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玩游戏边学历史?基本上是笑话

2017-07-27周洁

新民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荆轲王者荣耀

周洁

最重要的,还是教会每个人分清现实和虚拟,学会驾驭游戏、享受游戏,而不是成为游戏的奴隶。

近日,权威媒体先后发文抨击一款名叫《王者荣耀》的游戏,认为其毫无责任感,带给青少年许多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并强调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一群中学生组队玩王者荣耀。

几次批文令腾讯的股价应声下跌,针对后一个问题,7月4日,腾讯宣布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

而针对前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其中,主要有三派意见为代表:

1.混乱的历史易造成误导,许多家长都是这一意见的拥趸,他们认为游戏篡改人物历史会误导孩子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产生不好的影响;

2.大惊小怪,游戏并不是历史知识的正确来源,这一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游戏只不过是打发时间的工具,不必锱铢必较,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还是应该要通过书本;

3.无所谓,这一观点的持有者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打什么游戏并不会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

那么,通过玩游戏学习历史,这真的可行吗?

玩游戏,竞技快感是首位

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有很多角色设置,也就是玩家们口中的“英雄”,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定位,可分为法师、战士、坦克、刺客、射手、辅助,他们也拥有不同的属性和技能,而英雄的名字,既有程咬金、曹操、妲己等历史人物,也有哪吒、后羿等神话人物。在已有的60 多个角色里,中国历史人物占了多数,不同时空的人物汇聚一堂,颇有一种大锅乱炖的感觉。不过,游戏本身并不侧重于中国历史,其玩点主要在于与其他玩家配合,最终推倒对方的水晶塔,即为胜利。

比拼操作技巧,与团队配合,一起推塔、补兵,这是绝大多数《王者荣耀》玩家的最爱,和队友一起有策略有技巧地打赢一场战斗,对于玩家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一位《王者荣耀》的资深玩家在回答“为什么喜欢玩这款游戏时”做了如下总结:

首先,游戏本身比较好玩,很适合下班了以后消磨空余时间;其次,社交需要,因为身边的同事都在玩,自己不玩的話就没有共同语言了,不利于彼此感情的交流;最后一点,就是他觉得《王者荣耀》是一款非常有良心的游戏,并不像其他游戏充了钱就会和普通玩家拉开很大差距,通过对英雄的操作熟练度,他依然能够一级一级上分,并不会因为氪金的多少而影响玩游戏时的成就感。

而对于通过游戏学习历史,他对记者表示,其实打开游戏后,他几乎不会点开英雄的历史知识卡片,因为对他来说,玩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其他玩家的对垒,历史知识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点点缀罢了。

觉得好玩,相信这也代表了大多数《王者荣耀》玩家的游戏心态。游戏,这一产物的最初发明,便带着明显的娱乐属性,古代便有的围棋、象棋、麻将,都是杀时间的好帮手,而到了技术昌盛的现代,小霸王、PSP、电脑网游、单机游戏,再到手游,他们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让玩家觉得好玩。

不过,如果你对《王者荣耀》这款游戏里的人物有特别想了解的,也可以点开每个英雄的“故事”卡片,里面描述了这个英雄在《王者荣耀》的时空观下所发生的故事,在故事的左边标注了“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字样,而右边则会出现“查看历史上的TA”字样的超链接,点击进去,就会看见这个人物的在史书上的相关记载,尽管只是寥寥几句,但也已经可以避免不熟悉的玩家被游戏误导。

而针对《王者荣耀》篡改荆轲性别、将扁鹊变为下毒师等策划行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在文章《谁会傻到通过游戏学历史》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写道:……荆轲、扁鹊并不是什么关键性或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改变了他们的性别或身份,怎么就会篡改历史、颠覆历史观念呢?须知这是游戏,不是历史课本呀!……难道将荆轲恢复为男性,将下毒师换成张鹊李鹊,就能使青少年不沉湎中毒?最后,他掷地有声地表示不重视历史、不读历史固然可悲,只想或只能通过打游戏学历史却是更为可悲!

7月7日,在山东聊城大学附属小学,大学生志愿身穿古装向小学生们讲解网络游戏“王者荣耀”相关的错误历史理解。

除了游戏,其实在观众中影响更为广泛的影视剧作品改编也一样受到争议。

近日,三国历史背景之下的历史剧《军师联盟》热映,不少人都说这是近年来少见的制作精良之剧,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其是罔顾历史、生编硬套的“野史大全”,甚至比小说《三国演义》的真实性还要低,有的甚至直接与正史冲突,批评的声音很多。不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则认为真实历史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增加戏剧冲突,贴近现代观众的喜好,并肯定了《军师联盟》“从谋略入手进行创作,描写情节的曲折,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思路。”

葛剑雄也在文章中提出:对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戏剧、民间艺术,只要价值观念正确,对其人物、情节、贬褒就不必当真。因为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是会去读《三国志》,不会只看《三国演义》。如果有人根据《三国演义》的内容评价三国时期的历史或历史人物,只能说明他自己的无知,不会有人怪《三国演义》胡编乱造。

而游戏也是一样,如果真的要学习相关人物的历史,那么看书才是最准确获得知识的途径。而对于玩家来说,从游戏中获得的竞技感才是吸引他们打开游戏软件的第一驱动力。

游戏学习两相宜?

正确价值观是关键

不过,对于一些“小学生玩家”来说,由于他们对历史还没有形成基本的认识,也缺乏对游戏的优劣基本的判断,游戏中讲述的历史故事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参考。比如前段时间广为流傳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眼中的荆轲》,其中写道,“我眼中的荆轲是一个很厉害的风云人物。如果发挥正常,她可以超神,甚至可以拿到一个令人激动万分的MVP。”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如果回忆得起来,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荆轲这个人物的吗?

这个小学生也许不是个例。但记者认为,正如葛剑雄的观点所说,荆轲并不是历史中的关键人物,游戏中历史的真实度不是最要紧的,正确价值观的传输才是最重要的。

葛剑雄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在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一名刺客奉命刺杀赵盾的故事,但刺客潜入赵盾府邸时见赵盾已经将朝服穿戴整齐,准备上朝,因见其对上朝如此恭敬的态度,心里非常惭愧,认为他实属国家栋梁,不忍杀之,但作为刺客又不能违背君命,最终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自己撞树而死。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刺杀的漫长过程中,史家不可能获得刺客的心理活动,那又怎么能判定他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呢?但即便如此,没有人会否定《左传》作为历史著作的真实性,原因就在于“此事毕竟属枝节,虽无证据却还合理。更重要的是,记录这段历史所显示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至今还应得到肯定,所以即使有此离奇情节也无伤大雅。”而对历史真实性的要求集中在主要史实和价值观念。对于手游来说,只要它们价值观正确,对民众有吸引力,就可以说无伤大雅。

在去年与《王者荣耀》一起火起来的另一款手游《阴阳师》,也是改编了日本的历史制作的和风回合制RPG游戏,它以日本平安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安倍晴明于人鬼交织的阴阳两界中,探寻自身记忆的故事。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阴阳师,通过升级解锁剧情,抽卡获得式神,而每一个式神都有自己的传记故事,通过相关操作可以解锁式神传记。虽然许多人都对游戏的背景不熟悉,但是通过游戏剧情的深入,玩家可以对平安时代百鬼夜行的游戏背景有所了解,四个阴阳师各有其职,但都为保护京都黎民安全而奋战。有人如此评论道,该游戏的文案和世界观被认为是游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有没有以学习历史为卖点的游戏呢?当然是有的。

比如长期占据苹果游戏应用推荐榜单上的《刺客信条》,就是一款很成功的历史游戏。在游戏已覆盖的三个时期中,成功地再现了对应时代的建筑、武器和服装。细节考究精致,画面感十分突出,游戏策划组把自己创作的原创故事放入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毫不突兀,而在这些故事中,也往往都是要求玩家能够学会合作、齐心协力一起击败最后的大BOSS。

比如在该游戏的第一部里,由于故事背景发生在12世纪十字军东征之时,为了完美重现回教异端教派阿萨辛派大本营“马西亚夫”、叙利亚回教文化中心“大马士革”、圣地“耶路撒冷”以及英国狮心王理查所统治的军事都市“阿卡城”等四个城镇要塞当时的风貌,游戏制作小组花了大量时间收集史料,希望让游戏的场景更符合史实,制作精良可见一斑。而不少玩家都表示通过《信客刺条》,自己真的对相关时代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那个年代的真实历史产生了兴趣。

但是,还应明确的是,游戏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情节,和玩家学不学得到是两回事。正如前文所说,游戏的最大魅力,往往都是竞技,在放松的时候人对知识点的捕捉本来就会变弱,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能和阅读历史书籍相比。但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却会无时不刻地慢慢影响着游戏玩家,耳濡目染,最终发生作用。

比如《王者荣耀》,每个玩家在选取角色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利益,就好像打篮球,前锋守卫各行其是,最终才能推倒对方的水晶,赢得胜利。这在无形中,既增加了玩家之间的信任,也教会了他们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游戏再好玩,价值观再正确,虚拟世界的快乐也不会太过长久,从游戏本身的定位出发,就是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宣泄时间和情绪的途径,如果期待它成为历史学习的助推手,这样的愿望注定会落空,而如果担心它的历史错位会影响玩游戏的人,那不是游戏的悲哀,而是玩家本身的悲哀。最重要的,还是希望每个玩家分清现实和虚拟,学会驾驭游戏、享受游戏,而不是成为游戏的奴隶。

猜你喜欢

荆轲王者荣耀
荣耀
经年守护,静待“王者归来”
荣耀
荣耀Play 4 Pro LOGO
谁是王者
跳跃王者
文言实词小课堂
王者之风
荆轲之死
像风一样穿过,荣耀又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