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戏曲艺术与动画创作的融合
2017-07-22李玉林
中国动画取得如今的硕果,离不开的是中国动画一开始就在民族风格这方面做足了功夫,将戏曲与动画结合起来。中国动画融入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本土的戏曲文化,包括和戏曲元素的结合,借鉴戏曲题材,在内容、形式、技术上深层次地进行创新,从而表现本土地域文化。它以传统戏曲文化题材为动画创作基础,通过对戏曲元素的吸收,使得我国动画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中,必须对题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重构。本文从戏曲艺术的特点和动画创作的基础要点出发,分析陕西本土戏曲艺术与动画创作两者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陕西戏曲艺术与动画创作相融合的实践应用和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媒体传播载体在影像传播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使人们对其十分依赖。戏曲作为传统的表现形式,只能依托剧场、剧院进行展播,播出方式受到地点、时间和载体的制约,从而不能更好地展示在大众的面前,这就使传统戏曲的发展静止不前。而传统戏曲与数字动画的结合,既是一种发展的潮流,也是一种创新的传承手段,改变了动画和戏曲两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影视中以电子技术制作的电影动画逐渐兴起。动画这种新颖形式不受场景限制,逐渐发展壮大,动画片被大众接受的范围越来越大,慢慢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近年来,国家注重对各种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予以发掘和保护,在传承创新本土文化这方面尤为重视,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很多学者和研究工作者对传统戏曲文化和动画产业相结合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加上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国家对其重视度很高。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动画创作结合起来,融入具有传统文化的戏曲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我国原创动画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一、陕西本土戏曲艺术的特点和动画创作的要点
(一)陕西本土戏曲艺术的特点
以秦腔为例:秦腔是陕西本土戏曲曲种之一,涵盖范围广阔,秦腔又称滦,西方秦腔,较多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中国西北其他多个省市也都有流行。古代也曾有对“秦腔”的理论记载,此时秦腔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前者比较欢快,后者善于表达悲伤,凄凉的感觉。秦腔表演较为粗犷和深刻,但又有夸张和细腻的成分。秦腔广受欢迎,不同地区演变成不同的风格。例如,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台区、勉县一带有南路秦腔。秦腔剧目,据统计目前约有三千,有英雄史诗的,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近现代剧的。唱秦腔,声音要高亢激昂,对歌喉有着极高要求。秦腔戏曲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在部分演唱表演中,更是要求要表现出大声吼的样子出来,所以有“吼秦腔”一说,在陕西八大怪里边,秦腔不唱吼起来就指的就是这种。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表现喜悦情感。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
(二)动画创作的重要之处
动画早期源于国外,后经流传到世界各地,再流传到中国,在形式制作上,汇集了多种艺术绘画门类,从原始印记到简单动画,从黑白动画过渡到彩色动画,从无声动画变成有声动画,后来又加入了摄影、文学、音乐和戏曲等艺术门类。现阶段,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动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形式;从创作角度来看,现代动画主要是通过绘画创作、运动画面,结合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将这些画面呈现出来,形成动态效果,参照于现实而不直接表现现实,从而形成最终的效果,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被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接受。
现代动画创作呈现出内容丰富、自然生动、节奏明快和气氛烘托四大要点。一是内容丰富,指的是剧情依据故事改编之后,观者感情更投入,能带动观者本身的精神传达,故事情节又设置得比较合理,有效消除观者的审美疲劳。二是自然生动,动画设计效果对作品的呈现效果有着直接关系,这种设计是人物和场景从里到外的设计,人物造型与人物性格相契合,作品的传播效果将会达到预想的效果。三是节奏明快,动画作品的节奏设计有助于剧情的展开,通过节奏快慢使剧情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征,更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使其好像身临其境,当然节奏的快慢要善于把握,不能很快,也不能很慢,快慢也不能模糊,不然会使大众看的身心疲惫。四是气氛烘托,现代动画创作能够通过音乐、戏曲等表现形式来营造气氛,更好地推动作品的演绎和剧情的发展,加上场景的布局和色调的渲染,有恐怖色彩的,有喜剧色彩的,有悲伤的,有高兴的,观者一目了然。
二、陕西本土戏曲艺术与动画创作的相通之处
陕西本土戏曲艺术与动画创作的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艺术特色方面,一是表现形式具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戏曲,还是动画,都是通过表演形式和媒介载体虚拟化展现给大众,满足大众在视觉艺术方面的需求。戏曲的剧情都是在保证人们能够听懂、看懂的基础上进行的,将繁琐的语言表达得通俗易懂,又富有文化气息。戏曲中有表达人物性格的脸谱装扮和服装造型,注重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塑造,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层面引起人们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共鸣。动画创作在人物设计、故事背景选材等方面也要尊重自身的地位,其中的说教内容也是本着艺术学概论中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去表现的,注重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艺术审美教育作用。要贴近生活,以现实生活为导向,符合大众审美需求,传播积极的正能量。二是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与动画都属于表演艺术,故事情节都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来,二者的艺术效果不会因时空而限制,戏曲和动画都融会了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都属于高度综合的艺术。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融性,如在剧情推进上,戏曲和动画都会选择音乐作为背景,对剧情进行烘托、渲染,更好地推进剧情的发展;在渲染气氛上,戏曲借助舞台背景、灯光和道具,动画借助场景绘画设计、色调和表现风格。由此可见,戏曲艺术的特点与现代动画创作的要点存在共同点。
三、借鉴当代中国戏曲动画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在动画创作中,戏曲动画还在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是不全面的,人们需要在动画创作中正视这些不足的地方,最终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1)創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画观者大多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孩子接受文化教育和熏陶中,动画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切实际的动画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果,所以,在创作和选材中要慎重考虑。
(2)在创作过程中,不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塑造扭曲,过度融入现代元素。例如,把摄像机、录音笔、刷卡器、出租车等现代元素融入其中,这样博得大众的一笑显而易见是讽刺的,人们应该避免这样的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戏曲动画不显得突兀。
四、结语
戏曲动画是新生传播媒介的主力军,人们要以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动画演绎戏曲,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传播正能量,展现戏曲动画的独特魅力。它对传承和弘扬陕西本土戏曲文化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陕西地方动画教育的发展。对于以上的观点,笔者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来看待,仅从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西地方特色的戏曲动画研究”(国家级项目编号:201610723018;校级项目编号:16XK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玉林(1994-),男,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