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首颗自主研发卫星监视大陆?
2017-07-21余潞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余潞
台湾第一颗自主研发的遥测卫星“福尔摩沙卫星五号”(简称“福卫五号”),19日深夜启程空运赴美,预计8月25日凌晨2时50分在美国西岸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分析称,台湾虽然声称该卫星是民用,主要用于遥感,但它具有军事用途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福卫五号”出海关发生一段小插曲,因没有按规定附上台“经济部国贸局”的输出许可证,无法放行。19日晚8点多,“国贸局”紧急核发许可通知,海关接到通知后放行,让“福卫五号”顺利搭上晚间11点多的飞机赴美。据台湾《联合报》20日报道,“福卫五号”是台湾耗时6年研发、自主拥有的第四颗人造卫星,也是地球遥测应用卫星,总重量475公斤,高约2.8米,外径约1.6米,呈八角柱形,轨道高度为720公里,绕地球一周约99分钟,分辨率黑白影像为2米、彩色影像4米。台“太空中心”称,造价近37亿元新台币的“福卫五号”将延续“福卫二号”的遥测任务,每两天就会通过台湾上空一次,所拍摄的遥测影像分辨率更高,除了可用于防灾勘灾外,还可提供“国土安全”、环境监控及“科技外交”等用途。
“福卫五号”被台当局吹捧为“太空里程碑”。《自由时报》20日称,它是台湾首枚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测卫星,其核心技术、负责拍摄影像的“光学遥测酬载”更是完全“台湾制造”,可以说是“台湾的骄傲”。“太空中心主任”张桂祥称,当初规划“福卫五号”时,遥测仪器中的光学传感器原本打算从境外购买,不过由于这类精密仪器太过敏感,找不到卖家;但也因为这个困境,促成“太空中心”思考利用台湾成熟的半导体科技自己开发。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中心主任张中白称,“福卫五号”证实台湾有能力设计并制造一颗完整卫星,同时它还可以针对台湾提高到访率,对台湾的观测将更直接且绵密。
中央大学太空所副教授赵吉光还称,过去“福卫一号”到“三号”都是发包给境外,再运回台湾进行整合测试,而“福卫五号”基本上组件、次系统都是台湾制造。他透露,台湾下一颗升空的将是有12颗小卫星与一颗主卫星的“福卫七号”,预计明年升空。
“福卫五号”将延续“福卫二号”
的遥测任务。“福卫二号”2004年在美国发射升空,原名“中华卫星二号”(简称“华卫二号”),因陈水扁当局搞“正名”,被改成具有“台独”意味的“福尔摩沙”。事实上,“福卫二号”是打着科学研究名义而实施的军事项目。台湾太空计划室2005年2月透露,高雄一艘运砂船在从花莲港驶向日本石垣岛途中失踪,台太空计划室利用“福卫二号”展开搜寻。这是台湾官方首次披露该卫星具有海上侦察与搜索能力。中时电子报2016年8月还披露称,台湾对台海的监视一直靠“福卫二号”,但该卫星老旧,已有不堪使用的迹象;台湾希望在发射“福卫五号”前,能使用日本间谍卫星。
针对“福卫五号是否在必要时,可从事军事拍摄功能”,台“中科院”等相关单位都不愿多谈。军事专家、《亚太防卫杂志》总编辑郑继文直言,“福卫二号”服役时,具备商用、一般观测等地面遥测能力,借由高空侦照作为军事用途,大家也“心照不宣”,关键在于卫星遥测对地分辨率、遥测覆盖范围,是否具备更高的军事价值。他透露,台“国安”部门曾和境外卫星公司签约,订购相关遥测情报,甚至依据台方要求,在某些轨道拍摄目标。不过卫星发射、遥测运行都必须对外公告,国际上也有部分软件可实时确认卫星位置,被遥测的地区可借此做出应对与掩蔽,“因此,卫星侦照并非万能,运作上仍有些许限制”。《自由时报》20日称,属于台军方系统的“中科院”和汉翔航天公司都参与了“福卫五号”的研发。美国计划2020年发射载有无人登月小艇的火箭,探寻月球水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去年1月与台“太空中心”“中科院”等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无人登月小艇,预计明年完成。
虽然台“行政院长”林全20日宣示要继续发展太空产业,但赵吉光认为,当局必须把发展规模拉高到数百亿元才行。总体而言,台湾太空发展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科研技术水准不高,台湾目前只有200人在建造卫星。二是卫星发射完全受制于人。新竹清华大学教授钟坚此前曾表示,因为美国干涉,台湾根本没有发展太空科技的空间,台湾卫星科技工业是“花钱请别人买鞭炮,再花钱请别人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