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念融于学科,让语文映照生活
2017-07-25龚志民
龚志民
去年10月我与同事赴武汉招聘新老师,有一研究生在答诗歌鉴赏题时,可能是因不太懂诗意和其内涵,又担心失分,就直接把这类题的分析方法、答题技巧分门别类写上当作“万能答案”。这是典型的把思想降低为技能、把方法论当作万能药吃,结果当然是这道题得零分。即使全部答对了,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大量类似的例子:阅读理解文章、诗歌时,避开对句子及其背后生活画面的还原欣赏,缺乏真实的体验感悟,直接用参考书上的方法归纳来代替教师自己的个性示例解读;面临高考作文时,用摹仿“高考满分作文”来解决,这些做法本质会造成把学生从语文课堂、从教师的语文专业情怀中推出去,从生活中推出去,把直观推向抽象,把形象推向概念,把教师的示范熏陶推向学生自己的信马由缰。近些年来,我很少见到语文课堂上,有语文教师对自然、生活中获得的崇高和优美进行直接表述演绎了,即使有一些抒情评论的语言,大多拾人牙慧或者剑走偏门,“工业化+信息化”,把课堂上的“真”与“我”变得十分模糊。
但是,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是建立在“真”与“我”基础之上的。
各种教育理念满天飞、各种教学模式和口号层出不穷的现状,一方面折射出教育力的解放,另一方面也隐现出当下文化氛围的浮躁浅薄和草莽之气。在新一轮课改出炉之际,尽管我们承认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处于人格、能力均不完全独立的未成年人,教师的引领和先行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文化和能力会出现断层,创新能力也不可能仅靠讨论、自主学习而得到孕育。语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核心能力非常有必要系统建构,尤其是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正在逐渐成长的年轻一代语文教师。
让理念融于学科,展示学科特点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规律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课中的动手与语文课中的“动手”,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含义。对语文而言,抄书、记笔记就是动手,动口也是互动的部分。如果刻板地认为,每一节课应该讲多少分钟、讨论多少分钟才算是符合课改要求的课堂,那是教学评价中的刻舟求剑,是以僵化的教育理论指挥语文学科。学生学情不一样,哪能一个模式走天下?语文课堂,得之于会心的微笑、指戟问难的争辩、心心相印的赞同,都可以是讨论的形式,由外而内,只是深浅不一,以能够启思、发疑、励行,能够化作终生人格力量为上乘。
我听过一次赛课:一位老师讲古文,从古文字入手,几乎讲了整整一节课,内涵充实,语言、角度新鲜,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场强大,所有评委都给出了最高分。表面上没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但同样不失为高效的好课。传授知识,本来就是教师的功能之一,与培养创新能力绝不是敌对关系,也没有不可协调的矛盾冲突。平等互助、教学相长是师生在以心印心的契合之后,自然形成的高效、幸福的良性教育生态,无须视为什么模式。智慧孕于心田,形于行为,所以炼心第一,行动力自然随之。有价值的讨论,应该是发生在“懂”以后,不是仅靠全员参与,分组分群,七嘴八舌的表面互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学识丰富的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节奏,能够做到授、问一体。有时,静心宴坐、聆听熏陶、甚至兴之所致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学的好方法。教学最重要的是心灵的真诚交流互动、置疑碰撞,这是逐渐生成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在任何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创新能力都不是每一个学生、公民必备的能力,生成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人生生活的选做题而非必做题。
语文课堂上的那些背景资料、知人论世属于知识层面,在信息时代极易获得,寻找、熟悉、贯通、使用这些知识,当然也是语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之一。但若止于此,只是“匠师”。语文课还应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应通过对文字本身的悟解、还原,达到文字知人心、識人性、悟生活、明哲理,进而汇集、拣择、熔炼、形成自己的阳光丰润的人格,这才是语文课更重要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起于阅读理解和对生活的直观疑惑和思考,用于文字表达,最终归于形成自我丰润美善的人格内涵。这些现象,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即将启动之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重阅读、重生活中的情与趣、重思考、重写作,才可能酿成渊博、幽默、凝炼和文采等语文素养。对于这些,教师尤需身体力行,先于学生取得直观体验、哲理的提炼和紧贴生活的形象表达。这是阐读教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许多老师缺少的正是这个环节,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追求课堂技巧的阶段,也是个性化处理教材文本的根本。仅仅在课堂技巧、教学法转圈圈,是难有质变突破的。应在学科本身上下功夫,语文教师应不断获得对经典的新理解、新感悟,或者从时代、生活中引入新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课程改革,应源于人自身的内驱力和创造力的涌动。仅仅停留在概念、模式和技巧的课程改革是走不远的。
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上处于从形象直观向理性的过渡期,语言上处于选择、积淀期,文化上处于好奇、摹仿期,而语文的学科特点和优势正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复兴语文的根本,新一轮课改的根本,在于与时俱进地演绎民族文化精华,用新语言、新眼光、新内涵,观察、思考和展示这个时代。任何臆想出来的语言基因变异,都会给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上汉文字、汉文化带来灾难性损伤。
当下一些语文教师,止于课改培训的那些理论概念、教参教辅上的所谓答案、答题规律,为省时省力,直接用来取代对文本本身的体验、对生活的悟入、对人生的身体力行,本末倒置,思想力、行动力、语言表达力大大弱化,可想而知,如果在一线教学中,这种风气仍然甚嚣尘上,甚至主导新一轮课改,那么要实现厚重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就会成为缘木求鱼。
语文不能停留于文字,应观照生活、融于生活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课堂为主要渠道,通过阅读、传授、自我悟解、生活学习、人文思辩和社会启发等方法,最终形成影响人生、生活,影响幸福感的人文修养和文字表达修养。通过阅读、传授、自我悟解、生活学习、人文思辩和社会启发来还原文字经典背后的生活、时代,悟解、甄别其中的人文内涵,最后能够用来观照、书写自己的生活。
弄懂教材经典文本内涵,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读《论语》,应知颜回之乐,乐在何处?子路之勇,有何缺陷?并通过实践来滤旧存真,守正出新,真正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咏而归”,家庭有责任心,社会有担当义,实践有奋斗志,心灵有止息处,从而收获生命的丰润和幸福感。
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形象性、直觉性是学科特点,传承性、时代性则是必不可少的担当,生活化、个性化是必由之路,语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应该体现出思维、语言、文化、审美的圆融互摄性、示范性和对学生作出符合其个性修养的指导引领,才能充分显示出教师的学科优势。如果仅仅靠一些新词句、新理念、新模式,本质上是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的游戏。
《易》曰:“苟日新,再日新,日日新。”《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一致。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相应的体验:“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语文的核心素养亦类似此。汉文字从源头开始,就与自然、人伦、世事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内容和表象会因时而化,但根本的内涵仍然会烙在岁月和个体灵魂中。那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种子似的人文精神和情怀,就是核心素养;其播种和生命力,靠个性化解读和演绎,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随时代迁流不止,生生不息。
功夫在诗外。上乘的语文课堂,同样功夫在课堂之外、文本之外。这个“之外”就是生活、心灵和时代,融解经典,印证经典,校正经典甚至创造新的经典,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先行于学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跳出高考题的圈子,才能真正明白高考的内涵;只有悟入生活和时代的大海,才能真正懂得经典的奥义;只有拿起笔来写作,才知道语言、思想、文化、审美的不可分割性。语文真师,信仰、观察、互动、沉淀、写作,把文字还原成生活画面、人物个性和时代精神,才能用感动传递感动,用人格影响人格。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教师要用信仰、生活、时代去融解经典、让经典“活”起来。新课改理念,应当融解在经典中,示现于生活、写作和青春中,不能直接“炒卖”。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是因为切实践行新课改理念,学生才自觉接受她;而不是因为上级之命而接受她,否则,语文老师就成了电影中粉面油嘴的媒婆。有些古代的价值观、表述方式,可以还原成生活画面、情节,学生才与之共鸣。没有共鸣的经典,就失去了意义。当下的社会环境,造成不少语文老师经典阅读越来越少,寫作能力剧烈下降,课堂上长期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既无法示现经典人文于写作,更无法示现人文观于生活,心、口、手分离。己之未达,焉能达人?
其二,语文课堂最好的互动,字词靠识记、练习,思维、审美、文化三方面主要靠写作才能达到圆融互摄,否则,无论多么精密的理论、指导、训练,都是盲人摸象,无法代替赏与写的综合圆融。因为文字是凝固的平面艺术,不具有流动性和全方位性,但具有思维的深刻性,任何一二三的有先有后的表达都是零散的,不适合本来的面目,只有通过居高临下的鉴赏和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水乳交融的写作,再加上笃行,才能完成语文的综合素养,达成思维方式、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内化。儒家把“礼”教排在第一,正是强调的“心中有鬼神”“君子不欺暗室”的自觉性和自警性习惯,注重生活中的真诚笃行。
其三,语文教师如果放弃写作、放弃学术追求,就会导致观察力和思考力渐趋麻木,久之,学科素养就会萎缩,依赖于死知识和一知半解的理念,依赖于“学术贩子”塞来的模式。对于主要生活在校园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活生生的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样子就是课改的样子。如果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生态不好,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诸因素贫瘠,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去找他们圈子里面流行的书籍来看,什么郭敬明、南派三叔、《琅琊榜》,学生比语文老师更熟悉。如何让语文课堂在知识理性之外,还有趣、有味、有青春感、有时代感,那么课改的魅力自然得到彰显。
在信息社会中,教材信息、浅层翻译解读、工具性的注释等极易获取,要传承语文的人文核心,教师只有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形成常规资料所不能获得的深度解读、新意解读,才能张扬经典的魅力,用经典名篇的内涵摇动青春心灵,影响学生的人格发育。教师教前贤的作品,需用生活诠释经典,让经典融入教育生活,进而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沉淀。让语文超越文字,通过作品充分融入教育生活,来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和沉淀。最终达到立体地、个性化地理解教材,求课程的真义、求教材与生活的贯通。使文本与智慧、课内与课外经典、个性与普适性、文学与学术走向无痕融合。
已经尘埃落定的美国大选让人大跌眼镜:律师出身的希拉里口才滔滔,老公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本人资历显赫,背景雄厚,但败于语言粗暴、个性张扬、没有从政资历的川普,希拉里输在内容、输在缺少对中下层生活的关注、切入和业绩。川普用很实际的、有利中下层选民的内涵抓住了大量美国人的心。语文也一样。尽管我们的许多教学新理念很有特色,且不断翻新出奇,但如果没有让概念融于生活,那么语文就失去学科特点和优势、失去魅力,渐渐成为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的附庸学科。久而久之,学科独立自然丧失,学科建构必乏支撑,学科文字必然缺盐乏味。
语文教师的专业理想境界,是把人格塑造成唐古拉山上汨汨的清泉,从自己人格中流出的清泉,因清纯而可即时入口为饮,无须蒸馏,无须净化。要形成语文的专业核心素养,只有从根本处下手,才能不假修饰,直示心性,从而在教与学中事半功倍。否则,虽花言巧语、千言万语,也无法化作自身的生活智慧和行动力量,更难以动人心魄。真语文,在科技、财富横行的主流社会环境中,不应该仅仅是工具,更应该是事关人生幸福、人格魅力的人生原动力的学科。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