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2017-07-27

观察与思考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学术

张 伟 斌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张 伟 斌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精神基础,以历史与现实成就为依据。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存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自信不足,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品质的挖掘不够、对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信心不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当其冲需要提升文化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的心态扬弃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成果。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自信

作者张伟斌,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杭州 310007)。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历来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加以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科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再次发出了“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②《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人民日报》2017年5月18日。的号召,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在的思想内容与必要的智力支持。我们所要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而要使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核心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上孕育催生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让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成为体现中国人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延续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标志性工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具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对自身文化在全球文化共同体中所处地位和所能做出贡献的清醒认识,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文化包容力、文化创造性的积极认同。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国家、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精神标志。“文化自觉”最早由费孝通于1997年提出。在他看来,所谓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文化自觉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艰难的过程,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文化自觉,时而主张全盘西化时而退守文化保守主义不是文化自觉。只有以包容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将自身文化摆入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在反观他国文化的前提下认识自身的文化,确立自身的位置、明确自身的优劣、认清自身趋向,才能达到文化自觉的境界。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精神基础,以历史与现实成就为依据。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是一种理性认识基础上精神成熟度的表现,是一种在知己知彼基础上高度文化自觉的表现。文化自信不是文化保守,不是文化自卑,也不是文化自大。这种自信,源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历史与现实成就作为坚实现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明确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依据,提醒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依托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依托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创造,“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核心是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应具有文化自信,这是由文化自信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传统性与现实性共同决定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因其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走出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在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共财产,民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的今天,各民族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中,文化自我意识觉醒,形成文化自信成为可能。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最为丰厚的文化土壤,这是中华文化相较于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传统优势,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弥足珍贵的传统资源。诚如费孝通所言,“在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③转引自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中华文化中蕴含着求真务实、崇学向善、开拓创新、牺牲奉献的精神因子。中华民族从不缺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求索、攻坚克难的求真意识,从不缺乏“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讲求实事、“开物成务”的务实精神,从不缺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仁爱孝悌、谦和有礼的向善品质,从不缺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开天辟地、峻岳夷海的开拓创新精神,从不缺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奉献情怀,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代代中国人矢志不移、拼搏进取、殚精竭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不断发扬光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现当代形态中,最显著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事业中体现出的崇高精神。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将中国革命带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科学道路,带领民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社会性质,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旧中国改天换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表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震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小岗精神、华西精神、浦东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可以说,建党9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就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光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因子引领数亿中国人改变自身历史命运的历史。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在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想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六十余年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可想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不可想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成就所证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不是闭目塞听的盲目自信、不是自以为是的夜郎自大,而是在通观整个世界政党、国家、民族发展态势与状况后,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成就的自我认同、前途与命运的自我确信。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存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自信不足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存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自信不足,说到底是文化反思能力滞后。这种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历史方位、优势劣势、发展趋向的认知不足,看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看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代代相传,至今砥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而是持有一种文化自卑心态,言必称希腊、闭口不谈孔孟老庄,这不是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看不到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学”为正统,其平天下之道是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物,旨在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各安其分的社会秩序,与现代社会对理性、自由、民主、法治的价值诉求相悖,也不是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应坚持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以及现代社会内在协调性。文化自信的不足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表现为部分人群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品质的挖掘不够,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信心不足。

其一, 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是已经为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反复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占据着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制高点。作为一种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所达到的原则高度,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摆脱的历史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思想的宿命。在各类思潮纷繁迭至的当下,思想界一度充斥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实践否定论、指导思想多元论等论调,有个别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甚至成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论等论调的俘虏。然而,诚如萨特尔所言,只要马克思主义所表达的历史时代未被超越,它就不会被超越①萨特尔:《辩证理性批判》,徐懋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更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性值得怀疑。

其二,少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曾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理想信念的实质是旗帜、是方向,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承担者,理应注重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然而,在国内理论界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趋向的影响下,少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与执着追求有所动摇,学术研究内容与方式日益西化,热衷于简单移植、借用、照搬西方学术体系、研究成果、话语模式。这种将西方学术奉为圭臬的传统路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否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从谈起。

其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品质与思想资源的挖掘不够、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信心不足。罗素曾言,中华文化中存在一些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是现代社会所极为需要的,“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②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守信、和合、正义、大同等精神品质,为现当代社会所亟需,是应当加以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精神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界文化自觉性的增强,研究中国问题、说中国人的话、打造学术中的中国开始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几十年来从事西方学术译介、研究、传播的传统学术路径依赖依然存在。甚至于哲学社会科学界出现了一种非常反常的状况:在有着几千年文明传统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一度研究孔孟老庄、研究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做过时之事、“跟不上时代”,而谁若是不知哈耶克、柏林、弗里德曼、科斯,就会被视为学术圈外的人。究其实质是满足于做西方学界的“小学生”,而对自身文化传统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理解片面,以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用功不够,走独立创新的学术发展道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首当其冲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出对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这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二者间内在关联加以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同时对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富于创新的丰富论述。身处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占据大半边江山的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其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有二:一是在宗旨与目标的高度上批判资产阶级哲学掩蔽自身利益的历史局限性,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历史脉络、探索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两个方面给予了科学而深刻的理论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和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的批判意识,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恰恰相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此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前提,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仰赖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正如毛泽东所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位的要求。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上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优势,体现民族特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已经基本确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历史、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符合作为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所必备的覆盖全领域、涉及全方位的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对于学科体系设置上的全面性、系统性、普遍意义较为重视,而对于学科体系的中国特征、民族特色强调得不够。在一个拥有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大国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加快完善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发展那些具有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以及一些事关文化传承的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学科,确保中华文化传统有人传承。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可分割,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语言载体,学术体系的革新,基本的路径是革新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曾出现翻译、介绍、移植和大量使用西方学术概念、论断、理论的现象,甚至一度形成风尚。这种甘当西方“小学生”的格局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境况。应以解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国人的话语特色出发,重视提炼标识性概念,重视作出创新性论断,重视提出反映民族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事实已经表明,不加反思地照搬照抄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不仅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学理解释,还会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借以西化中国的渠道。近年来一度让国内思想界陷入混战状态的“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论”等论调的伎俩已经表明,陷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学术上的,更是政治上的。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革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开放的心态扬弃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成果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除了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外,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眼光对待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成果,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吸收借鉴、兼容并蓄中繁荣壮大。

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不是倡导文化自大、文化盲信,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和民族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历史成果,而是要在观照和批判中,使他国、他民族的优秀成果为我所消化、吸收和再造,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的发展要求、更符合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概念、理论、方法,要认真辨别和区分,对于适用于中国国情和发展现状的,要大胆拿来使用,相反则不能简单移植或生搬硬套。对待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任何学科都应该如此,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应如此。马克思主义也是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下来并繁荣发展,关键在于这一科学理论经历了并仍经历着复杂而重要的本土化过程。对待马克思主义,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注重“四个分清”,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论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同样,对待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也应做到几个分清:分清哪些是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的概念、观点、理论,哪些是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加以批判借鉴的概念、观点、理论,哪些是必须加以抵制的、以西化和分化中国为阴谋的概念、观点、理论。相对而言,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西学渐进”的过程。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反思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有能力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观点、理论进行批判借鉴与扬弃超越。

责任编辑:徐友龙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学术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4卷总目次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