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回填土强夯地基的检测分析
2017-07-25陈剑成
陈剑成
摘 要: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泛、加固效果显著、施工机具简单、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在工程回填土加固前,对地基承载力情况进行标准贯入分析和静力触探试验分析,然后采用强夯法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强夯过程中对地基土表层夯沉量和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监测,以及夯后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综合分析和评价强夯加固处理效果。
关键词:强夯地基 静力触探 分析
1.前言
强夯处理法又叫做动力压密法或动力固结法,是基于重锤夯实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对地基加固时,通过将重锤抬至距离地面10m~20m后将重锤落下,利用重锤产生的冲击力达到加固地基土的目的。利用强夯法进行加固施工不仅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提升地基土的均匀性,降低施工后的差异沉降。
2.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东海大桥以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0万m2,包括集装箱堆场、码头生产作业区、工作船码头等。陆域施工总面积约120万m2,分为A、B、C、D、E五个大区,每个大区内分为若干小区。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设计方法进行地基加固施工。其中,B区地基为吹填砂回填,采用强夯法加固,区域总面积约51.7万m2。强夯施工工艺采用二遍点夯一遍普夯,点夯能量采用3000kJ,普夯能量采用1200kJ。
3.强夯前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结果
通过实地勘查并结合相关资料得知,采取吹填砂形成的B区回填土层主要包含如下几种类型的土质:①Ⅰ1-3灰黄色冲填土;②Ⅰ1-3t灰黄色冲填土混黏性土;③Ⅰ1-3j灰黄色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在这三种类型的土层中,稳定性最差的是淤泥质粉质黏土,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质黏土夹粉砂,为软塑状,施工中应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
针对此工程地基特征,如果施工处理不当,地基土体强度没有有效加强,会使地基土呈现不稳定状态,影响上部结构稳定性,使堆场上行走的重型机械倾倒,给港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施工前应在现场对土质进行原位测试,了解土质的基本特性,以便采取有效的强夯方案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对现场土体分别进行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得出如图1、图2的试验结果(图示曲线包含强夯之后的试验结果)。
通过对图1与图2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地基土在加固处理以前,标准贯入平均击数为6.8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3.84MPa。根据数据与标准对比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将静探数值代入相关公式中计算出粉细砂在Ⅶ度地震条件下的液化指数为21.5,进行比照可知粉细砂液化现象处于“严重”等级。
(2)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判别,粉細砂在Ⅶ度地震不液化的临界Ps值应为4.1 MPa。但实际检测结果所得出的数值小于临界值,由此也可判断出粉细砂处于液化状态。
(3)对粉细砂的土质进行颗粒分析,发现颗粒较细而且分布均匀,属于不良级配。平均粒径为dso=0.064/0.11mm。粒径含量为8%,低于不液化土的粒径含量标准,属于易液化的土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该层粉细砂处于地下水位下,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土层呈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粉细砂土层在Ⅶ度地震作用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液化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土层的压缩模量与抗压强度,改善地基土的孔隙分布,必须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夯实处理。
4.吹填砂地基强夯施工技术4.1强夯施工
强夯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先进行试夯,以得出最佳的单点夯击能量、夯击次数等相关参数,为施工顺利实施提供有效数据。实际施工中应结合试夯所得出的数据,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强夯方案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4.2地基强夯处理检测与效果分析
地基强夯加固处理效果判断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强夯过程中夯沉量的变化情况、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和强夯结束后地基承载力原位测试结果。
(1)夯沉量
通过对强夯过程中各个阶段夯沉量的测量可知,各阶段平均夯沉量为88cm,地基土堤得到了很好的夯实与压缩,强夯效果明显。夯坑周围地面变形示意图如图3所示。
通过对图3进行分析可知,夯坑体积为10.3m3~20.1m3,隆起系数16.5%~32.2%。造成隆起现象主要是粘性土所造成的,强夯后经过开挖处理,发现厚度达1m的粘性土处于隆起状态。
(2)观测孔隙水压力
对孔隙水压力进行观测可发现随着夯击数的不断增加,孔隙水压力呈现出上升趋势,达到某一击数后,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幅度趋于平缓状态。孔隙水压力过程线如图4所示,具体观测结果分析如下:
①当夯锤落地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曲线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上升到峰值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测点距离与土的渗透性引发的。
②每进行一次夯击,孔隙水压力就会不断上升,当达到五击后,孔隙水压力的上升速度趋于平缓状态,夯击12次后,孔隙水压力不再变化,由此也说明了夯击数量要适当,以12击为宜。
③孔隙水压力一般在几个小时内即可消散,当夯击量达到12击后,孔隙水压力可达58 kPa,但1h后,可降至31.3kPa,在6h左右,孔隙水压力可完全消散。
④孔隙水压力测点的埋设水平距离为2.3m、2.99m 和5m,埋设深度则在5.3m~5.9m之间,经检测可知,孔压测点的埋设水平距离在2.3m 和 2.9m时孔隙水压力变化基本一致 。但间距在5m处的孔压,前两次夯击时孔压变化与2.3m 和 2.9m处基本相同,在第三击时有较大的差异,随着夯击次数的不断增加,孔压增值越来越小,几乎处于水平线上。
综上可知,强夯法在水平方向的挤密范围较小而且间距超过5m后,孔隙水压力与夯击次数之间无关。
(3)原位测试实验结果
通过采取强夯法对粉细砂层地基土加固处理后,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原位测试试验结果见图1与图2。标准贯入试验平均击数为19.6击,夯后比夯前提高了12.8击,增长率达188%。静力触探ps值平均值为8.56MPa,夯后比夯前增长了4.72MPa,增长率为123%,完全满足抗震临界值的相关标准,起到了一定的加固效果。强夯法处理完成后,研究人员对土质进行取样检测,发现位于地面以下10.5m处的淤泥质土的密实性明显得到增强,由此也表明了采取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效果显著。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时,使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提高了土体的承载力,降低了土体的压缩性,能有效控制工程投运后地基的沉降量,同时也消除了地基土体出现液化的可能,可以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实践证明,使用强夯法对类粉细砂地基土进行加固是可行的,地基经过强夯处理后其土体承载力提升了近2倍。通过使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中粉细砂中的孔隙水压力能够快速消散,只要施工设备安排合理,可以采用不分遍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白李妍.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深厚人工填土层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34(12):39-41.
[2]刘世奇,陈静曦,潘冬子.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31(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