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棋缘(八)

2017-07-20张晨

棋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棋小孩子小孩

张晨

(十一)这不是最好的时机

我是准备马放南山了,总结了一下这几年教学的经验,小孩子应该怎么学象棋,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我趁闲暇的时候把方案写好,打印出来,当时有一种做产品流水线的感觉。

在甘泉的时候,我提到过有几个打酱油的小孩子,都是熟人的孩子,打酱油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养成好的习惯,其实更多的是冲着我的名声来的。当我搬家住到市区以后,这几个小孩子的棋缘也就结束了。不过,后来遇到家长的时候,还是表示孩子学了一段时间象棋,改观很大。我也只是当作人家的客气话来听的。

这段时间,我倒是可以到处玩玩,下下快乐象棋。

邵建中这个小家伙是打酱油里面唯一坚持下来的。记得有一次他从甘泉坐车回家,一不小心睡着了,一直睡到终点站。这下傻眼了,外面已经是灯火阑珊。到底是下了一年多的象棋,小家伙很镇定,在路边跟一位阿姨借手机给爸爸打电话,然后打了个的士回家。那时候也就八九岁的光景,令人啧啧称奇。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最后一次课的时候,我把邵如凌冰、邵建中和陈圳扬带过去,给那边的小孩子下了个多面打。那次表演很成功,小孩子羡慕得不得了,把他们三个当神一样看待。

邵建中这个小家伙对棋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我担心的不是小孩本身,更担心的是他妈妈整天挂在嘴上的论调。我基本上从来没有听到过他妈妈说过一句激励下棋的话,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估计他下不长的。一直坚持着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他比陈圳扬下得好。陈圳扬跟邵建中的差距是因为距离拉开的,我搬到市区之后,陈离我太远了,距离没有产生美,反而产生了棋力差距。

所以,在小孩子学习某一样技艺的时候,家长的论调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一直是积极的,可能会走得比较好,反之自然免不了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

后来邵如凌冰批了象棋大师后请师兄弟们吃饭,饭桌上邵妈妈还打趣说是邵建中不想下象棋了,结果孩子立马就不干了,揭露说是妈妈强行不让他下的。哈哈!

当然,写这个不是批评邵妈妈。现实就是这样,当小学升初中时,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会向伟大的教科书和分数投降的。我对于这个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我是不指望小孩子上了中学还能下棋的,除非教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

好像是2012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意思是说他家有个小男孩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听过我的象棋课,想跟我学象棋。我当时已经懒得带孩子了,大概回答他,叫他继续去活动中心听课,他告诉我那边没有象棋班了。我告诉他要到我家来学棋,要考试的,考不过去我不收的。其实,我真的不想再带孩子。因为这几年,我已经有点厌倦了,没有了激情。家长满口答应,然后我就告诉了我的住址,很快家长就带着孩子来了。

进门后,见着孩子我想起来了,他就是我前面说过的三个潜力不错的孩子之一,小孩显得有点拘谨。接下来开始考试,一遍,满分通过!这的确大出我意料,这是继薛凌风之后第二个满分通过的男孩。看得出来,家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孩名叫胡森。

这之后,就坐下来聊聊天。既然满分通过了,那就收下先试试吧!胡森就成了“试训生”。正儿八经的强化训练在11月份开始的,那是因为这个“试训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聊天时我就问,怎么找到我的啊?

胡森爸爸说,可费周折了。小胡森虽然顽皮,但是特别喜欢下象棋,只要坐在棋盘跟前就跟玩的时候判若两人,所以就到活动中心报了个名,听我的象棋课,一听就着迷了。今年暑假后再去的时候,中心说不办象棋班了,然后就向中心老师要我的电话,人家回答没有我的电话。

听到这儿,我会心地笑了。

然后胡森妈妈就跟他爸爸分析,到市棋协去问,肯定能问到。事实证明,她的分析是正确的。到了棋协,刚好碰到了秘书长,秘书长一听要找我学棋,就很诚恳地告诉胡森妈妈,张老师一般不收学生,而且还要考试的,你孩子有把握过关吗?看到孩子这么喜欢下棋,秘书长还给他留了条后路说,如果考不过去就到棋协来学吧。

然后秘书长就把我的电话告诉了胡森妈妈,也就有了这次考试。

我再问问年龄,发现胡森是2002年出生的!哎哟,我很认真地对他们说,我现在这里有个小孩叫邵建中,他可是2003年的,你要加油了,如果不能迅速超过他,你的棋可能很难有出头之日。

那个时候的差距确实不小,邵建中要高一匹马的实力,我倒是确实有点担心的。然而,后来的进程证明了那两句老话“天才出于勤奋”、“工夫不负有心人”。

送走胡森一家后,我的心里既高兴又纠结。自从薛凌风上中学不来下棋,我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种失落和遗憾,没想到居然能碰到这么个有天赋的娃娃。但是高兴之余也有点担心,时间似乎不够用,又是一个“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而且落下了一大截,只好先看看他的试训效果吧。

大约一周之后,一个叫李佳义的男孩也找上门来。这个娃娃的棋感也很好,不过因为他学的东西太多了,什么二胡、奥数、英语等等,有一次跟他交谈时,小孩自己都觉得累。李佳义最好的一次成绩是省定级赛二级组冠军,也相当不错了。

那个时候我为什么建立了“试训生”,就是因为发现当时的家长被社会潮流左右着,小孩子们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其实,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天赋上,结局几乎注定是一事无成。

现在回顾后来的这几个孩子学棋的过程,他们确实有点运气不佳。一是遇到我太迟,二是遇到我的时机也不是最佳。

猜你喜欢

学棋小孩子小孩
儿子与象棋
棋童, 黑白天地间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当爸妈还是小孩子时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棋兴趣
藏好了吗
开心图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