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像与隐喻(两章)

2017-07-25

星星·散文诗 2017年9期
关键词:饕餮殿堂笔触

陆 承

显像与隐喻(两章)

陆 承

陆承,1984年生于甘肃榆中。作品散见《散文诗》《青年文学》《诗选刊》《黄河文学》《星星》等刊,有作品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等选本,参加过第七届及第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人民文学》第五届“新浪潮”诗会。现居甘肃兰州。

在看不见的城市寻找看得见的灵魂。

——题记

饕餮的上升与下降

在舌尖上引申,领受着传统的侵蚀,令朴实的光华生发灼热的力量。

当我写下美食,美是不在场的,却又逼迫着修饰的笔触。

当我写,高大的殿堂里,呈现的传奇与雅致,咀嚼成为模式,优雅远离内心。

一切都在重复,早餐豆浆油条的弥漫,中午牛肉面的覆盖,晚上呢?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灌溉着肠胃与灵魂。

不是复调的口味与食材,而是串联的芬芳与唾液。

不是精选的工艺与烹饪,而是粗糙的复制和张望。

不是沉静的装饰与凝聚,而是浮华的衍生与包装。

我曾吃过的饕餮,茅台或者山庄,白塔山麓的秀美与斑驳。

我曾遗落的眷顾或珍馐,在孤独的夜晚独自翻阅发黄的线装书。

而童年的流动里,那朴素的抚摸与热烈的馈赠,成为当下深刻的眺望。

我望到田野里,生长的芨芨草和冬小麦。

我嗅到一条河的两岸,回荡着的酣畅与细腻。

面片,夹杂着西红柿,或另外不可知的秘密,清淡,却在跋涉之前或之后的停顿中成为氤氲的回音。

点燃着玄妙与仙境的板肠,炙烤着诱惑与纯粹的驴肉,恬淡着山水和回忆的酿皮——

向下,乡下。

再向下,在民心的最低处。

在麦香里,在光阴的混沌处,那些永恒的呢喃与制作。

让名词自己端正地陈述,我且做一枚书童,安静地记载秋风垂落的消息。

忧伤的殿堂

忧伤止于歌唱,歌唱止于麻木。

内心的阴柔终于可以无限地释放,在灵感的激发下,耕耘着深厚的思想,让废弃的木头重新登上王的宝座。

婀娜的姿态,化解着性别的尴尬。

此刻,我是忧伤,年少的彳亍也将成为辽远的音符,弥漫在三百六十五日的平静与轩然中。

忐忑或辗转,从梦遗到艰难的攀爬,每一处都标注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与忧思。

每一句诗都是一段遗迹,每一段遐思都浸润着青春的胆怯。

无意识的思绪啊,让我顺着你,或你带着我,走遍一千里、一万里,在梦幻的笔触里,记录感伤、苦难、幸福和平淡。

美好的花瓣,在娇柔的乳房点缀,何时衰败,何时闭上绝望的眼帘?

我摒弃忧伤,抛弃一切惨淡,在片断的修辞中珍视这永恒的拥抱,淡抹?浓艳?朦胧的底色里沾染着的安详与仰望。

忧伤,无可辩驳的理由,走出寂静的会场,走出这桎梏的体制,走出无人可语的车流。

我仿佛置身于戈壁般的冰面,安静,却潜伏着巨大的险境。

我依然忧伤,像一支琴,无人弹奏,自己在陨灭的天台上起舞。

在陋室,我读孤独,读圣贤,读幻化的忧伤,在书籍、茶水中寻觅着出口与奔跑的光芒。

在街道,我缄默,我骄傲,我是尼采,却抱不住闪烁的马匹,在寒风中默默归去。

在虚幻的宫殿里,我保持着婴儿的啼哭,在前世的晕厥中走出忧伤的襁褓。

猜你喜欢

饕餮殿堂笔触
山海经之凶兽狍鸮
走进创作殿堂,体验变奏之美
“上海1934”闪耀首尔艺术殿堂
这些大要案为何摆上了议决国是的殿堂
饕餮吃掉了春天
艺术之春
Barovier&Toso灯饰殿堂
拥挤豆豆林
它就是饕餮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