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传真
2017-07-25
陇原传真
张掖:中科院“一带一路”农业联合实验室落户
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与甘肃省张掖市润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张掖开展农牧业科技项目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牧业发展引导示范基地,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的同时,将模式逐步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科学院合作创新中心(曼谷)丝路生态农业工程技术联合研发试验室暨丝路荒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预计将于6月中旬在张掖市正式挂牌。(范海瑞)
凉州:着力建设三级电商服务新体系
近年来,凉州区坚持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的朝阳产业来抓,立足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着力建设区乡村三级电商服务新体系。凉州区在贫困乡镇建成电商服务站24个,8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建成电商服务点,实现了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逐步发挥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服务功能,为区级电商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开展电商技能培训、信息收集发布、创业辅导、TP服务、快递物流等服务。(杨鹏元)
礼县:林下经济造就“绿色银行”
近年来,礼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全县林业综合配套改革,初步形成集优质作物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礼县发展林果种植395户4.85万亩,林下种草56户0.503万亩,林下培植食用菌5户50万袋,良种苗木基地建设3处450亩;林下养鸡70户7.85万只,林下养蜂4户130箱,林区舍饲养牛65户750余头,林区舍饲养羊45户4200只,林区特种养殖2户。同时,充分利用红河水库、祁山堡等森林环境优势,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17家。(杨建强)
宁县: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今年,宁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粮经饲协调发展、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生产与生态优势互补,全力推进“一川三线四塬”建设和四大片区产业统筹开发,着力构建农牧互补、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发展格局。
目前该县已完成春播50.2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5.65万亩、经济作物24.57万亩。春季瓜菜生产重点以高原夏菜和设施瓜菜为主,并大力实施集约化育苗,全县种植瓜菜20.8万亩,其中设施瓜菜2.3万亩、高原夏菜8万亩、特色瓜菜10.5万亩,中药材种植建成5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4处,大豆生产建成了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付 凯)
临潭:特色产业敲开致富门
为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临潭县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加盟、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模式,积极实施了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片区开发,形成了以三岔、洮滨、长川等乡为主的藏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以城关、古战等乡镇为主的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产业带。创建县级示范合作社99个、州级18个、省级10个、国家级3个,合作社累计达到980个;建成各类养殖小区93个,建成牲畜标准化养殖暖棚8639座69万平方米,牛羊育肥户达到7600多户,年户均牛羊育肥纯收入在1.6万元以上。(张彩霞)
瓜州:拓展平价蔬菜直销网络
瓜州县按照“生产基地—经纪人—蔬菜直销店—市民”运营方式,不断拓展蔬菜直销网络,着力解决蔬菜种植户卖菜难、市民吃菜贵问题。
瓜州县盘活闲置物业和公益性市场,提供经营场所,合理布局蔬菜直销网点,通过政府补贴控制蔬菜批零差价,方便群众购买。对直销店实行门店招牌、标识挂牌、风格装修、配套设备、明码标价“五统一”管理,统一悬挂“瓜州县惠民蔬菜直销店”标牌。同时,采取村组推荐、公开竞聘方式,让有经验的农户从事直销店经营,鼓励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平价收购蔬菜,运往直销店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价格。目前,瓜州县建成蔬菜直销店12家,月均销售蔬菜4500公斤,初步形成了覆盖城区90%以上人口的平价蔬菜直销网络。(李 娜 任文涛)
永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效显著
永靖县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按照国家、省、州有关部署要求和政策规定,结合县情实际,依托发展条件和资源优势,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农业生产基础得到全面改善、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据了解,永靖县累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9个,完成投资1.33亿元,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5000亩,衬砌渠道108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450座,更换水泵设备38台,配套排洪渠77公里,营造防护林3200亩,科技示范推广8000亩,建立良种基地2000亩,培训农户8500人次,扶持龙头企业12家,为加快全该县脱贫攻坚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刘红红)
会宁:提高废旧农膜利用率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模式,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逐年提高。目前,该县已建成郭城德维废旧塑料加工厂、东泰塑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废旧农膜加工企业,通过分类、人工挑拣、粉碎清洗、切粒等环节,加工成塑料颗粒,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据了解,2016年,该县农膜覆盖面积达到123.78万亩,使用总量达到0.94万吨,共回收利用0.75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0%。(张文广)
(编辑:王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