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理论与实证
2017-07-24张亚斌赵景峰
张亚斌 赵景峰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7)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理论与实证
张亚斌 赵景峰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7)
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研究表明:除协调发展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中稳步上升态势;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对实现全面小康战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经济增长率、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同样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人口增长率呈现显著负向效应。因此,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系统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路径和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逻辑必然。
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全球化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逐步累积起区域发展失衡、创新能力不强、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扩大等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全球价值链分工要素红利渐趋消失,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要素禀赋结构转化的新常态。如何顺利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协调发展、由粗放式低端增长转型为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由中等收入阶段迈入高收入国家,融入并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人民共享改革红利和经济发展成果,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成为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实践规律、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趋向、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系统破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困境的核心逻辑,同时也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南与思想精髓。因此,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深入阐释其对全面小康战略的影响机理,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刻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小康战略进程的影响程度,无疑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全面小康战略的理论逻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本世纪前20年最重要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顺应了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李程骅,2015)。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类欲望、增进国民福祉以及获得实质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通过整个经济量和速度变化来描述增长不同,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考察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和优劣程度(任保平,2012),即通过提高增长效率、优化结构、增强创新、保护环境和改善福利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钞小静 等,2011)。因此,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各个维度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破解全面小康战略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的根本路径,也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第一,创新发展是新常态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核心动力。马克思(2009)认为:“生产力发展最终总是源于发挥作用的劳动性质、社会内部分工和自然科学;由这种生产力构成新的生产的物质基础以科学力量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内生于经济增长,其决定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及激励制度(洪银兴,2011);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元动力”,应摒弃高速低质传统增长思维,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刘诗白,2013)。由此,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稳增长和提质量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由于人口红利消失导致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经济面临增速下行新常态,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开发增长潜力和实现动力转换,从而使创新特别是企业、技术和产业等层面的自主创新内生于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但囿于对劳动力密集型低端环节路径依赖而导致产品品质、技术复杂度和贸易附加值等难以提升,贸易结构和利益分配长期失衡可能使中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并引致“中等收入陷阱”,因此通过创新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持续增加国民收入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二,协调发展决定全面小康建设质量,是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西方协调发展理论中,斯密“看不见的手”被认为是协调发展最优工具,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开创了协调发展主流理论,凯恩斯将“政府干预主义”引入宏观协调理论,而后“理性预期”和“货币主义”学派再次肯定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刘乃全,2016)。马克思主义极大丰富了协调发展理论,如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原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有关农、轻、重关系论述以及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杨卓华,2016),都体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现阶段中国城乡区域、经济结构、生态治理、四化同步、军民融合等方面仍存在显著短板,由此引发“木桶效应”和“要素错配效应”会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社会矛盾凸显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而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关键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全面”和“建成”,因此协调发展通过化解经济社会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发挥各类要素协同效应,使经济效率趋向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增加经济增长可能性边界,对全面小康战略目标产生正向效应。
第三,绿色发展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新标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绿色发展理念丰富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思想,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内在统一(马克思,2012),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张兴茂 等,20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要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等(易淼 等,2016)。由此,绿色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质量的主要表现:一是坚持绿色生产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通过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二是构建绿色发展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科学评价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型,进而积累绿色财富和健康福利,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发展。
第四,开放发展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马克思(1995)认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邓小平(1993)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文明成果”。实践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王伟光,2008)。随着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深刻变革,垂直型的生产分割渐趋分散化和细碎化,中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同时,低技术含量的要素分工构成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制约。因此,坚持开放发展无疑将深刻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质量:一方面,对内深化改革,破除区域市场分割,强化区域差异化分工,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区域间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等新型开放战略体系,利用双向经贸投资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有效促进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分工深化和生产力水平提升,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第五,共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属性。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1993)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民生福祉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发展成果分配不平等时,低收入群体会因无法扩大人力资本积累而增加社会非熟练劳动力数量,抑制非熟练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这种循环累积效应将形成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最终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质量。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难点是解决老少边穷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以及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胡鞍钢,2003)。现阶段共享发展需要注重效率“分配”与兼顾弱势群体利益的“补偿”相结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尹庆双,2015)。如果能够在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的基础上,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同时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保障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机会平等,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全社会有效需求水平促进高品质产品规模报酬递增和高技术产业的演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而且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内在协同将有效破解社会突出矛盾和经济转型发展困境,最终提高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水平。
二、发展新理念下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一)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如前所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考察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属性与优劣程度,其不仅注重评价以创新能力和开放程度为主的经济发展竞争质量以及以绿色化水平为主的生态质量,而且更加注重考察经济内部结构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质量和民生质量(钞小静 等,2011;张士杰 等,2016)。本文认为,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是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内在协调、内外向国际化竞争潜力大、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公平程度高等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发展。为此,本研究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具体内涵界定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维度,由此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和可得性等原则将指标体系细化为28个基础指标,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测度体系,基本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涉及的全部内容,如表1所示。
关于具体指标的选取,需要说明如下:第一,由于创新发展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而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引领全面创新的核心,因此采用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测度创新发展质量。第二,协调发展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数据搜集统计难度较大,因而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指数、地区发展差异系数、“四化”同步协调指数等复杂变量分别表示各自协调程度,采用科教文卫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程度。第三,从资源效率、环境污染、生态治理和绿色财富四个层面考察绿色发展质量,分别采用单位增加值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衡量资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状况,采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衡量生态治理力度和绿色财富积累程度。第四,根据内外向国际化将开放发展划分为市场、贸易、投资、金融和生产等五个层面,其中:市场化程度、贸易和投资开放度分别选取市场化指数、贸易依存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予以测度;金融开放度一般使用对外投资及债务比率来衡量,囿于各地区数据可得性,采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近似替代金融开放度;由于中国各地区已不同程度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因此选取垂直专业化指数来衡量生产开放度。第五,选取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比等指标测度共同富裕程度,采用恩格尔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衡量民生福祉,采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经费投入指标考察公平正义程度。
表1 五大发展新理念下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权重确定与指数计算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与一致性,本文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均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时间跨度均为2000—2014年。缺失数据处理根据已有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填充。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直接使用原始数据或进行简单计算获得,较为特殊的复杂变量具体说明如下:全要素生产率使用潜在产出法中常用的DEA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使用周江燕等(2014)测度结果;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采用芦惠等(2013)估算结果;“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指数源自杨勇等(2016)研究结果;市场化相对指数来自樊纲等(2011)研究成果;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参考杜传忠等(2013)做法,使用其测算而来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数据进行近似替代。
由于基础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会受自身属性、量纲量级及变异大小影响,因此对所有逆指标均采用倒数形式使其作用力与正指标趋同化。为克服既往研究对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避免传统方法中主成分过分偏重于方差或数量级较大指标的缺陷,并能保留各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特性,本文选择均值化方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均值化后的协方差矩阵作为主成分分析的输入,从而避免了低估或夸大指标的相对离散程度。主成分个数选择会直接影响相应指标权重分配,而第一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信息的能力最强,因此将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其相应特征根开根后所得到的单位特征向量作为基础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方面指数,再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各方面指数权重,最终获得中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指数值。由表1可知:创新发展在第一主成分指数中权重最高(0.4314),表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创新能力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其次分别是绿色发展(0.2029)和开放发展(0.1483),意味着现阶段资源效率、环境治理以及深化改革开放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协调发展(0.0545)与共享发展(0.0284)的权重相对较小,但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影响也不容觑视。
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
根据所得各基础指标对应权重求得各方面指数值,采用同样方法得到方面指数权重并合成中国及各地区2000—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测度结果。其中,2000—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时序变迁结果见表2,2012—2014年各省际各方面指数及综合指数均值及其排名结果见表3,2000—2014年各地区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结果见表4*本文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四大地区,并采用同样方法合成四大地区综合及各方面指数。限于篇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区省略,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表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时序变迁结果汇总
从时序变迁来看,除协调发展指数外,2000—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稳步上升态势。具体而言,综合指数变化趋势与创新发展方面指数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创新发展指数分别在2005年与2011年呈现显著下降并企稳回升,导致综合指数分别在滞后一年时间企稳回升,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但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创新发展已处于最好水平,反而表明创新驱动发展质量的提升仍然存在巨大潜力。如前文所述,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开放发展平稳并显著改善趋势,绿色与共享发展分别表现出短暂下降并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共享发展与绿色发展指数分别在经历2009年和2011年拐点后显著加速上升,表明近年来中国虽然在绿色和共享发展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呈现出显著改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协调发展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在协调发展方面处于失衡状态,原因可能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特别是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匹配以及“四化”发展不同步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反而出现失衡态势,导致协调发展程度降低并构成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显著制约。
表3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省际差异结果汇总
从省际差异来看,各省际间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非常显著。综合指数得分前三位依次为北京、江苏和广东,得分后三位为宁夏、青海和贵州,表明经济发达省份可能更为注重创新、开放和绿色发展,长期坚持五大全新发展理念对提升发展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这种循环累积效应可能导致欠发达省份发展质量相对滞后。由于创新发展在综合质量指数中比重较高,因此各省际方面指数及排名与综合指数密切相关,可见科技创新仍然是各省份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键选择。协调发展得分前三位依次为北京、上海和吉林,吉林和广西排名虽然靠前,但综合质量排名却靠后,表明仅仅依靠协调发展还不足以大幅提升发展质量,还需兼顾其他各方面发展。绿色发展较好的省份分布相对均衡,既有东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又有西部四川、西藏和重庆等,因此提升能源效率和强化生态治理对改善中国各省际发展质量具有显著贡献。东部沿海省份开放指数较高,中西部内陆省份普遍滞后,特别是甘肃、青海、宁夏、贵州等欠发达省份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更为迟缓,非国有经济缺乏活力,其市场化进程及参与全球化程度亟需改善。共享发展得分前三位依次为四川、江苏和天津,后三位为内蒙古、海南和宁夏,表明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和民生民富等共享发展对提升中国省际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
表4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地区演进结果汇总
从地区演进来看,2000—2014年中国区际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稳步向好,但部分地区却表现出下降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发展指数在波动中稳步提升,东部地区升幅最为显著(0.1976),中部地区次之(0.1150),并且中部地区在2008年以后加速上升趋势明显,而东北地区却呈现出大幅下降态势(-0.3413),这可能与近年来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缓慢、经济竞争力下降以及创新活力不足密切关联。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指数在经历短暂上升后一直处于快速下降阶段,原因可能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区域不协调、经济结构失衡和“四化”同步指数下降等对东部协调发展产生负向效应,虽然其余地区呈现出波动中稳步上升趋势,也可能是因为其尚未进入下降阶段,可见破解协调发展问题是各地区提升发展质量的当务之急。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均表现为在波动中逐渐上升态势,表明单位产值资源效率显著提升和环境污染程度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改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指数持续提升,而东部地区由于对外贸易总额和外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下降导致开放指数有所下降。除西部地区的共享发展指数在波动中基本稳定外,其余地区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表明注重共同富裕、民生福祉和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提升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对全面小康战略进程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为了进一步考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各维度发展水平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进程及目标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历史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模型设定如下:
Welloffit= α+β1×XDIit+β2econgrowthit+β3popgrowthit+β4interusageit+
β5interusageit+β6humancapitalit+β7dependratioit+μit+εit
(1)
其中:被解释变量Welloffit表示中国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XDIit为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各方面指数,其余变量是影响全面小康战略进程的控制变量集。β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μit为不可观测的省际固定效应,α、εit分别为截距项和随机扰动项,下标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控制变量集包括经济增长率(econgrowth)、人口增长率(popgrowth)、互联网普及率(interusage)、人力资本水平(humancapital)、人口抚养比(dependratio)等影响全面小康战略进程的重要因素。
本文采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数据统计难度较大,同时为全面客观反映各地区全面小康战略进展与成效,因此被解释变量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2011)《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研究成果。其中,部分省份缺失数据根据已有数据、各地区统计局以及结合OLS回归方法进行估测填充。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源自前文中的测算结果;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选取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入学率数据近似替代,其他控制变量基础数据均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各地区统计年鉴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等。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利用Stata 14.0软件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利用F检验识别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采用LM统计量检验混合效应和随机效应,同时借助Hausman检验判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选择,最终确定除模型(3)采用随机效应外,其余均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首先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纳入模型检验,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除经济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不显著外,其余变量均非常显著;同时为了系统考察各方面指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质量影响的差异性,用各方面指数依次替代模型中的综合指数并分别进行检验,得到计量结果见表5。
根据计量结果可以得到: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各方面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进程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前文中五个方面发展质量提升会有效促进全面小康战略进程的理论逻辑与实证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各地区亟需从五大发展新理念出发,深刻梳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及着力点,研判发展的价值指向和终极目标,努力推进和夯筑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第二,共享发展方面指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向效应最大,即经济社会共享发展指数每提升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及绩效将加快或提高4.94%,其次为协调发展方面指数,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指数对全面小康战略的促进作用依次紧随其后,表明注重发展成果共享,改善民生福祉和提高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四化”同步等协调程度是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问题短板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意味着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资源效率及环境保护力度等对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三,与其他模型相比,纳入协调发展方面指数后经济增长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可能意味着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对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更为重要,表明全面协调可持续既是驱动未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坚持的必然要求。第四,人口增长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人口抚养比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一方面,表明虽然现阶段人口过快增长会通过降低人均收入水平、绿色财富以及民生福祉等途径,对全面小康战略绩效和目标实现产生负向效应,人口抚养比的负向效应小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的正向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加速攀升趋势日趋严峻,全面建成并巩固高水平小康社会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和“未富先老”的双重窘境。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率将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第五,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力资本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表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使组织渐趋扁平化,对构建共享型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积累是增加全社会高技能劳动力和促进低技能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的最重要路径,因此未来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提升形成的循环累积效应对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表5 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五大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逻辑与实证框架,构建一套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测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并基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升发展质量成为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路径和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逻辑必然。第二,除协调发展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总体呈现出波动中稳步上升态势。第三,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差异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第四,发展质量综合及方面指数在不同程度上对全面小康战略进程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共享发展正向效应最大,绿色发展最小;经济增长率、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力资本水平也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人口增长率表现为显著负向效应。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从人才、技术、产业、市场层面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质量基础。二是统筹协调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四化”内在互动与同步协调发展,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改革协同匹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三是提高资源效率和生态保护力度,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和鼓励绿色生产消费,为全面小康夯筑绿色健康的环境基础。四是积极推进政府转型和权力清单,通过市场化改革有效抑制“国进民退”,同时支撑企业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内外向国际化发展,积极融入并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五是高度重视区域、城乡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城乡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老龄化、教育就业公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小康面临的重难点问题,为提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钞小静,任保平. 2011.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 经济研究(4):26-40.
邓小平. 1993.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373-374.
杜传忠,张丽. 2013.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测算及其动态变迁: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12):52-64.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 2011. 中国市场化指数及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度报告[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65-266.
洪银兴. 2011. 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J]. 管理世界(7):1-8.
胡鞍钢. 2003.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 民族研究(1):3-4.
李程骅. 2015.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 南京社会科学(12):1-7.
刘乃全. 2016. 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协调发展[J]. 改革(5):131-140.
刘诗白. 2013. 以科技创新促转型稳增长[J]. 经济学家(11):5-13.
芦惠,欧向军,李想. 201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J]. 经济地理(6):15-21.
马克思. 1995. 共产主义原理[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76-277.
马克思. 2009.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96-97.
马克思. 2012. 自然界和社会[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999-10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2011.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任保平. 2012.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阐释、基本命题与伦理原则[J]. 学术月刊(2):63-70.
王伟光. 2008.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J]. 中国社会科学(5):4-20.
杨勇,李忠民. 2016. 发展新理念下中国四化同步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6):36-41.
杨卓华. 2016. 五大发展理念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系探讨[J]. 马克思主义研究(4):33-39.
易淼,任毅. 2016. 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拓展[J]. 财经科学(4):50-57.
尹庆双. 2015.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经济学家(12):10-11.
张士杰,饶亚会. 2016. 基于组合评价的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与时序分析[J]. 财贸研究(3):10-17.
张兴茂,李保民. 2015. 论经济社会的五大发展新理念[J]. 马克思主义研究(12):24-31.
周江燕,白永秀. 2014.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5-17.
(责任编辑 彭 江)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Impact 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ZHANG YaBin ZHAO JingFeng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a West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Through establishing a theoretical logic and empir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 qu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s measuring system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n the completion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based on econometric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and aspect index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fluctuations in a steady upward trend, regional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index difference is very significant, and eastern region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ast. The comprehensive and aspect index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in different degre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economic growth rate,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are also showing a significant role, whil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has become the basic path to crack current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the logical necessity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qu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2017-01-17
张亚斌(1987--),男,陕西咸阳人,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 赵景峰(1963--),男,陕西渭南人,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体系构建与发展机制研究”(15JJD790025);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2016Z020);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资助重点项目“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战略选择、体系构建与发展机制研究”(YZZ15007)。
F061.3
A
1001-6260(2017)03-0001-10
10.19337/j.cnki.34-1093/f.2017.03.001
财贸研究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