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策略研究
2017-07-27刘杰
刘杰
摘 要:在新的时期,全面发展的内涵被不断丰富。美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发展的源泉以及动力,因此对学生开展美育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美育。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7;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54-01
语文是一项带有工具性的学科,只有学好语文这门基础性的学科,才能保证其他学科的顺利学习。美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关键。将美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根据对小学生开展美育的实际经验,研究如何使语文与美育相互融合。
一、美育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美育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我国最早提出美育的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美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世界,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拥有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人,使其人格完整。美育在课堂上一般有三种体现,分别通过4个学科来实现,即语文、美术、音乐、思想品德。其中美术与音乐是最为直观的美育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图画与歌唱来感受美。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语文课堂缺乏直观性的缺点,同时降低语文课堂的美育难度。语文教学的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其包含的内容仍旧很丰富,这是语文这个学科在每一个学年段都具有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其类型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的赏析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通过一些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文使学生体会到现代的科技之美。这些手段都能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美育的策略
(1)通过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美。词句的讲授是语文课堂最为基础的内容,也是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将教材中标注的重点字词圈出来,还要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找出遗漏的重点字词,在对学生讲解字词的时候,并不是以极其枯燥的方式告诉学生字词的写法、读法以及用法,而是要通过一些特别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美。比如,在进行新人教版的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字词讲解来达到美育的目的。这节课的字词对于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教师必须使用适合的教育方法。这节课的重点字词主要有:“黄澄澄”“梧桐树”“当作”“催”,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在讲解写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找来名家的字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着写,并体会自己字迹与名家字迹的差异。在讲解这几个字词用法的时候,教师要将字词回归到课文中。比如“黄澄澄”,学生很容易通过这个词的首字来体会出这个词是代表黄色,在文中这个词被用作形容稻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片如同铺了金子的稻田的画面,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词。
(2)通过课堂情境来让学生感受美。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如《海底世界》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神秘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过渡句,并围绕着过渡句展开讨论。由此,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海底的景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有强烈的表达欲。此时,教师应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通过直观教育来让学生观察美。直观教育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认知与感受客观世界时,大多通过最为直观的认知方式。直到四年级的时候,学生的认知方式才由直观化向抽象化转变,但是其认知的方式还是以直观认知为主。教师在将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时,不可急于求成,应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欣赏教材上丰富多彩的插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多媒体的课件上补充教材欠缺的地方。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清澈的湖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一遍课文后,欣赏教材上的彩色插画。这篇课文中描写了形状各异的山石,有的像雄鹰起飞,有的像青蛙待跳,还有像《龟兔赛跑》寓言中的主角。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插画,找出與文章内容相符的山石,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到比喻这种使文章更美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方式来造出比喻句。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来创造美的能力。
三、结束语
美育是每一个学科都应当重视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的美育教学目的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方法来实现,使语文课堂充满美的气息。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美育方式,使师生双方达到心理共鸣,并顺畅地沟通情感,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胡媛.浅谈美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李雪,夏茂林.教材插图在美育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