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2017-07-20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桥梁工程承载力构件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李万明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阐述了路桥工程中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服务质量。

道路桥梁工程;处理技术;常见病害

引言

目前车辆的增多使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也备受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道路桥梁建设是国家基础性土木工程建设,是缓解交通、促进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一些工程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随着车辆通行压力的增加,可能出现塌陷等严重事故,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伤害,为了预防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如何进行施工处理技术来使其得到控制,这是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共同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将对其展开阐述。

1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

1.1路面裂缝

道路桥梁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的就是路面裂缝,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给予细致的分析,满足施工具体要求。其一,是和温度有关,当前施工过程中,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因此对于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等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铺装设计的具体要求,如果存在养护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则会出现内外温差大的现象,形成裂缝。其二,是荷载力,每个路桥工程本身承载力都是固定的,如果路面行车超过了已有的承载力要求,则会出现超载的现象,引起裂缝。

1.2沉降裂缝

路面沉降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质量比较低,材料包括软土或者黏土等,填筑不规范,压实质量不合格。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置换和加固处理,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必然会引起不均匀的沉降。桥头跳车是典型的沉降现象,主要是和建设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前期工程勘察、阶段没有及时对地质进行检查,各项因素思考不周全,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赶工,不重视工程质量,进而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整体难度比较大。

1.3局部损害严重

局部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和桥梁端头变形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考虑到应力结构以及使用寿命的具体要求,需要对病害类型以及施工设计要点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材料。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然增加行车承载力,给道路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工程初期的设计不合理以及没有准确对缩量值进行评估,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桥梁梁端头的局部破损会降低桥梁的适应功能,损坏桥梁的结构。

1.4剥蚀病害

剥蚀病害主要是破坏路桥工程外观,具体表现为路桥工程表面会存在剥落、蜂窝麻面和起皮等病害。如果实际的路桥工程出现上述这些病害,那么就可能减小构件截面面积,同时其所受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加之空气等各种有害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引发严重的侵蚀质量病害。从该种病害成因角度来讲,可以将剥蚀病害划分成三种类型的剥蚀破坏,即:水质侵蚀、冻融剥蚀和风化剥蚀。

1.5钢筋锈蚀

在路桥工程中,钢筋锈蚀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会对路桥工程质量产生损坏。如果钢筋存在锈蚀问题,那么就会出现膨胀问题,致使混凝土在过大压力作用下而出现开裂问题。如果相应的膨胀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那么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甚至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 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处理技术分析

2.1裂缝处理技术

(1)表面修整技术

表面修整技术的优势明显,属于比较便捷的处理方式,能对施工阶段存在的浅显的裂缝进行处理。考虑到裂缝的承载力要求,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承载力进行评价,结合受力标准确定修整方案。表面修整操作技术的应用方式比较简单,工作人员要找到桥梁道路工程中裂缝的具体为主,对裂缝处进行涂抹施工。选择的材料可以是水泥浆,也可以是环氧胶泥。涂抹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要选择一些性能比较优越的材料,包括水泥和沥青等,将其覆盖到原有的裂缝表面。最后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土工布或土工格栅进行覆盖操作,避免出现延伸的现象。

(2)填充技术

对于部分裂缝面积小的情况,可以应用填充技术,所谓填充技术,指的是将树脂胶结物和水泥浆等填充到工程裂缝中,该方式操作简单便利,能满足施工要求。由于树脂形状比较稳定,配合应用水泥浆可以起到理想的填补效果。此外,施工单位可以沿着裂纹发展和延伸的方向进行固定,及时向槽内放入橡胶和防水性比较高的材料,避免出现严重的病害现象。

(3)注浆修补技术

注浆法是重要处理方式,需要将裂缝内灌注水泥材料、环氧树脂材料等,对裂缝进行填充和粘接后,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注浆结束要进行加固护理,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满足施工要求。

2.2沉降处理技术

在对路基进行处理的阶段,一般采用易于和其它土壤混合的砂砾土和增加土壤粘合力的亚粘土;还有就是在填充时必然要比出现故障的土壤面积范围大,分层次的进行填补并且确保土壤每层的承载力与周围土壤的承载力基本相同,有利于双方土壤的融合,并且也降低了上方土壤承载力的不均匀,降低了公路路基的沉降概率。针对预应力的具体要求,如果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其他现象,可以结合程度变化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沉降的程度比较小,具有处理条件后,要对其进行压实,采用置换或者灌浆处理形式,借助压路机的作用对表面进行压实。置换指的是对软土路基进行置换,在置换阶段要合理应用处理模式及方法,改善地下软土、淤泥的土体性质,提升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2.3预应力加固法

此种加固法主要就是针对混凝土受弯构件。当道路桥梁受到预应力以及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压力时,拉杆内部就会产生轴向力。拉杆端锚固偏心传导至构件时,构件的偏心压力增大。在上述作用力下,能够避免外部荷载对桥梁结构构件产生过多的制约。因此,就能够直接提升构件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以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与此同时,在压力的有效传递下,能够有效加强结构构件的整体性,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同样对于混凝土的构件,在加固预应力下撑拉杆后,就会形成超静定的结构体系。在一系列物理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就能够有效提升构件整体承载能力。

2.4养护技术

道路桥梁的养护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出现其他病害现象。因此,在处理阶段,对于常见的松散、波浪或者裂缝等现象,需要采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如果存在超标的现象,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养护结束后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对路面压实度进行评价,详细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在对原有的养护治理计划进行调整后,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磨损现象,要限制超重型货车通行,避免增加路面承载力,出现其他病害。

图2 路面养护技术应用流程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病害,给桥梁带来一定的通行压力。考虑到交通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对病害类型进行分析,按照国家相对应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可以不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延长我国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江飞.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4)

[2]丁泓力.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才智,2013(12)

[3]李敏.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U45

B

1007-6344(2017)06-0033-01

猜你喜欢

桥梁工程承载力构件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