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最大纺织产业园的“中国效率”与“中国质量”
2017-07-25朱景朝
□文/朱景朝
中亚最大纺织产业园的“中国效率”与“中国质量”
□文/朱景朝
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农民玛合玛地依瓦巴希拉每天乘坐免费班车到达纺织产业园,在络筒车间工作8小时,经她手生产出的高品质棉纱,每天销往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埃及、中国等国家。
玛合玛地依瓦巴希拉是中泰新丝路纺织产业园500名工人中的一员,她每月可拿到约合2300元人民币的工资,算得上当地的高收入人群。
一天前,从塔吉克斯坦回国的中泰(丹加拉)新丝路纺织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瑞说,公司在当地种植了20万亩棉花,每年加工皮棉近万吨,年产6万锭纱,成为中亚最大的纺织产业园。
现代化产业园成工业“名片”
2015年8月28日,中泰新丝路纺织产业园生产出了第一筒纱。当天生产的纱大都成为“纪念品”,该国许多官员将其珍藏在家中。
塔吉克斯坦被称为“高山之国”,国土面积的93%为山地和丘陵,其耕地面积约800万亩,主要种植林果和棉花。由于优越的光热资源,塔吉克斯坦成为世界五大产棉区之一,出产优质棉花。
2014年,主要生产PVC(聚氯乙烯)和氯碱的化工企业新疆中泰做出产业调整转型的决定:进军纺织业,除在新疆南部布局外,也选择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
当年7月,中泰新丝路与塔吉克斯坦工业和新技术部签署《纺织发展合作备忘录》,该项目被列入塔吉克斯坦国家项目和中塔合作重点项目。
不到两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纺织产业园就完成了奠基、建厂、投产,肖瑞新称,“中国效率”令塔吉克斯坦官员惊讶,以世界尖端机械设备和乌斯特检测设备为核心建立的“中国质量”更令他们感到骄傲自豪。
现在,产业园生产的棉纱供不应求,不同国家的运纱车辆每天在纺织产业园门口排队等候。
架起民心相通桥梁
如斯男是来中国无锡接受纺织技术培训的38名塔吉克斯坦工人之一。
肖瑞新表示,纺织产业园建成后最头疼的事是当地缺乏技术工人,只有自己培养。38人带薪培训,每人的花销达10万元人民币。
现在,如斯男成为技术骨干,工资也成为产业园里最令人羡慕的员工之一。他用上了智能手机,还为家人买了小轿车。
肖瑞新说,中泰新丝路纺织产业园的管理融入了中国的“家文化”,节日福利、奖金、加班双倍工资,这些体现中国文化的管理方式,让塔吉克斯坦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有了归属感和“光荣感”。
肖瑞新称,企业还专门设立了员工帮困基金,用来解决员工家里的急事难事。“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还要支持当地教育和医疗,”他说,“中泰在塔国要建百年企业。”
“一带一路”成果多方受益
塔吉克斯坦工业与新技术部第一副部长哈依达勒表示,中泰新丝路纺织产业园的成功运作是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一带一路”让多方受益。
此番话,肖瑞新深有感触。项目建设之初即被列为塔吉克斯坦的国家项目,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与中方对接,为中方提供棉花种植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12年减免,购置设备进入塔吉克斯坦免税。塔吉克斯坦的支持也为产业园的顺利运营提供了信心,如今,企业得到了预期效益,塔吉克斯坦的农业种植水平和工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当地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税收,解决了民众就业,改善了生活水平。
塔吉克斯坦前副总理、国家农业投资银行行长姆劳达力·阿利玛勒顿近日告诉中国媒体,塔吉克斯坦的发展需要外资,中泰新丝路项目让塔吉克斯坦政府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实干精神。“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机遇。”姆劳达力·阿利玛勒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