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秧歌”成因及艺术价值探析

2017-07-26哈斯

艺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秧歌民间舞蹈东北

哈斯

摘 要:东北秧歌,经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创建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北方气派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将 “秧歌”逐渐发展为酬神敬祖、自娱自乐的形态,并进一步演变成从一般的秧歌演唱、扮演戏曲人物到歌、舞、戏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东北秧歌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未经雕琢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民间风俗的地域文化艺术。

关键词:东北秧歌 地方特色 民间艺术 发展传承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连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历史上被普遍称为“关外”的广大区域。其四季分明的气象,地广人稀的领域,物产丰富的地势,众多民族的故乡,形成了这方水土文化风韵的多元化特征。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多民族迁徙繁衍,包容更迭和不同民间文化的碰撞互溶,造就了这里的人民有着宽广的胸襟、坚韧的品格、沉稳的性情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经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创建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北方气派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征。依自然地理、风物形态使然,其广袤的文化历史沉积彰显出这一区域的别样风情,间杂着游牧、渔猎、农耕、商贸、文娱等文化流变的交汇融通,在这充满斑斓色彩的底蕴画布上,留下了迁徙人群携带的人文气息和民风习俗,极大地丰富了这片土地上留存和传承久远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性光彩。关外,曾以多民族各居所在的区域性生存方式各得其所,尤以少数民族的长期繁衍生息为标志,形成关外浓厚的民族风情。“逐水草而居”的民族习性和部族冲突的“你退我进”,朝代更迭的历史变迁以及大规模的迁徙流动,交融不绝,互动频繁。虽有筑长城并依山海关的防范坚守;又有颇具震慑意味“柳条边”的封禁阻隔,然而,民众的生存需求伴随着民风互染及文化渗透的趋势不可阻挡。绵延不绝的流民出关,必然扰动了各族群固有的民风习俗、文化形态,使得即便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无法抗拒的潮流冲击,实际上也随着逐渐适应的普遍状态,辽阔的大东北融入进了包括文化艺术、人文情愫以至于许多“汉家装束边关少……”的景观,其中以来自关内的民间歌舞形式——秧歌最为普遍。

一、“东北秧歌”的前世今生

据考证,从明末清初开始,规模不等的河北、京津、山东半岛乃至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民众,陆续经陆路、水路从内地向关外移民。可以说“闯关东”的历史景象是跨越百年的沧桑图画。移民的“载荷”之一民间歌舞——秧歌,传播广泛、久远。

“秧歌”是一种在劳作的过程中,耕地插秧的一种劳动歌唱形式,是先民在劳作过程中表达祈愿,颂祝天地赐福的歌谣,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风俗有关。然而,“秧歌”称谓属性已经在传播到东北后其内涵发生变异。东北因气候中的冰天雪地季节时长,“秧歌”在冬季是人们农闲“猫冬”时节亦或是新春正月里的一种自娱自乐为显著标志的表演。从中可以凸显地域和时节差异所形成的本质不同。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进程,以及各类受季节性制约的生产活动,逐渐出现了与生产活动相关联的衍生活动形式,例如,各种祭祀、庙会,民间娱乐等。关于民间秧歌的表演形式有较为真切的记载。清朝初期,流人杨越之子杨宾,曾二度从江浙远赴关外宁古塔探视其父母,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宁古塔当地风物民俗丰富多样,使其印象深刻,遂撰写《柳边记略》一书(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其中对于宁古塔秧歌有如下的记述:“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合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该书描述的是作者所见到的秧歌表演,虽然是当地秧歌早期的表现形态,但即使在当下依然能够从流行于本区域诸多秧歌的扮演角色、所持道具中看到历史遗存痕迹。显然,普遍带有农耕文明影响的这片土地上,“秧歌”自然就成为了大部分民间舞蹈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四季分明的东北,时至秋冬季节,当收获满仓、家什收藏之后,辛劳一年的民众便进入到北方特有的“猫冬”模式。除常规以走亲串门,狩猎渔获,牌九连连,暖酒驱寒等方式歇息过冬,时已近腊月新春之际,“好事者辄扮秧歌…….”的一呼百应似乎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方民众的普遍选项。而“秧歌”的声起音随、舞媚姿容恰是农耕文明、农事忙闲背景下的显著符号和民众的历史倩影。

二、“东北秧歌”的形态特征

由于东北各地区地理位置、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以及长期的文化交流和民俗交融,使得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和动作形貌虽有秧歌的共性特征,又有因传承路径、汇集地融入程度差异所呈现的个性。东北秧歌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未经雕琢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民间风俗的地域文化艺术。一般认为,东北秧歌是在广场、院落、庙会等地方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形式,是全民均可参与其中并由广大群众在民间的各类习俗活动中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在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各民族交往相识、融合共处、互相借鉴,创造出了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文化,而东北秧歌是流传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民眾最喜爱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浓郁的各地方特色。黑龙江原是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从远古至各朝代对不同族群的称谓演变,乃至今天仍散居于此的满、蒙、回、朝、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锡伯、赫哲等民族,其“善歌舞”的民族习俗和多彩的民族歌舞,曾是塞外北疆的亮丽景观;但黑龙江地区又是汉族迁徙至此较早并传播汉文化比较广泛的区域。秧歌传入后,包括内蒙东部、吉林及辽宁等广大区域里,经过与当地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相结合后,在城镇乡野落地生根并结出硕果。高跷秧歌(锣鼓高跷、小鼓高跷……)地秧歌(地蹦子、地出溜……),龙灯、狮子、旱船、竹马、跑驴、老汉推车等秧歌的多样形式,有如“补缺”般地与当地固有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可谓异彩纷呈又不失其“一路走来”的原始风貌。其源自中原汉民族的自娱自乐歌舞形式——秧歌,得到了传入地各民族群众的欢迎并融入其中,在熙熙攘攘的秧歌热闹中,融入进许多民族风尚的元素,诸如满族、蒙古族等聚集区,都有带有鲜明本民族属性的秧歌类型。黑龙江宁古塔、吉林中西部、辽宁抚顺、本溪等,从史籍记载和文物考古乃至现存的秧歌形态考证,存在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区域,却已然成为东北秧歌的地域性显著文化标识。

三、“东北秧歌”的当下解读

二人转作为东北秧歌的衍生艺术品种,近些年来曾火遍南北,特别是某些从业艺人的“绝活”表演如手绢技巧、即兴器乐演奏等。诚然,某些二人转的表演也有为迎合低级趣味而行低俗卖弄风骚之嫌。业界也曾有倡导“绿色二人转”的呼声响起。但来自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何予以艺术的呈现,即反映艺人的真才实学又不失传统的韵味风情,主要以尺寸的“拿捏”见格调高低,最终还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为追求,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东北秧歌的“歌舞并重”且“声情并茂”的表演吸引人们的观赏需求。事实说明,东北秧歌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在当下仍然是艺术百花园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并能够在诸如小场所、大广场,各类传媒甚至艺术舞台上,焕发出别样风采的传统艺术形式,更是人民群众期待的传统民间艺术百花园中能够勃发新枝的“奇葩”。

被广泛誉为“东北秧歌”标志性民间舞蹈的“辽南高跷秧歌”,是流传于辽宁营口、海城、鞍山等地区的高跷秧歌。它以泼辣火爆、诙谐幽默、情趣交融、技巧连连等特色著称。我国著名舞蹈家明辉先生,根据所掌握的大量素材和其本人数十年的艺术经历,为高跷之乡的海城牌楼镇秧歌队重新创编“海城秧歌”。在他与当地秧歌艺人共同切磋商议后,以焕然一新面貌推出精彩纷呈的高跷秧歌节目。摈弃了以往大场的单调反复和下小场的冗长以及某些带有不健康挑逗意味的段落,采用三段体形式推出欢快热烈的“前大场”;各显风韵的“下清场”;生龙活虎的“后大场”的结构方式。该节目的表演以“架象”的排山倒海之势出场,开始了“海城秧歌”的登台亮相,其红火的气氛骤然而生。“过街楼”鼓乐响处,一对对“上下装”舞者鱼贯而出,队形变换出“二龙吐须”、“龙摆尾”、“卷白菜心”、“编蒜辫”、“四面斗”等场景。鼓声顿息响起柔婉清丽的唢呐,二人场的幽默逗趣和缠绵示爱交相演绎,柔美的慢板在高跷上呈现出极尽媚浪、俏丽的美感,反串上装吕钟谷的表演被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誉为“高跷上的梅兰芳”。锣鼓唢呐齐鸣,随着头跷、二跷的几番叫鼓亮相和挥鞭引领,后大场的热闹气氛再度掀起,队形变化中先后推出“单飞人”、“双飞人”、“叠罗汉”等造型,以及单人踩跷的地面跟头技巧,直至再次复现“架象”的宏大场面结束。该节目曾数度在全国民间花会表演中出彩,并走出国门参加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演出,参加过央视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夺得荣誉,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一将传统的秧歌技艺以现代审美的创建性表现形式,保持传统植入新容,是推陈出新的有益实践。著名编导初培林创作的歌舞诗《大辽西》,将流传于辽西高跷秧歌“大搧大舞”的基本元素进行挖掘,巧妙地将“搧舞”的舞蹈动律贯穿全剧,以地域特征鲜明的各民族舞蹈营造了祥和、共融的质朴民风,该歌舞诗的高潮恰恰以满台的大高跷齐舞挥洒,大搧大舞的气势伴随以腾转挪移、上下翻飞的红火场面铺满舞台,体现了作品“淳朴热土地,风情大辽西”的主题,其以传统民间舞蹈秧歌元素所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取得成功。同时,仍可见证大众传媒对于东北秧歌的青睐,1997央视春晚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舞蹈家王晓燕的表演,虽短暂但富于精彩靓点,“小辣椒”所演绎东北秧歌的浓郁风情劲吹东北风的豪迈。

结语

综上,我們乐见民间歌舞艺术的再度辉煌,她曾以传承悠久的历史风貌赢得人民的喜爱,那么她仍将会以当代的审美需求引领东北秧歌在当下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使这一具有地域性色彩的民间艺术在创新和推广的氛围中,焕发出新的适应时代的靓丽姿容。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2]《民族民间舞蹈研究》北方秧歌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出版 内刊,1986.

[3]辽宁舞蹈五十年(画册).辽宁省舞蹈家协会出版(内刊),1998.

[4]李微.东北二人转史 [M].长春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秧歌民间舞蹈东北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富平村里唱秧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昌黎地秧歌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