告别,也是一种存在。以死的方式表现存在,和以生的方式表示告别,都体现着刘国欣对故乡的一种态度。因为这里有她的最爱,她的最痛,她与这个世界最切近的关系和情感认同。社会之物是刘国欣不得不写的故乡构物。我想,刘国欣是很不愿意书写那些社会之物的,甚至有些故意的躲避。但她躲不过,避不了,她不能不用自己的文字去书写那些浸淫于陕北文化中的社会之物,石碾、面人人、面燕燕、节气、坛子、村庄、院子,与风俗相比,这些社会之物相对更具有生命的活跃状态,是一种生命的此在。但是,在刘国欣的笔下,这些有生命的物又往往给人一种呆滞、单薄的印象,甚至在写作中也出现某些滞重,我怀疑她有一种不得不写这些社会之物的无奈之举,缺少了这些物,她的陕北可能就是不完整的,但这些篇章又的确不如她那些写死亡的篇章更具有文化的厚度和文字的灵性。当然,我们也可以读到“石质陕北”这样富有质感的文字。刘国欣曾说过,北方人善于以形立意,南方人善于以客观存在传意,因而也有了北方人与南方人不同的表达方式。生于北方而又在南方求学的刘国欣,对这两种文化都有浸染,吸纳着不同质地的文化滋润,所以,她既能够拥有北方人以形立意的厚实,也有以文字传意的轻灵。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她的故乡散文中比较滞重的材料,能够退一步审视那些凝重的人与物、物与故事、故事与仪式。所以,她可以不喜欢书写社会之物,但她提笔写作时,又可以以词的象征激活那些呆板的社会之物,让这些社会之物在想象的文字中注入符号的意义,从而具有了某种书写的艺术活力。三、思与情:诗意的在与变与现代作家比较善于表现乡愁不同,在刘国欣的笔下,她的情感并不是通过乡愁表达的,或者说,她无意于通过对故乡的书写,来表现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所要刻意表达的乡愁。乡愁带有一种浓重的恋乡情结,是牵挂与留恋中的乡土意识的表现,是现代知识分子启蒙话语中的乡村表达。但在刘国欣这里,她在告别故乡的同时也在告别“乡愁”,或者说,她在书写故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告别故乡的意识。告别的,不仅仅是一种故乡,而且也包括被散文写作普遍看好的“诗意”。这让我读到了刘国欣一贯的反叛式写作。当代散文写作中,诗意化是一种普遍的追求,一些散文作品在词与物的象征化运用中,逐步走向诗的写作,尤其所谓“小女人”写作的趋向,表现出对散文写作的诗的追求。但是,刘国欣的散文写作却试图逃离散文文体的诗化倾向,一个从反乡愁到反诗意的散文写作者,已然出现在读者面前。我并不是说这种写作倾向一定就是散文写作的趋向,但我却认为这是当代散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从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散文文体讲究的是形态、风韵、气度等,是在文体写作中的理趣。诗是属于诗的,散文写作中可以有诗的风韵,但散文却不属于诗,散文应有散文的形态与气度。散文的形态主要是写出散文应有的风韵与风情,是散文特有的理趣。也就是说,从古代文章中发展而来的现代散文,虽然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章,而是具有了“文学的散文”的文体意义,但这个“文学的”并非简单地以“诗意”就可说清楚的。对于散文写作而言,“文学的”可以有多种理解,或者说,文学的表现手法可能有多种表现形态,比如说,当现代散文是从现代传媒的相关文体衍生而来的,那么,这种散文的文体特征就在传统散文文体的基础上,带上了鲜明的现代报纸、杂志的文体特征。基于这样的认识,当代散文还需要从散文的文体形态出发,重新理解词与物的符号意义。刘国欣的散文在类型上是现代传媒的产物,从故乡风物的角度写出了人与存在的关系,即在深刻把握自我与故乡关系的基础上,从文体上写出了那些带有自我特征的词对有关物的展示与呈现,并在对故乡风物、风俗的叙述中,写出了天地之间的人生感悟。于是,我们读到了刘国欣的散文在传达有关生存、生命以及带有个人体验的诸种生活记忆,那种逐渐远离的日常生活经验,读到了她为她的散文所构造的词与物的新型的象征关系。刘国欣不是以矫揉造作的所谓诗意作为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而是努力回归散文的本体,以散文化的叙事与言说达到散文艺术的彼岸。从这个角度说,刘国欣的知识考古学更多的通过散文写作使散文所记述的一切都能成为“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材料,其叙事也会成为一种散文化的艺术手段。因此,可以说让刘国欣是一位叙事能力较强的作家,她能在散文文体的写作中将那些比较难以处理的思与情,很好地融入叙事之中,在一定的故事中隐含自己的情思。思,是散文写作中不可回避的,是散文的言说方式之一,或者说,散文的艺术呈现在某种程度上主要表现为具有美学意义的哲思,是以言说的方式所表达的散文情思。刘国欣的散文并不是那种老练的成熟的文体,甚至在某些方式她只是从从言说的角度写出了她经历或经验过的故乡,通过这个故乡言说对于生存、生命的哲学之思。因此,刘国欣主要抒写自己身边接近的人物及其故事,具有阅读上的亲近感,我们可以在她的文字中,看到亲身经历着的鲜活的陕北文化、陕北风俗、陕北自然,读到一部亲历的活的陕北风俗文化史。不过,由于作家在陕北的时间以及她的自身经历的局限,她还没有真正拥有更多陕北的生活,缺少必要的能够支撑“民间陕北”的材料。所以,这个“民间陕北”只是一个民间视角中的陕北,一个曾经生活在陕北的陕北“土著”的民间陕北。《信仰陕北》未必是作家最好的最满意的一组,但却是最能让我心动的、与经验相关的作品。这一组作品所写都是逸出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事物,或者都已经被人们当作“迷信“被拒之以社会生活”之外,但这些经验却是那么让人心动,让人心痛,让人感叹。《送灯》《叫魂》《纸花铺》都是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民间信仰,但经过刘国欣的叙事与言说,都带上了散文文体的某种诡谲与文化祛魅的力量。比如被人称之为迷信的“叫魂”,随着医学科学的到来,叫魂这种最具迷信特色的仪式早就消失了,但是,作家写来,不仅仅介绍了如何叫魂,让我们重温叫魂的温馨与怀念,而且叙述在“叫魂”过程中,让人们明白了某些仪式对于人所产生的心理暗示,会对身体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叫魂,是陕北乡下为病人祛病的一种巫术方法,是一种民间医疗方法,大到重病卧床,小到小儿夜哭,总会使用叫魂术。……过度讲究科学也是一种迷信。”也许真的是这样,迷信与科学,这个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纠缠不清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叫魂”“这种民间仪式中得到一种言说的可能性。”“叫魂”不在于是否能够治好孩子们的病,而在于求得安慰,精神上的解脫,在于一种民间仪式所具有的宗教仪式般的精神感召。对于刘国欣来说,她未必能在其乡村生活的经验中能有几次叫魂的经历,祖母给星星叫魂的经过似乎历历在目,但她通过那些形象而生动的文字告诉我们的,是在言说一种民间仪式的真与爱。“也会有人给我叫魂,小孩子是喜欢叫魂的,没病也要装病,为的是想得到大人的在乎,感觉自己是被爱的,尽管那时候连爱这个字也不知道,但是知道这一种感觉。”刘国欣笔下的这种感觉真的太美了,写出了民间亲人间的关系,显示了亲情的感觉有时会影响到人的生理的变化;在这里,叫魂叫出的是对亲情的怀念,对内心情感的呼叫,人的魂回归附体了,精神回来了,像《叫魂》这样的散文,将一种民间仪式象征化,寓意化,将民间的日常生活,通过呼叫的方式,把我们内心丢失已久的仪式感从荒凉的街头拣拾回来。这样的叫魂为读者呈现出了某种哲理式的思,和思的情之所在。《石质陕北》中的《小石狮子》也是一篇隐匿着民间信仰及其文化形态的散文作品,一尊尊冰冷、坚硬的石狮子,让刘国欣写得那样有生命的质感,有情有温度。作品一反人们常见的寺庙、衙门和墓地的狮子的形象,而直接进入到陕北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小石狮子,那种造型温润、质朴可感的“可以摆在炕头拴娃娃的小石狮子”。如果说《叫魂》是对民间信仰的言说,那么《小石狮子》则是对生命的意识诉求,是一种与生命相关的民间图腾的书写。另一篇写石的《石碾》也是一篇表现陕北民间日常生活的作品,它是人们甜美生活而痛苦回忆的表征。某种意义上,石碾是一个坚硬的符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它既是农村生活的象征,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劳动之一,但却是生活水平低下的表现;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带有怀旧特点的文化象征。是某种痛苦记忆的表现,劳作、艰辛、困苦等让人们对某些时代的记忆更加具体,从而石碾带上了陕北文化的隐喻,把人们的文化想象带向更深邃的生存记忆。有意思的是,在刘国欣笔下,这些带有一定写作温度的、生命灵性的陕北物象,往往是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的,已经成为收藏家的爱好,或者只是回忆中的物象了。甚至《年的陕北》《生灵陕北》以及《老院子》《陕北年画》等篇章,我们除了感叹时代变化之快,还能够在这些作品中读到历史的文化承载。刘国欣在这些作品中也许更想告诉我们,随着乡村改造以及乡村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些物品会远离人们而去,由实用而艺术化,成为收藏家或展览会上的珍奇。由此而言,刘国欣不是带着读者回到曾经的那种生活之中,她没有留恋,没有感伤,因为,每一个人需要生活在当下。她同样没有在回忆中实现乡村文化的回归,她要做的,是通过一定的距离重新审视那些曾经是人们身边的事物,重新思考那种生活,回味一种生命的状态和生活的形态。这组“民间陕北”系列散文也许只是刘国欣故乡书写的开始,但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了。她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新的文学地理,开掘了新的物与词的哲学内涵,展示了不一样的陕北的某一方面。当然,如果我们以更严格的文学眼光来看这些作品,也许会发现刘国欣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对故乡的记忆与理解、乡土地理文体写作的史料与故事的准确性等问题,但我想,不必过于苛求,因为刘国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空白,很多期待。如果说刘国欣的陕北文学地理还有发展空间的话,那么,以王家墕或者刘家大院为中心的陕北文学地理,必定能够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留下浓重的一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