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土卫疆铸忠诚

2017-07-24白生云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边境线边防牧民

文 | 托 娅 白生云

守土卫疆铸忠诚

文 | 托 娅 白生云

为北疆堡垒户挂牌 格日勒朝克图/摄

祖国正北方,大美内蒙古,八千里边境线延绵起伏。从沙漠戈壁到草原森林,从国门界碑到界河界江,到处有党旗高高飘扬,到处有民族团结和谐、警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传唱。守护草原,守望边疆,军警民携手,建起安乐家园,筑牢铁壁铜墙……

不能迁走的派出所

“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内蒙古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算井子公安边防派出所等8个青年集体被授予五四奖章集体。”今年5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短短几十字的播报,让全区公安边防官兵热血沸腾,这是授予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

如果没去过算井子,你很难想象不见绿色、不见人迹、不见四季变化的算井子是什么样子;如果去过算井子,你会忍不住探寻,是什么让一代代公安边防官兵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这里,一直守了46年?

在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笔下,玉门关已是连春风都不愿光顾的地方,而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的算井子,远比诗中的玉门关更为偏远。这里天荒地恶、物困水乏,1992年被联合国生物考察组认定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和“生命的禁区”。

在当地牧民群众口中,算井子边防派出所被称为“母亲派出所”。1993年,驻地政府搬迁,辖区群众舍不得,他们说:“派出所搬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后经联名请愿,派出所得以保留。在刚刚修通的唯一一条通往算井子边防派出所的窄小油路的起点,矗立着一块巨石,上刻着“生命禁区的守望”7个大字。官兵们自己捡沙葱、自己造地窖、自己净化水,在生命禁区驻守全国辖区面积最大的边防派出所。

“想亲人了,寂寞了,心里不痛快了,我们就上大红山,看一看、坐一坐、想一想。”8公里外317米高的大红山,是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官兵的精神家园。登上山顶,会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在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周围,用石头垒砌的名字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片山顶,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无数感人的故事:第3任所长沙仁,在这里一干就是11年;指导员高冰娶了牧民的女儿,把家安在了算井子;第9任所长额日登贺西格,一家4口分居四地;白布和在这里当了11年司机,熟悉边境的每一眼泉水、每一条山沟……每一个在算井子工作过的官兵都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这里,人走了,心留了下来。

边防派出所辖区内有66户牧民、167人,分散在2.1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平均每130平方公里才有1人,在这片戈壁滩上,边防派出所成了他们最大的依靠。2015年4月,现任派出所所长楚鲁怀孕的妻子早产,他请假往医院赶,开车走到半路,得知辖区72岁的孤寡老人陶斯娜突发心脏病,楚鲁调转车头,回来送老人去医院。此时,他刚刚出生的儿子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后来,全家人跟他生气,大女儿不让他进门,哭着说“我没有爸爸”。问起楚鲁,他说:“老人独自生活几十年了,都是派出所官兵照顾她,现在老人记性越来越差,可算井子一茬茬官兵的名字,她全都叫得出,老人心里早把我们当成儿子了,我们总不能让老妈妈失望吧。”问他后悔吗,他说,不后悔,后怕。在算井子,像这样的救助不胜枚举。

“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深处,遇到困难,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边防警察,有他们驻守在这儿,我们就能踏实工作,我们就有了安全感。”中交集团京新高速项目部党委书记马伟忠的一番话,不仅流露出群众对派出所官兵的真情实感,更道出了算井子驻守官兵的价值所在。

生生不息的护边情

有这样一句蒙古族谚语:“湖水平静,鸿雁平安。”阿迪亚从小就听母亲说过这个谚语。作为一名护边员,阿迪亚对草原的吉祥安康有着深情的眷恋。34年里,这个执拗的蒙古族汉子,在方圆746平方公里的巴音哈少草原上守护着4公里的边境线,被传为佳话。

巴音哈少嘎查隶属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阿迪亚的家距离镇所在地有2个多小时车程,距离边境线不足5公里。1981年,19岁的阿迪亚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当兵的经历和对草原的情怀,让退伍后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携妻子娜仁琪琪格成为边境线上的夫妻护边员。

在巴音哈少草原,阿迪亚就像一幅“活地图”,边界线的走向,界碑的位置,他都了然于胸。30多年来,他义务巡边走过的路线累计近1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两圈。夫妇俩多次劝返和制止临界流浪乞讨人员、堵截临界牲畜,参与联合边境踏查上百次,协助边防派出所破获各类涉边案件几十起。从当年退伍回到草原,阿迪亚就被选为巴音哈少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兼嘎查达,之后,正副书记一共干了五届,在任期间,阿迪亚将放牧守边的理念普及到了这片草原的每一户牧民。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退牧还草”“撤乡并镇”政策的全面实施,苏木乡镇学校、供销社、邮电局、粮店等单位陆陆续续迁出草场,阿迪亚身边的不少邻居、护边员也都陆续迁移到城镇或人员集中的地方定居,这让阿迪亚夫妇也陷入了两难。

“当时也想过搬迁的事情,因为我和妻子的身体都不好,可要是都走了,谁来守护我们的家园?”阿迪亚说,他坚信若干年后,边境线也会越来越美。

2014年底,阿迪亚在日本留学工作6年的大儿子宾巴和在上海工作8年的二儿子阿迪力相继回到家乡,决定接过父亲放牧守边的“接力棒”,这个决定让阿迪亚夫妇兴奋之余又有些不舍。宾巴说,父母的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作为儿子应该陪伴在他们身边,扛起父母放牧守边的重担。自己在外面学到了牲畜改良、计算机应用、网络销售等多种技能,回到家乡也能帮助牧民一起致富。宾巴去年入了党,这是一家人最自豪的事情。

现在,宾巴的儿子3岁了,淘气可爱,特别聪明伶俐。宾巴说,他要把孩子培养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把父亲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小孙子的玩具很少,都很旧,有时真想让儿子把小孙子带到城里去住。”娜仁琪琪格若有所思,“我希望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但我也不想让他们忘记祖国的边疆是他们美丽的家园,守在这里的人更能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家。”

进入盛夏,巴音哈少草原连降大雨。阿迪亚夫妇依旧坚持早出晚归,每天穿着迷彩大衣、背着望远镜、赶着羊群行走在边境线上。阿迪亚说,只有守在这里,才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

在内蒙古广袤的边境地区和绵延的边境线上,有3800多名像阿迪亚夫妇一样的护边员、联防队员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忠诚报国的橄榄梦

在蜿蜒曲折的莫日格勒河畔,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所长达林台就像一颗种子,根植沃土,滋养身心,直至枝繁叶茂。12年间,他走遍了白音哈达的座座蒙古包,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美丽迷人的巴尔虎草原。

达林台所在的白音哈达嘎查地处巴尔虎草原腹地,是位于中俄边境的一个村庄。2005年以前,这个嘎查治安环境恶劣,草场纠纷、劳资纠纷、旅游纠纷及邻里纠纷频繁发生;有些人酗酒闹事、寻衅滋事,使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群众想致富、盼平安的诉求极为强烈。

2007年4月,白音哈达嘎查被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确定为创建爱民固边模范嘎查先行试点区,设立了首个草原110警务室。达林台愿接“烂摊子”,敢啃“硬骨头”,主动请缨成为驻村民警。

为消除隐患,压控发案,他针对辖区矛盾纠纷,协调镇政府、派出所、嘎查委员会,建立了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小组,健全了“三级三分调纠”机制,使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回访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把各类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达林台对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员的房屋位置、人口状况、生产资料等进行详细登记,制作了电子户情档案,为破获侵财类案件打下了基础。为落实技防措施,边防派出所与某企业合作研发了“草原110牧区联动报警服务系统”,在嘎查主要路口安装了视频监控,使接警速度、处警效率显著提升,让治安防范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按照相邻互助原则,达林台把辖区147户常住户分为43个联防体,减少了入室盗窃等侵财案件的发生。“现在我们嘎查几乎‘天下无贼’,小偷不是来了偷不着,就是偷了跑不了。”牧民宝音图高兴地告诉记者。

“俗话说,饥寒起盗心。事实上,多数侵财犯罪皆由贫困而起。解民忧,帮民富,就是保平安,就是防犯罪。”基于这个认知,达林台把带领群众致富当成分内事,抓出了成效。2009年8月,他动员78户牧民成立了白音哈达嘎查奶牛协会,仅此一项,就让辖区牧民每户年均增收800多元。他鼓励牧民成立“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建立了“牧家游”蒙古包,一举解决37名青年的就业难题。如今,嘎查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3000元提高到7000元以上。

当年,马国庆是奶牛协会首批会员之一。此前他在煤矿干临时工,收入微薄,父亲又得了重病,生活举步维艰。达林台了解情况后,为其担保向银行贷到8万元的低息养殖贷款,帮他买了6头高产奶牛,并在他家建起牛奶代收点。马国庆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家现在有奶牛36头,年收入近10万元。去年翻盖了新房,新买了冰箱、洗衣机、电脑。这几年,咱富裕了,可不能忘本,我正申请加入草原110联防队呢,打算也为这里的边境安全做点儿事、出点儿力。”

十年辛勤耕耘,十载春华秋实。在达林台的助力下,白音哈达嘎查被呼伦贝尔市政府命名为“爱民固边模范嘎查”,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被国家部委评为“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达林台个人亦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制人物”等殊荣。■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

(责任编辑/高旭天)

相关链接三

边境地区全面实施爱民固边战略

内蒙古边境线长4200多公里,边境管理区面积36万平方公里,边境线上有19个旗市、81个苏木乡镇、509个嘎查村,常住人口约30万人,每年流动人口近千万人。

自2012年起,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在边境地区全面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强力推进维稳、民心、固本、强基、联动、民族团结六大工程,积极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管边治边守边的新模式,形成了草原110、蒙古包哨所、党员中心户+警务室、爱民固边直通车、草原神鹰工程、三队一协会、警地联动综治中心等特色警务模式。全区百余个公安边防派出所扎根戍守在边境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边境地区党的政策的传播者、平安建设的捍卫者、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职责。

猜你喜欢

边境线边防牧民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爸爸,我不怪您!
牧民歌唱冬奥会
金鸡山上守边防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走边防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