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的分析

2017-07-26刘京骅俞雪锋

科技视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流程再造高校

刘京骅 俞雪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校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高校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还停在水平比较低的层面上,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业务的优化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通过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高校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高校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加大教学管理力度,逐渐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主要工作之一,一方面要求学校强化教学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业务流程以及保障机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 高校教学管理现状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考体制的改革,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进行学习,对此,也使得各高校开始全面扩招学员,以达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目的,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在进行扩招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入学门槛,会有生源的质量难以保证,配套教学设施需求增大,教学管理目标存在误差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管理水平。

第二,我国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教育,由学校对课程进行统一安排、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效率,但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不能按照兴趣接受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工作难度大[1]。

2 高校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管理体系是,学校下发给学院,学院下发给各院系,再由院系的主任、教学秘书等分别负责管理,整个教学管理机构过于庞大,每一项业务的审批都需要在各个部门过一遍,经过层层审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又存在误差,导致管理业务效率低,学校的管理以“控制”为主,权力过于集中,学生和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学习和工作人物,随着生源数量的增加,管理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将管理工作过于细分,虽然能明确职责分工,但却不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各部门之间沟通少,缺少整体运作效率。

第二,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过于注重程序,常常会导致机械性运作,管理手段缺乏灵活性,使一些部门在业务处理上有官僚主义的特征。

第三,职责过于细分,导致各部门之间只重视自己的工作,不了解其他部门的信息,形成岗位与部门之间的分割管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进行信息共享,使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

2.2 人员配置不合理

高校对管理人员的配置上一般都有严格的控制,防止数量过多或过少影响教学管理,但随着生源量的不断增加,管理任务越来越多,每位管理人员都需要负责大量的工作任务,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又面临领导的压力,使管理人员的情绪出现问题,不能有效进行工作,影响工作的质量。

2.3 教学管理技术水平低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引进了信息网络技术,学校也在不断加大对信息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并没有重视信息网络的管理工作,很多都是形式上的工作,没有形成固定的信息网络管理模式,信息网络技术的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2]。

3 高校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方法

3.1 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我国各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以“控制”为主,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控制,使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成为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应转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将控制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因此,需要管理人员能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增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3.2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主要的管理机制是“集权”管理,学校高度集权,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由学校制定策略,基层执行,各个院系也只起到执行作用,并没有实际权力,随着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学校“集权”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管理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为了保证教学管理水平,学校由“集权”管理转变为分权管理,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将一些权力下发给院系,由院系自主管理,院系在获得实权之后,对管理工作进行下发,但这种管理方式的效率高,本身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所得到的信息数据也比较准确,可以及时反馈信息,院系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另外,根据本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决策,以加强教学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3.3 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生源量的不断增加,管理工作越来越多,所需要管理业务的种类比较繁杂,由于学校的管理人员数量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在管理工作上容易出现工作疏忽,管理人员存在负面情绪,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各院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汇总和分析,根据实际任务需求,优化人员配置,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使各个管理人员之间可以密切配合,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3]。

3.4 加大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目前,我过各高校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上普遍出现一个误区,使用经验管理来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管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导致管理效率低,因此,需要学校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比如,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学习其理论和方法,定期开管理工作研讨会,使各个管理人员将自身总结的经验进行研究和分析,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最后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模拟实践活动,增加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5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使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与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使管理人员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包括使用信息系统发布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等,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最近动态,遵守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提高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还需要高校对各个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清除,在學校管理业务流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非增值活动,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容易出现交叉管理的地方,因此,学校要认真考量其教学价值,适当进行清除,在不会影响管理业务流程的条件下,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简化,学校在进行活动审批时,表格、程序等过于繁琐,影响流程的效率,因此,学校应将表格中不必要的内容重新简化设计,简化办事程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4]。

接着,任务整合,即将管理工作中不同的内容进行及时记录并归类处理,对不同的任务交由不同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最后,自动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网上教学管理综合平台,把教学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重复的内容,如选课管理、考勤管理等都由计算机进行管理,建立信息网络共享数据库,使各部门可以及时查阅和管理相关信息。

结束语:我国传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观念不正确等,使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因此,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培养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参考文献】

[1]董莉莉.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校科研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柏凯.高校教育管理的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分析[N].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8:189+192.

[3]刘惠玲.业务流程再造在昌吉学院教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4]孙婷婷.基于BPR理论的高校财务流程再造及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流程再造高校
医院财务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与监督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