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万不要怪运气

2017-07-27王韦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习室专心归因

王韦

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笑着转身才是最好的你。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运气好,每次考试都是擦边过。鉴于我并不是个努力的人,再加上我与生俱来的谦虚,所以他们都一致认为我只是运气好,运气好到碰上的题我都会,写上的题都能得分。一次两次地说,渐渐地我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只是运气好。但实际上呢,除了几次擦边过的考试,我真的不认同我的运气好。

他们只看到我成績上的擦边过,却没看到我考试前的努力,就简单地把我认定为运气好,并与此同时把自己的失败划分为简单的没运气。但是一次两次可以,我怎么可能一直靠运气呢。

上高中的时候,在思想觉悟还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次考试前,我都会祈求自己运气好点,即使蒙也都能蒙对。但是蒙对以后呢,不学会那个知识点,难道下次同样的题我还能保证蒙对吗?

或许是从高三开始,每月的清考把我给逼怕了,每次考试前我都会焦虑得睡不着,每次考试后又会大哭,神经质到回家爸妈都不敢和我提考试。即使拜别了高三生活,进入大学后,每次考试前我仍会有严重的考试焦虑。焦虑到什么都不想干,焦虑到失眠,焦虑到开始怀疑人生。但是这些情况,那些认为我是靠运气的人都不会看到。他们只看到我考试前整天整天地吃吃喝喝,却不知道那只是我缓解焦虑的一种途径。他们只看到我在他们面前跟没事人一样,却不知道那些不眠夜,从天黑看到天明的无奈。他们只看到我刚刚及格的成绩,却不知道我自己一个人在自习室的努力。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同样面对失败,人们会有两种不同的想法。对于别人的失败,人们往往会斤斤计较地觉得,是这个人不努力或者能力不足,将其失败内归因;而对于自己的失败,会很宽容地原谅自己,把失败外归因。同样,面对别人的成功往往会觉得是对方运气好,而面对自己的成功更多地把成功内因化。不同的对待或许会使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情绪合理化,但是长时间下来,你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能接受自己的失败,越来越会为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来逃避失败,更会因为嫉妒而无视别人的努力,认为自己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好运气而已。但是,谁又真的只是因为好运气才每次都能成功的呢?你只不过因为错误的心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忽视掉别人的努力。长此以往,你只会越来越失败,越来越能接受失败的自己,不努力,不上进,越来越迷失,最后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

当然,身边也不乏和我在一起学习的人,但是同样考试出来,成绩不如我却觉得自己也同样付出了,也是主观地把原因归入自己运气不好。我完全理解他们把失败外归因,但如果他们因此而觉得自己努力没有用,那我只能呵呵了。我爸曾经说过:“你玩就好好玩,学习就要好好学习,不要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不要在玩的时候还在挂念作业没做完。”但是小时候的我并不能理解,也只做到了玩的时候好好玩,却不理解学习的时候该要投入里面。上了大学之后,才慢慢理解并认同这个观点。简单来说,就是只专心做一件事,不会人在曹营心在汉。身边有人和我一样坐在自习室,我坐三个小时,她坐五个小时,就认为我还没她学习的时间长呢,我凭什么比她考得好,那不还是靠运气嘛。我确实没有她坐的时间长,但是,我坐了三个小时,我学进去三个小时。她坐了五个小时,但实际上玩玩手机弄弄这个看看那个,真正学进去的却不足一个小时。坐了五个小时只达到了一个小时的效果,真心觉得她不如只坐两个小时,再好好地去玩三个小时。到最后,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一厢情愿地浪费了时间,却又认为自己是个学霸。

所以,朋友,你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吗?好好算算自己专心学了多久?现代社会,出不了成绩你就等于零。谁都不会因为你过程多努力就会宽容你的零结果,再说你是真的努力了吗?醒醒吧,别再把自己的失败归于运气了。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自习室专心归因
绿皮火车上的“移动自习室”
绿皮火车上的“移动自习室”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画与理
专心练习
付费自习室悄然成为热门创业项目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专心的神奇力量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