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港七坝长城码头港池开挖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2017-07-24郭德俊王炎良

水利水电快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港池口门水沙

郭德俊 王 悦 王炎良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 南京 210000)

南京港七坝长城码头港池开挖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郭德俊 王 悦 王炎良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 南京 210000)

长江南京河段岸线利用接近饱和,挖入式港池成为增加岸线的有效方法。通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了工程兴建后,挖入式港池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泥沙回淤强度和淤积量。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典型年水沙条件的淤积后,部分船型无法正常通过港池。因此为保证港池的长期正常使用,港池内出现较大量淤积时,须采用工程疏浚措施。

挖入式港池;泥沙;数学模型;南京港

1 工程概况

随着南京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长江南京河段岸线利用接近饱和。为高效利用岸线,可以适当采用挖入式港池布置形式。但是由于挖入式港池普遍存在泥沙回淤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疏浚来维持港池水深,因此有必要估算港池回淤强度,为今后运营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估算港池回淤常采用经验公式法、物理模型法及数学模型法。

拟建的南京港七坝长城码头工程货种为钢铁件杂货、普通件杂货以及钢结构重件等,主要为南京提供原材料输入、产成品输出的服务。码头工程重件泊位就采用挖入式港池方案。港池长度、宽度分别为134.0 m、45.0 m,重件泊位上、下游侧高桩梁板平台与长江大堤平交,顶高程为11.10 m,设计低水位为 0.12 m,港池底开挖至-6.0 m,按1∶1.5放坡。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工程布置

2 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2.1 模型基本方程

水流方程采用基于圣维南方程基本假设的浅水方程组

泥沙输运采用如下对流扩散方程的守恒形式:

式中,Kx、Ky分别为x和y向扩散系数;a为恢复饱和系数,Sk表示第k粒径组含沙量;S*k表示第k粒径组的挟沙力;ωk表示为第k粒径组沉速,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ν为清水运动粘度;γs和γ分别为泥沙和水的重率;D为泥沙粒径。

河床变形方程形式

式中,γ0为泥沙干容重,取值1 670kg/m3;η=∑ηk为总的河床冲淤厚度,ηk为第k粒径组泥沙引起的河床冲淤厚度。

2.2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水流方程和泥沙输运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河床变形方程采用显式离散求解。

数学模型验证时,上下游开边界均采用水位控制。闭边界取法向流速Vn=0,n为边界的外法线方向。初始条件为水位取上下游水位平均值,初始流速取为零,模型计算一定时间后,消除初始误差。泥沙模型上游边界为入流边界给定含沙量过程线,过程线根据实测资料插值确定;下游边界为出流边界。初始条件给定含沙量值。

2.3 模型验证成果

模型率定采用2013年7月实测资料,验证采用2011年2月实测资料,限于篇幅仅附上验证对比图。图2为水位验证图,图3为断面流速验证图,图4为断面含沙量验证图。

图2 水位验证

图3 断面流速验证

图4 断面含沙量验证

由图2~4可以看出,验证计算所得水位、流速分布、含沙量分布情况与实测成果较吻合。

模型采用2011年6月和2013年6月实测地形验证模型地形冲淤情况,水流上游边界采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大通站的流量和含沙量过程控制,下游边界采用同时期的南京水文站的水位过程。边界过程线采用大通至江阴一维数学模型。图5为模型计算地形冲淤变化图。从地形冲淤对比图可以看出,经过两个水文年的来水来沙过程,地形冲淤形态和冲淤量级基本与实测一致。由此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正确,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取值合理,可以用来计算分析工程前后水位、流速、流场和地形冲淤变化。

图5 实测和计算地形变化

3 泥沙回淤计算分析

3.1 计算方案

泥沙模型主要研究重件码头开挖之后港池回淤对码头运行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并投运,长江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来水来沙条件更具有代表性,2000年后,长江下游来水量中等偏小,来沙量明显较小并呈递减趋势。模型分别采用1998年(大水中沙)、2012年(大水小沙)和2013年(小水小沙)为典型水文年,计算挖入式港池泥沙回淤特征,表1为典型水文年的水沙特征。

表1 典型水文年水沙特征

3.2 计算结果

图6为不同水沙条件计算的港池内泥沙回淤厚度分布图。图7为港池及口门淤积厚度纵剖面图。表2为港池及口门开挖区泥沙淤积特征值。

图6 不同水沙条件下港池内泥沙回淤分布(单位:m)

图7 不同水沙条件下港池淤积厚度纵剖面

年份年淤积总量/万m3最大淤积厚度/m平均淤积厚度/m19981.223.301.0020120.701.800.5720130.551.550.45

从泥沙淤积形态图和淤积特征值可见,在拟建港池开挖区出现泥沙淤积现象,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水沙过程条件泥沙淤积程度均不同。从泥沙淤积形态来看,泥沙淤积厚度最大位置都发生在口门附近回流中心位置。对比不同水沙年份的泥沙淤积特征来看,1998年为大水中沙年泥沙淤积较大,年淤积总量为 1.22万m3,最大淤积部位位于口门内侧45m附近,最大淤积厚度达 3.30m,平均淤积厚度为 1.00m。2012年为大水小沙年,泥沙淤积稍小,年淤积总量为 0.70万m3,最大淤积部位位于口门内侧53m附近,最大淤积厚度达1.80m,平均淤积厚度为0.57m。2013年为小水小沙年,淤积较小,年淤积总量为 0.55万m3,最大淤积部位位于口门内侧50 m附近,最大淤积厚度达1.55 m,平均淤积厚度为 0.45 m。

可以看出,经过1998年水沙条件的淤积后,港池口门处高程约为-2.70 m,根据设计低水位0.12 m计算,水深不足,影响了港池的正常运行。在2012和2013年计算条件下,港池口门高程约-4.45~-4.20 m,设计低水位时水深为4.32~4.57 m,部分船型无法正常通过。

4 结 语

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水流及泥沙方程,采用显式离散求解河床变形方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说明模型能够用于河床冲淤变形计算。从模型计算结果来看,在遇到相对丰沙水文年,港池内出现大量淤积时,须采取适当的工程疏浚措施,以确保港池正常运作。

(编辑:唐湘茜)

2017-03-31

郭德俊,男,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1006-0081(2017)06-0064-04

TV148

A

猜你喜欢

港池口门水沙
基于Boussinesq波浪模型的港池波浪数值模拟与泊稳分析
基于数值水槽的半封闭港池水体交换能力研究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水沙变异特征
基于一维圣维南方程输水河道非恒定流模拟与沿线口门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回流区水沙特性浅探
泰州引江河口门区淤积成因及防淤减淤措施
基于走航ADCP资料的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海域潮流与潮致余流特征分析
长江上中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和水沙关系
港池泊稳的能量平衡方程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