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017-07-20贾玉娟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数学

贾玉娟

【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学习、研究和探索,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尤其是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根据新教材特征,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对此,我觉得应该做到这样几点: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应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再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始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学习兴趣。第二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要让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丰富的图形世界》和转盘游戏、图案设计、彩剪与镶边等,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感受,从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教师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另外,即使是比较枯燥,欠生动的内容也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有理数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等,在课堂中应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比赛中完成,抽题进行抢答或增加一些数学游戏等形式。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教学来得高效,很受学生的欢迎。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實现了个体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激趣性的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四、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探究学习是目的,而合作学习,既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由于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关系,因此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交流勾通能力。可见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强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五、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比如,在“生活中的数据”一课中,应让学生走向社会收集数据,并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比如打折销售、教育储蓄,还有大型商场、广场举行的募捐、抽奖等活动,可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课堂的书本中走向社会,从而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总之,在数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单尊.浅谈数学教学的兴趣教学,数学通报.2001.

[2]段玉静.浅谈数学课堂中兴趣的培养,新作文.2009.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