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操作中打造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2017-07-26王青
王青
摘 要:新课标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们自主合作、自主探讨、自主交流、动手实践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不难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迫切需要,但课堂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操作要求不明确,提出问题针对性不强,没有耐心关注学生的想法等不足。为了让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应从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操作;为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能自由操作;指导操作方法,让学生按步操作等三个方面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以趣导学;动手操作;指导;启发思考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德国教育家海因里希教授的实验指出:人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如果仅是听和看的话,只能吸收50%;若能加上动手实践的话,则能吸收90%。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解题的能力、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就要让孩子们进行动手实践,动手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语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也充分证明了动手实践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教师要充分依据孩子们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孩子们手脑并用的过程,这也是让数学知识由抽象性变得形象性,提升孩子们思维品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以趣导学,让学生愿意操作
1. 抓住学生“好动”心理,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10个竹笋,要分给2只熊猫,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
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10个圆片代替10 个竹笋,帮两只熊猫分一分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操作完成后,学生充分汇报结果。
生:哥哥9个,弟弟1个。
生:哥哥1个,弟弟9个。
生:哥哥5个,弟弟5个。
……
师:同学们,帮熊猫分竹笋有好多种方法,可是有一种方法很特殊,既没有多给大的熊猫,也没有多给小的熊猫,是怎么分的?
生:哥哥5个,弟弟5个,分得一样多。
师:每只熊猫都分得了几个?
生:每只熊貓都分得5个。
师:对,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在自主选择如何分配竹笋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了很多不同的分法,进而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
2. 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在操作中探索规律
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会感到好奇,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来。
例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笔者事先准备3厘米长的小棒3根,4厘米、5厘米、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把8厘米长的小棒用上去搭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很快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一个三角形,从而主动思考其中的原因:8厘米长的小棒太长了,那两根小棒太短了。利用其他小棒,学生动手实践,搭成了各种形状的三角形。
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初步体验数学“变中有不变”的奇妙。
二、为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能自由操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学课堂实施过程中,要调动起孩子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孩子们的亲身实践代替教师的示范,亲身经历的过程总是感悟最深,认识最到位的,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前精心准备操作实物,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尽力为孩子们提供完整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为孩子们营造动手实践的环境,如在数学图形教学中让孩子们用卡纸制作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积木里的小正方体方块……
三、指导操作方法,让学生按步操作
1.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动手操作的必要性
动手操作是孩子们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是一项探究的活动,也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实践前,要把握好教材、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要使实践活动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不能偏离教学,失去意义。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分数的乘法”时,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
要求:拿出课前布置的一张纸,将这张纸比作一块土地,现在要求孩子们每小时平这块地,应该涂出多少?让孩子们用折一折的方法来涂色。
接着问:每小时平这块地的多少?又该怎样去表达?
组织全班动手实践,然后交流:如果在已涂色的部分再次平均分成4份,并将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每小时平整的面积就是这一份。
再次提问:平整这块地每小时平多少,也就是求的什么?
孩子们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根据孩子们的涂色情况来看,你知道这个占这张纸的多少吗?(教师板书)又是如何得到的?
孩子们结合教师的进一步提问进行回答。
引导孩子们依据分数的性质进行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弄清分数相乘的意义,也就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理解了算理。
2. 研读教材,明确操作要求,加强动手操作的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节课时,研读教材后笔者明确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是: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于是笔者制定出如下教学活动:
提出要求:现在有四个一样的小正方体,请同学们按照要求摆出物体,并请做一做。
教师让孩子们上台摆一摆之后,继续提问:“从正面、侧面、反面看这三个物体形状,是否相同?”孩子们先细致观察,再认真思考,接着教师让孩子们相互间进行交流。最后学生把从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形狀展示如下: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
从侧面看,形状相同。
从上面看,形状不相同。
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们知晓在学习中将要进行何种形式的实践操作,如何实践、如何探究、如何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预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3. 合理设计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都必须设计好合理的程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时还应该进行具体的分工安排,各司其职,明确职责,同时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增强其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胆小的学生,他们平时不敢在全班发言,在动手实践中可能更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4. 操作有“序”,启发思考悟规律
有序的实践操作,就一定充满趣味性,是孩子们经历数学、感受数学魅力的过程。所以让数学教学中的空间概念得到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升华,透彻问题本质,积累好孩子们在实践中所经历的数学活动。
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1)多媒体展示出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两个长方体。
出示问题:让孩子们拼出长方体,会得出几种方法?孩子们从中有何发现?再动手算一算,孩子们运用的拼法的表面积各是多少?比原来少了多少?教师板书展示学生的拼法。
(2)实践操作能力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孩子们去动手操作,算一算,说一说,结合图形——三种拼法,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最终得出一致结论:这三种拼法无论哪一种,都会使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少;同时拼成的长方体面积越大,减少的面积就越小;拼成的长方体的面积越小,那么减少的面积越多。
经过拼图、交流、讨论,再让孩子们完成填写(如表1)。
实际上孩子们的三种摆法,从完成的表格中就能看出来;拼成的长方体的实际长度等于个数与原来的长、宽、高对应相乘。
学生通过把两个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的实践操作以及将有关数据形成表格,优化了数学教学,教师引导孩子们用数学语言将结论具体化,加深了对结论的认识。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组织学生多动手实践,以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孩子们的亲身实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由新课程理念所决定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我们教师要做孩子们的引路人,站在理念的高度看待问题,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阵地,更新教学观念,让孩子们体会实践操作的好处,提升实践的能力,运用实践的方法,增强实践的意识,充分展现教师教学的魅力,这样孩子们不仅具有数学理念,也具有数学实践能力素养,更能打造出高效灵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