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上提笔临书圣雅集何须到兰亭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
2017-07-25吴萌
吴 萌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馆员,现主要负责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展厅策展和项目制作工作
屏上提笔临书圣雅集何须到兰亭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
吴 萌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馆员,现主要负责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展厅策展和项目制作工作
既因《兰亭序》极高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因人们想尝试一种更加现代的「追逐」手段,故而设置在故宫端门数字展厅里的《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体验。人们可以欣赏《兰亭序》书法佳作,融入创作《兰亭序》时的文雅环境,甚至可以亲身「摹写」《兰亭序》,得到一次全方位的风雅体验。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正式开放的时间,恰好也是春天,正与兰亭集禊的时间相仿佛。
东晋永和九年(三五三年)的暮春三月,右将军王羲之同谢安、孙绰、支遁等朋友及子弟共四十二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雅集「修禊」,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汇为一卷《兰亭集》。由王羲之提笔作序,此序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仰观宇宙、俯感人生,作序之时一定未曾想过《兰亭序》会被无数后人临摹,更成为中国文人情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兰亭序》真迹早已消失,后人可见的都是其临摹版本,重要的如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米芾、赵孟頫、八大山人等人或临或摹的作品;又或是刻本、拓本,著名的如「定武兰亭」。临摹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发展和自我表达,在这古今「对话」中揣摩数千年前的魏晋风度。不止书法家和历代文人,如今在展厅中观摩的人们依然在以这一方式追逐着书圣。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在展厅中观察,在书帖前驻足的人们总是忍不住用手指在展柜玻璃上或是在腿上描描画画,仿佛在用指尖追随着书圣的笔迹,用想象领悟着右军的风度,这一「追逐」,竟延续了千年。
既因《兰亭序》极高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因人们想尝试一种更加现代的「追逐」手段,故而设置在故宫端门数字展厅里的《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体验。人们可以欣赏《兰亭序》书法佳作,融入创作《兰亭序》时的文雅环境,甚至可以亲身「摹写」《兰亭序》,得到一次全方位的风雅体验。
数字展示《冯承素摹兰亭序》
通过《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我们首先能「欣赏」兰亭。如前所述,《兰亭序》真迹已佚,但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冯承素摹兰亭序》,虽经考证并非真由冯承素所摹,却仍是自唐以来流传有序而且也是最接近原迹的古摹本。因它既能最大程度贴近《兰亭序》原迹,又不失用笔俯仰反复的神采,生动体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神韵,因此广受世人关注。但是该帖写在楮纸之上,这种材质十分脆弱。书画界素有「纸一千,绢八百」之说,脆弱的材质使得这样一幅佳作虽广受关注却很难长时间对外展出,难使公众领略其神韵。我们采集了《冯承素摹兰亭序》的高清影像,精度达到可以看清纸张纤维的程度,笔触毫末自不在话下。在端门数字馆三块相连的高清屏幕上,利用数字技术将其「展开」,这样就克服了《冯承素摹兰亭序》材质脆弱的困扰,弥补了该作品难以长期展出的缺憾,观众也可近距离欣赏。
《兰亭序》创作环境的「还原」
第二步是「还原」《兰亭序》的创作环境。《兰亭序》是在曲水流觞、雅集修禊的活动中完成的。在与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专家们进行展示项目初创讨论时,他们曾提议复制这样一个环境。因为汉字书法的美,不论线条、章法还是形体结构,都深受书写者心境变化的影响,精神气节往往反映于翰墨,故向有「字如其人」之说。《兰亭序》亦如此,一开始文字中透着明媚和轻松,我们仿佛能看到王羲之在一个万物复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在竹林溪水之间与友人相聚,面对眼前的美景,一洗寒冬的阴沉,心情是何等舒畅愉悦。而渐渐地,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过程中,作者仿佛参透了繁华背后的凄凉,愉悦转为忧伤,这情绪也从字里行间、运笔结体之中透露出来。再现这初春的竹林和溪水环境,不仅使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情绪,也可以使人们迅速融入环境,仿佛自己也参与到王羲之的雅集活动之中。
除了「融入」雅集时的「环境」,还要模仿雅集的活动。「曲水流觞」之风雅,吸引历代文人竞相效仿,乾隆皇帝也在为自己设计的归政之处宁寿宫花园内安排了禊赏亭和流杯渠,可见其对这项活动之重视。在端门的《兰亭序》展示项目中融入了这一活动:在屏幕上营造的「曲水」中缓缓漂动着一只只觞杯,有的停在人们面前。观众选择「拾起觞杯」,就开始了创作活动,只是这次不是作诗,而是「摹写」兰亭序。
配乐对氛围的烘托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选择了《梅花三弄》这首古曲。曲出有因:该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一四二五年):「是曲也,昔桓伊与王子猷闻其名而未识,一日遇诸途,倾盖下车共论。子猷曰:『闻君善于笛?﹄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王子猷」就是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而该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今天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再听这首曲子,不也是对王家子弟为代表的晋人风度的又一次「追逐」么?
西汉 彩绘鸟纹漆耳杯高四.一厘米 口径一四.五厘米 底径一〇.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观众自己「写」《兰亭序》
第三步最难,就是「写」。前文说过,人们通过对《兰亭序》的摹写,用这种解构又再次结构的手段,最能深刻领略该帖运笔的妙处和结字的精致。而书写间的快乐,除了运笔与结构,还有纸墨交融间产生的畅然。这像是一种化学效应,写字须得好纸好墨,所以很多书家因为对笔墨的高要求,同时也是制笔、制墨的高手。最经典的作品往往是在最自然、最自我间挥就,而未必刻意追求纸墨,如《兰亭序》与《祭侄文稿》。但不管怎样,写毛笔字如果没有纸墨渲染的「化学作用」,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用触摸屏模拟书写并不难,模拟钢笔字有顿有提的粗细变化,这样的技术已经很多,甚至手机的手写功能就能模仿得很真切。而如何最真切地模拟毛笔书写时纸墨的晕染效果,使书写达到最真实的感受,进而产生书写的快感,这才是最大的难关。幸而此时,我们了解到了天津大学高维信息处理实验室「利用物理粒子扩散原理,基于Opengl技术实现的水墨画仿真」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用电子绘图板能逼真地模仿毛笔的水墨晕染效果。通过调整程序的参数,甚至可以控制「晕染」速度,真实模仿出墨的干湿变化。而通过对电子笔压感的感应和程序的模拟,可以高度仿真笔画的粗细变化,从而达到最真切的毛笔书写体验。
唐 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局部)纵二四.五厘米 横六九.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的数字展示台
观众在体验“数字法书”
在数字展示台上用“双勾填墨”的方式摹写《冯承素摹兰亭序》
摹写活动也作了设计,采用「双勾填墨」的方式,这正是取意于《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这一版本的复制方法。冯承素这一摹本正是采用「双勾填墨」的复制方法完成的,又因用笔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自然生动。在展示项目中,也尝试通过技术手段让人们体会这一做法:观众拿起「数字毛笔」,同时在电子板上显示出一两个《兰亭序》中具有代表性的字或短语的双勾轮廓,观众可以摹写这些字。这一方式降低了临摹的难度,使更多人得以体会书写的快乐。书写应该是「追逐」《兰亭序》最自然也最合理的方式,千年来人们不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传承和发展着书法艺术么?通过这种「解构」的方式体会字的结体、运笔,最能体会书法的妙处。
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在大家完成书写后,今人所写的字会「融入」古人所写的《兰亭序》中。这又是一次有趣的「追逐」,一次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冯承素摹兰亭序》对《兰亭序》的追逐,现代人对冯承素的
追逐,现代人透过文字与千年前的古人的对话与追逐。书法的传承不就是这样吗?永远在继承、模仿,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不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成就,搭就艺术史上一个又一个阶梯。
共赏《兰亭序》
「创作」之后如果不能被欣赏,那创作也是孤独的。这又令人联想到王献之的一桩趣事:王献之曾精心地写了一封信给谢安,满以为对方会将信笺作为墨宝收藏起来。殊不知谢安偏偏「文人相轻」,在信背面作答,又将信送了回来。古时文人之间交流书艺主要靠通信的方式,一封信件,也是一次小小的书法展示。写信的人希望收到的人能珍藏,或者说不定还能被经常向人炫耀一下,也是给自己宣传了。王献之却偏偏在谢安这里「碰壁」了。这虽是晋人互相逗趣的小事,但也能看出即便书名在外如王
献之也是害怕寂寞的,想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在端门数字馆参与书写的观众们都不必担心寂寞,每个人写的字都会被展示出来,而且可以连同自拍一同展示在一面展示屏上,供同游的朋友欣赏、评论。如果还不尽兴,可以扫描二维码,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网上,与亲友共赏。
逝者如斯,兰亭的曲水流淌了千年。千年来,这流水变了,正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流水又没变,绵延不绝,连接着亘古与未来。正如《兰亭序》,它变了,从王羲之的兰亭,到冯承素摹写的兰亭,到如今千千万万人临摹的兰亭,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临摹它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它又没变,永远是中国的文人追求的那种风度。当年的一支鼠须笔,已经换成了如今的电子笔,而那不曾改变无可替代的,是中华文明的魂。(「《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目前正在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内展示)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三维立体示意图图中红线圈出部分为《兰亭序》数字交互展示项目所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