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领地位提高乃中国制造之福

2017-07-24郝洪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5期
关键词:蓝领白领强国

文/郝洪

蓝领地位提高乃中国制造之福

文/郝洪

一年一度全国高考日,940万参加高考的年轻学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此刻,可能没有太多人关注到,在上海、苏州的另一个考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也正紧张地同台竞技。这些参加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的年轻人,大部分毕业于职业院校,曾经无缘高考,也未曾被称颂为“天之骄子”,却并不缺少职业的自豪。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规模国际性技能赛事。此前,中国参加了三届世界技能大赛,并在2015年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对于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技能人才的紧缺很大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社会氛围。得益于《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技工的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实体经济与职业教育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将“高考、上大学、成为社会精英”视作唯一正确的人生打开方式,从职业教育到蓝领之路则被视为非社会主流的选择。即使是收入高出白领数倍,高级技工依然是工人,厂房与写字楼、流水线与写字台仍然是两个世界。

人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是基于白领社会贡献大于蓝领、白领知识含金量高于蓝领的判断。事实果真如此吗?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在一些制造业强国,这一比例达到40%以上。在往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中,汽车技术、汽车喷漆、飞机维修甚至包括砌砖等领域的奖牌也多被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工业制造强国包揽。那些身怀绝技的普通劳动者是制造业强国的基石。

如何让更多有志青年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首先是培养对于蓝领职业文化的认同。通过扩展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建立起普通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的有机融通机制,让中小学生走进中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将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文化上对蓝领的职业隔膜被逐渐打破。此外,要让蓝领们获得更多的尊重,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培育出的不仅仅是传统产业的能工巧匠,还是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推动者。

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是一个风向标,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从文化、教育、就业保障等多个角度,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氛围,提高蓝领的职业地位,这是中国制造之福,更是我国在制造强国的路上走得更远的保证。(据人民日报)※

▲参加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的中国选手(陈梦泽摄)

猜你喜欢

蓝领白领强国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
郭锐20年磨炼成“蓝领状元"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白领“蜕变”农二代的华丽转身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