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名辨析
2017-07-25李春岭王德惠李普宏
李春岭++王德惠++李普宏
摘要: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病名,目前中医对OP的中医病名未能达成一致,对OP中医病名进行辨析论证尤显必要。通过文献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通过研究,骨痿作为OP 的中医病名是最适合的。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痿;骨痹;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7-0013-03
1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在1885年,由欧洲的病理学家Pommer首先提出。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明骨密度仪后,才逐渐有了对OP深入的研究和认识。1990年国际骨质疏松大会上才明确的提出其定义,1993年骨质疏松的定义再次得到完善与确认,才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
2检索当代中医诊治OP 的文献和期刊寻找OP 的中医病名
传统中医不存在OP的现代定义,寻找类似疾病病名最好的方法是先通过检索当代中医关于OP 的文献和期刊,从中寻找OP 的相关中医病名。
21检索策略
211理论基础中西医对人一生的骨量的生理改变具有一致性变化,《内经·上古天真论》有对男女的一生的生理变化论述,由肾气生,到30~40岁左右筋骨隆盛,继而肾气衰减,出现齿槁,筋不能动,形体皆极,齿去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西医对骨量生理变化的认识相一致,即随生长,逐渐升高,到30~40岁达到骨峰值,之后骨量逐渐下降;肾主骨生髓,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根源在于肾。各种原因导致肾的机能不足,影响骨髓的生化,肾精不充,骨失所养,发生OP。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以及久病及肾的认识,五脏之元在肾,五脏生化克制,协调平衡,但是肾元是根基,肾气充盛,则四脏俱荣;四脏盛也能养肾,正所谓肾为先天,四脏属后天,先天养后天,后天养先天。肾主骨生髓,四脏养肾,则助肾生髓。所以,五脏病变,终归于肾,肾不生髓,出现OP。因此,五脏病变会出现各个系统的症候表现,这些相应的症候也是理论认识的需要,也符合中医整体观念。
212纳入标准骨病变表现(西医OP典型临床表现)身高缩短、骨痛、驼背、甚至骨折(骨枯而髓减)。伴发症候群(久病及肾—应具有肾所主的症候)腰为肾之腑所主的症状:如腰痛、腰酸软;肾主下焦所主的症状:如小腹不适、下肢酸软乏力、膝软疼痛、下肢冷凉;肾司二便所主的症状:如尿频、尿无力、大便不成形或便秘;生殖系统所主的症状,如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等。
213排除标准仅仅骨的局部病变,如骨局部外伤、局部骨炎等侵袭病变;四肢骨病变为主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2检索范围由于1993年OP 的定义才得到完善,中医OP 相关的文献、期刊应集中在近20年左右,以此范围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期刊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
23检索结果与OP 相关的中医病名按频次高低如下:骨痿、骨痹、骨枯、骨极、历节、骨蚀。骨痿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骨蚀”的认识更多的是从外伤,外因侵淫局部骨导致的病变上来考虑的,予以剔除。
3检索古代文献,归纳OP当代中医病名
通过查阅先秦至清末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以上病名的基本病因病机,找出适合OP 的中医病名,按上述检索频次高低的顺序陈述如下。
31骨痿早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素问·痿论篇》有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骨痿意味着骨枯而髓减,无论从字义还是病生理的描述上都体现出骨质下降,骨髓量的衰减,十分貼切。
此后,历代医家借引此义阐述骨痿,举不胜数,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五痿证例》“病者肾热,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其色黑而齿槁,名曰骨痿”[1],清·章虚谷《灵素节注类编·卷七·诸痿病证·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热舍于肾,更耗其精,以至骨枯髓虚,两足软弱,不任其身,而成骨痿也”[2]。
综上,骨痿是从虚损的角度并以“骨枯而髓减”为病变中心的定义,重点是其提到了“髓减”,而且古今这种认识一直是主线,骨痿适合对OP的中医命名。
32骨痹早在《素问·痹论篇》提到骨痹,首先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对“痹”进行了解释,风、寒、湿三气夹杂对身体侵袭,成为痹症,并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素问直解·卷四》注曰:“痹,闭也血气凝气不行也”[3],所以“痹”有痹阻、不通之意。《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四·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对此未涉及髓减问题,此后历代医家多是引用《内经》原文,可见两个问题:第一、骨痹,是这种以属于六淫的外邪侵袭机体因外而内所致的痹阻之症,如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杂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如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4];第二、内虚是主要招致外邪侵袭机体的重要因素。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痹症》:“内因由元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以冬遇此为骨痹,各因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也”[5]。
骨痹症特点为和骨相关的以痹症为中心表现,未提及髓减,不合适,应剔除。
33骨枯早在《灵枢·经脉第十》有“足少阴气绝,则骨枯”的记载,认为:“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指出少阴主濡骨髓,因此“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可以看出骨枯与骨和肉的相关性。
历代文献很少,多是引述。清代·徐灵胎《难经经释·卷上》引述原文并阐述《黄帝八十一难经》内容,若“故骨髓不温,即肉不着骨”[6],若“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6],“濡,滞也,经作“软而却”,却,退缩也”。又言“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齿肉却则龈上宣,故齿长”[6],这更像现代的牙龈萎缩,导致齿长,又指出“枯”,经作“垢”。其解释是“枯,不泽也”,这像望诊中精气不足的表现,“齿长而枯”的“枯”字在《灵枢》是“垢”,非骨“枯”之意,出现了后世医家相互引用的错误。又言“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6],认为(满,浮肿也。肉肿,则唇亦肿而反出于外也。),肉满唇反则像是炎性渗出,局部水肿的表现,通过徐灵胎对原文的解释可以看出:以肾不充养为前提,继而出现骨和肉不相濡养,出现齿龈萎缩,牙齿无泽,牙根暴露,肌肉不滑嫩润泽,甚至口唇浮肿。加上历代骨枯的文献甚少,予以剔除。
34骨极文献研究显示,提骨极,要先提虚劳,为此追本溯源。[HJ2.9mm]早在《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其后《难经·十四难》论及“五损”[6],之后隋朝巢元方按虚劳分类在《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侯》中在阐述“五劳、六极、七伤”,其中在“六极”里首先提及“骨极”,其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7]。至唐代孙思邈才对“骨极“更详论述,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方·骨极第五》中论曰∶“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8],指出肾和骨相关,又曰∶“以冬遇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耳鸣见黑色,是其候也”[8],其论述是借鉴了《内经·痹论》之义,又曰:“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身痹脑髓酸”[8]。这是引述巢元方条文,又曰:“以冬壬癸日中邪伤风,为肾风,风历骨,故曰骨极”[8]。明代《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骨极(附论)》 也有这样的论述:“夫骨极之病本于肾脏中风,肾主身之骨髓,风邪中其脏则伤骨,故为骨极。所谓骨极者,令人瘦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久立,卧不欲动是也”[9]。明代之后都是沿用,未见发挥。
可见,骨极源于六极,而六极,源于虚劳,而虚劳源于精气夺;骨极属虚,因肾虚,而招致外风侵袭,痹阻机体的病症。骨极是肾虚受风邪为主的外邪侵袭骨关节的痹症和肾风。如孙氏所言,风伤机体为肾风(此种情况其实类似于“肾痹”,即痹症伴有症候,风侵袭骨部位即“风历骨”,“故曰骨极”。明代《普济方》直接点出“骨极之病本于肾脏中风后伤及骨,故为骨极[9]。清代论及不多,未见发挥。综上,同时古代论及骨极非常之少,当代更少,只见提名,无关髓减,应剔除。
35历节汉·张仲景首提历节,从历代医家论著来看是指骨关节,如晋朝·王叔和《脉经》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10]。此后历代医家多是从《内经》的痹论阐述,也称为历节风。如清·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外因类·历节》中指出:“历节,即行痹、痛痹之属,唐人或谓之白虎病,宋人则联称为白虎历节风,又称之痛风,而元以降,专用其名矣。倘经久不愈者,多变鹤膝风”[11]。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卷六上·祛风门·乌头汤》中描述:“历节病,即行痹之属也”[12]。
综上,历节未涉及“髓减”,为痹证性的骨关节病变,可伴肾虚证候,应剔除。
4结论
骨痹症特点为和骨相关的以痹证为中心表现,未提及髓減,此病名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命名不适合;从文献的源流看,骨枯,是肾气不旺,肾不充养,导致的骨和肉外候的症候群,应予以剔除;古今医家论及骨极的文献极少,早期以虚损论诞生,未涉及病因病机,后期多倾向于因虚招致痹症的以肢体、骨骼、关节为重点表现并夹杂肾虚外候的病症疾患,未涉及“骨枯髓减”,应予以剔除;历节可以解释为痹症性的骨关节病变,可伴有肾虚症候,历节也未涉及“髓减”,应剔除。古今对骨痿出现骨枯髓减的认识很清晰,结合西医对OP 的认识以及从骨密度减低诊断的角度上看,骨痿作为OP 的中医病名是最契合的。[KH*1D]
参考文献:
[1]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方春阳孙芝斋校灵素节注类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JP]
[3]高士宗注素问直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4]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李用粹证治汇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秦越人注中医十大经典黄帝八十一难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7]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8]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9]李骥普济方[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1]丹波元坚杂病广要[M]石家庄: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12]吴仪洛历代医家方论十大名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