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华优秀粮食文化中培育粮食行业价值体系

2017-07-25李建成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粮食价值国家

文/李建成

在中华优秀粮食文化中培育粮食行业价值体系

文/李建成

中华民族进入农耕社会是从粮食的培育种植开始的。在几千年的粮食实践活动中,粮食除满足人们食用需要具有的物质价值外,还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殊需要,因而与个人、群体产生了广泛的价值关系,形成了以民本、重农、节俭、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粮食文化的价值内涵,发挥粮食行业价值的动力因素、评价标准和引导作用,对进一步增强粮食行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的萌生与粮食密切相关。在我国古代,粮食作为人们生存发展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比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都把粮食作为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本思想以“民”为国家存在的基础,于是重视“民食”便成了君主“得民”的施政要务。春秋战国时期齐相管仲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民以食为天”的思想。管仲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如天之天者,斯可以”意思是君王把拥有民众当作国家的根本,民众把拥有粮食当作生存的根本,君主如果能像重视国家的根本一样,重视民众所需的粮食就行了。管仲认识到对民众来说,粮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统治者要高度重视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之后,儒家根据自已的政治主张对民本思想作了深入地探讨。孔子主张“养民也惠”,孟子侧重于“民可使富”,荀子则提出“裕民以政”,一致倡导以民生富足为政治目的。汉代以后,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东汉王符提出了“天心”民本论。他认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到了近现代,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更加强调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及其满足状态。他说:“吃饭问题是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政治价值取向。历届中央领导都反复强调“吃饭”关系着民生和国家安危,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民生是政治的必要条件,民食是民生的第一需求,民食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尽管民本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但都和民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民本是民众粮食需要满足的目的本身,是粮食政治价值选择的原则。

重农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封建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重农思想。先秦时期重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重视粮食生产,重农富民。管仲把重农看作是富国强兵之道。孟子重农则主张发展农业生产。荀子主张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商鞅的农战思想,即重农是为了在诸侯争霸中取得胜利。春秋时期把重农看作是国计民生、立国安邦之道,反映了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粮食生产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秦汉以后,重农思想则是着眼于粮食对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进行阐发的。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从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巩固封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来说明贵粟的意义。北魏末期的贾思勰“食为政首”的思想,认为重视粮食是治国安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唐太宗李世民“农为政本”思想把农政作为政务之首,以重农达到社会政治稳定。明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显露,封建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商品经济异常活跃,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明代徐光启的农政思想,认为农业是“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农业是国强民富的基础产业。

我国传统的重农思想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内涵上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粮食作为保障民生的物质基础,提高到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毛泽东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战略思想。1978年后,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重视农民,重视农村生产力发展,重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重农的内在动力在于民众的粮食需要。从古至今,农业的重点在于粮食生产,从一定意义上说,重农就是重视粮食生产。重农是达到粮食需要满足所依靠的条件和过程,是满足粮食需要的手段。

节俭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消费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口众多,粮食是主要消费品并且消费数量巨大,但粮食生产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往往出现荒歉,因此自古就产生了节俭的粮食消费思想。

在春秋诸子百家中,墨子提出了“节用”的消费观念,他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荀子主张“节用裕民”,从有备无患出发节俭粮食,节约现在的消费以备将来的消费。荀子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意思是说,使国家富强的根本方法是节约费用和开支,使人民生活宽裕。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中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本是抨击封建社会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的,但它所蕴含的爱粮节粮的深刻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接受,演绎上升为一种爱粮节粮的格言警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从整个国家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针对粮食奢侈消费的“剩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把节用粮食作为国家财政方略和个人美德,充满着理性的经济伦理和丰富的道德智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节约粮食,预防灾荒,裕民强国;从个人消费角度看,把节约粮食作为一种美德,使节俭成为人们粮食活动中应坚持的态度和应采取的道德规范。

安全

安全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价值认同。粮食安全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了萌芽。《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足食”在这里显然是指粮食数量安全。到了北宋,李觏提出了“安民”“足食”的思想。他说“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民众要能够生存,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国家要能够存在,必须经济要富裕。南宋大儒朱熹提出了“足食为先”的思想。他说“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农重谷”。认为民众的根本利益在足食,所以国家首要的必须重视粮食生产。

上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爆发后,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重新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观:“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这里,“全体居民”是价值主体,“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是价值客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是粮食安全的属性要求。中国国家粮食安全观蕴含着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和粮食消费安全的观念,体现了国家性、民本性和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粮食需求上人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安全是人们在粮食实践中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合乎自己愿望的目标,对未来起着价值导向作用。粮食安全既是人们对粮食未来追求中思想和行动的规范,也是人们在粮食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形成的最高价值目标。

价值是人类实践中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的人的意义,而价值观念则是人们基于生存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的根本看法。马克思说:“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社会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在某一领域会形成多种价值关系,因而就会产生一个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从以上分析可见,以民本、重农、节俭、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行业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粮食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关于粮食价值关系的最高智慧,在今后的粮食领域实践中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粮食局)

猜你喜欢

粮食价值国家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