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7-07-21魏家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魏家莉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又要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工匠精神。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和中国的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就结合本校实际浅谈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经过几十年粗犷型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拉开“供给侧改革”的大幕,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战略方针。而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素质产业大军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契合产业升级、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同时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是当下中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发展与传承

我国自古有“庖丁解牛”、鲁班、卖油翁等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工匠”式传奇;让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古代四大发明;堪比神作、让世人叹服的北京故宫、万里长城等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放眼国外,瑞士的钟表、德国的刀具和汽车、法国的香水等,无不是以“工匠精神”造就了其精湛,从而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引领消费时尚的苹果产品其实就是天才的创意和工匠精神的完美结合 ,每一样产品推出时都会让全世界为之疯狂。其实从他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工匠精神”主要在于:对待职业一丝不苟,从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产品的质量;耐心和专注,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 ;使用的材料、产品的设计以及生产的程序,都在不断完善 ,不断提升产品工艺或服务的质量;对最新技术的不断钻研和创新 ,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塑造出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产品卓越性。

2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2.1顶层设计、制度优化助推培养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3年全国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达到2543亿元,中职免学费已覆盖近9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率近40%学生。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助学金的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2.2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弘扬工匠精神

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方面进行职业化改造,将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我院通过校园生活报、新媒体等,介绍古今中外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以及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工匠精神的传承。我院15年组织全体师生共同收看央视新闻节目《大国工匠》,通过观看节目,增强了学生作为职校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拉开了工匠精神进校园的序幕。16年11月末举办《弘扬工匠精神、成就职业梦想》大型演讲活动,并展开讨论畅谈工匠精神的意义,让工匠精神弘扬,深入学生的内心。

为使“工匠精神”深植于学生心中,我院营造了具有职教特色和时代内涵的育人环境,校园、教学楼和实训楼都有体现职教特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标语,尤其机电实训车间的布置更体现了摒弃浮躁、体现崇尚敬业、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张贴了本专业工匠级人才的人物肖像及介绍。总之做到了让师生触目皆“工匠”文化,日常学习、生活无不深受“工匠精神”熏陶和浸染。

2.3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兼顾专业的特点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2.4专业技能训练体验工匠精神

在校的短短几年,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地培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我校在学生实习中事无巨细,严格按照“7s”管理规定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能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渗透“工匠精神”,摒弃浮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从安全防护的细节、到工具的有序摆放、加工过程的追求极致、实习结束的工具归位等细微处,从而逐步养成精细的习惯,形成追求精确、完美的“工匠素养”。

2.5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塑造工匠精神

我院从2014年7月建立了引领实训教学为目标的校办企业工学木业,采取“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內容,通过专业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做到边学边生产。既增加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促进工匠精神的塑造。

总之,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因为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既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更要注重职业精神的磨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职业意识,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成为他们将来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梁国胜.塑造大国工匠精神[N].中国青年报,2015-06.

[2] 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7).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