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传统羌族萨朗舞调查研究
2017-07-20张玉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703013
[摘要]北川传统羌族萨朗舞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最有代表性的羌文化遗存。其舞歌以羌语演唱的古老民歌为主,其舞蹈动作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以“顺手顺脚”为基本舞蹈形态,舞姿独特,简约舒畅,节奏感强,是羌民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北川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笔者通过对北川民间艺人的走访,并比对一些宝贵的资料,对北川传统羌族萨朗舞的舞蹈及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便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北川人,能够不忘初衷,守住根基,将传统的萨朗舞进行生态、有序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北川羌族;萨朗舞;以顺为美;生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3-0090-05
作者简介:张玉(1983-),
瑶族,湖南长沙人,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成都 崇州611230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秦以前的羌族主要在大西北地区活动,以游牧为生,过着原始部落的生活。因此《说文解字》对“羌”的解释为“西戎牧羊人”。秦以后的羌族,由于战争及生存的种种原因,有些部落逐渐向东南迁徙,其中有几支在岷江上游定居下来,成为目前保留着羌文化传统的部族,岷江上游地区也成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包括茂县、汶川县、理县、都江堰市、黑水县、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主要聚居在北川西北部的青片乡一带,其西北与松潘、茂县接壤,东面与北川白什为邻,这一地区西高东低,大山重叠,沟壑交错,西面有起源于播旗山的尚干河,北面有发源于考满山峪的正河,两河相汇于青片河,经底坝乡流入湔江。青片乡历史上有过多次行政划分的变更,与羌族主要聚居地茂县关联紧密。据乔氏(羌族)宗谱记载,北川羌族的祖先是明朝末年由茂州(今茂县)勒右山迁徙而至。《茂县志》第二节“近代县城”也记载:“30年,将北川县青片河东岸划入茂县……1952年12月,经茂县、北川两县协商,将联合乡朱史坪、从乃山、雅梁子为界,再次将亚坪村、许家湾两处划给北川。”[1]
因此,青片的羌文化传统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而北川羌族“萨朗舞”最原生态的形态也来自于青片一带的羌族,只是如今的萨朗舞不仅仅是青片乡羌人的传统舞蹈形式,而且作为北川民族文化的象征被保留传承并得到广泛地弘扬,如今来到北川新县城,在巴拉恰(广场)每天都有羌汉民众自发或有组织地跳萨朗舞。
一、羌族“萨朗”的表现形式
传统羌族歌舞主要分为宗教歌舞和世俗歌舞两类。前者主要有羊皮鼓舞和刍舞,后者以萨朗舞为主。这两类舞蹈都是以集体歌舞的形式展现,较少突出个人舞姿,通常也无乐器伴奏(羊皮鼓舞只是单纯使用羊皮鼓敲击节奏和表演动作)。参加人数比较随意,一般到达现场的羌人都会随机加入舞蹈行列,每支舞曲不限制人数,舞者边歌边舞,并伴以踏地声、呼喊声、击掌声协调表演。羌族诸神崇拜的风俗使羌人的祭祀、法事、农事、礼仪和节日庆典都非常多,而在这些活动中,都伴生着相应的歌舞表演,既有祭祀性歌舞,通常也有萨朗舞。
在羌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萨朗舞”。“萨朗”是羌语音译,借用羌族学者陈兴龙教授对萨朗的定义:“是羌族各种唱腔、唱词和舞蹈动作完全不同的歌舞形式的总称,是羌人对高山、羌寨、白云蓝天、深谷大川、春夏秋冬、激流江河等自然景观和社会历史、神祗圣灵、人情事故、喜怒哀乐等人间万象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 [2]从这一定义来看,萨朗的内容十分丰富,是羌族文化的积淀,羌民智慧的结晶。萨朗在某些地区也曾被称为“锅庄”,因与藏族的“锅庄”在形式上相似,都是载歌载舞的圆圈舞,但其实有着本质区别,除了舞蹈动作和舞歌风格不同以外,锅庄和萨朗围着圆圈转动的方向不同,萨朗“动作简单,在圆圈的队型上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这一点就不同于藏族的锅庄。因为藏族的锅庄是顺时针方向行进,与其手转经的方向一致。 [3]这与藏族信仰佛教和羌族诸神崇拜有关联,藏族全民信仰佛教,他们认为转经、绕塔、跳舞等,均需顺时针旋转才具有功德,而羌族最早的巫神崇拜则惯用逆时针环绕进行祭祀活动。
萨朗根据表演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和一般萨朗三种形式。喜事萨朗主要用于婚礼、节庆,其舞歌相对活泼,舞姿轻快,表演形式较为自由、随意。喜事萨朗流传最为广泛,在羌族地区各个村落,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这种风格的萨朗;忧事萨朗主要用于丧葬和祭祀活动中,这种萨朗动作比较固定,音乐缓慢,有代代相传的基本队形,主要在茂县、汶川等羌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流传,北川及其他汉化较严重的羌族地区较少留存,其传承人群也以中年以上的羌民为主。如汶川绵虒镇至今流传着的忧事萨朗《罗罗切》:“歌词大意是给过世的老人换新衣服、头帕、衣服、腰带、裤子和鞋子等,从头部到脚,身上所戴的配饰都换成新的。”[4]其舞蹈队形分成男女两排,男人在前排领歌领舞,女人歌唱和动作同男人一样,在后排合舞。两排男女围成圆圈舞蹈,其动作较为单一,两排男女分别双手扶前面舞者的腰部,以脚下动作和身体摆动为主,重心向下,步伐较为沉稳;一般撒朗主要表现劳动、生活的一些场景,在各种场合均可以表演,流传也较为广泛。最近在川西北地区的高校,如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笔者都有幸见到一些羌族学生周末围着圆圈跳喜事萨朗和一般萨朗。
萨朗舞的名称是根据舞歌的名称而定的,每支舞歌都编配有相应的动作组合,形成一曲一舞、循環反复的歌舞场景。每支舞歌在舞蹈的起步和结束步方面,有比较严谨的模式,而舞曲的中间部分可以根据表演者情绪变化而即兴发挥,其目的是使表演者和观众都能够尽兴。这种以自娱性为主的歌舞,为了方便群众能随时中途参与,动作并无规范要求,每支歌舞都会不断重复动作,并有很强的即兴性,领舞者可以带领大家进行随机的动作变换,如有外来的客人和新人参与舞蹈队伍,领舞者则自然减缓动作变换的频率,降低动作难度,如都是熟手,则加大动作难度,多变换舞蹈队形,以增加趣味。总之萨朗舞风格古朴简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厚重的人情风味。
二、北川传统“萨朗”舞蹈的基本特点
萨朗舞是目前北川境内以及所有羌族聚居地传承最为广泛的歌舞形式,这与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后的推广有着紧密联系。现在流传在各地的萨朗舞基本已无明显的羌族村落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电声化萨朗舞歌和较为标准统一的萨朗舞蹈动作。众所周知,羌族村落原本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相鄰的村落不仅风俗可能不同,甚至所用羌语都不能完全相互理解,也就是说虽然都是羌语,但是村落之间语言差异大,因此自羌人聚居川西北地区以来,都是将汉语作为相互交流和与汉人、藏人交流的官方语言。在这种基本前提下,各地、各村的萨朗舞原本各具特色,舞歌和舞蹈动作都有村落自己的特点。但是目前形成的较为统一的传承模式使萨朗舞动作一致、舞歌相同,缺少各村落自己的个性。笔者认为,羌族村落是羌人文化传承的一个个小圈子,如果完全丢失了村落特色,其共有的模式话文化很可能像曾经兴起的“世界语”一样,各国人都不认为是自己的母语,因而缺少传承的愿望。本着这样的目的,课题组决定通过田野调查,尝试还原出各地萨朗舞的原始风貌,记录羌族村落歌舞的核心因子,以便在模式化的传承过程中尽量能够保存各地的生态特色,保证传承脉络的后续发展。
笔者分别于2015年5月、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分别对北川青片乡五龙寨、西窝羌寨、北川新县城等地进行了多次调研,并走访了北川民族艺术团覃杨明、王安莲等青片籍民间歌舞传承人,求证了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北川民间歌舞调研资料,最后总结出北川传统萨朗舞的基本特征。总体来看,北川萨朗舞以喜事萨朗和一般萨朗为主,目前已无忧事萨朗传承。总体来看,北川萨朗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以脚下动作、手部动作和身体动作为主,较少牵涉眼神、脖子、手指等较为细腻的动作,而手脚与身体的配合也主要以同手同脚,转动身体为主,展现出“以顺为美”的特殊风韵。“羌族舞蹈里面的‘顺边,完全不同于生活中手脚不协调而形成的顺拐,而是羌人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形态之美,这种‘顺边贯穿于所有羌族舞蹈之中,由此形成了羌族舞蹈‘以顺为美的风格特征,也使得羌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自有一种独特魅力。” [5]这些特征也与茂县、理县等地萨朗舞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但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分析还是发现,传统的北川萨朗舞较茂县、理县等较为偏远地区萨朗舞更为活泼生动,带有游戏成分,更有生趣,很可能是北川羌人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下面是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的羌族萨朗舞基本动作:
1.踏步踢腿。用4拍完成。第1-2拍,左脚不动,右脚原地踏步两次,同时双手前后一起摆动一次,身体略向前倾斜,面向前方(如图一)。[6](P.41)
第3拍右脚踏步,左脚向右方45°踢出。第4拍右脚跳离地面,双手同时向前后摆动(如图二)。
2.三步踢腿。共八拍。第1-3拍,左脚向右走三步,第4拍左脚跳离地面,右脚向左方45°度踢出,双手前后摆动(如图三)。第5-8拍,右脚踏步二次,手动作同上。这一动作也可根据音乐节拍的不同来变化踏步的次数,灵活地与音乐节奏相配合。
3.踏步送胯。共5拍。第1-4拍动作同踏步踢腿,第5拍左脚落地同时把左胯送出,双手前后摆动(如图四、图五)。
4.吸腿跳。共4拍。第1拍侧身左脚往右走一步,第2拍做右脚吸腿跳(如图六)。第3-4拍右脚踏一次,双手前后摆动。这一动作也可用6拍完成,其中增加2拍踏步动作即可。
5.踏步甩手。共4拍,第1-2拍右脚踏步二次,第3-4拍保持踏步动作,加上手拉手前后甩动2次(如图七)。
图七 图八 图九图十
6.晃手跑步跳。共2拍。第1拍向右转身半圈,右脚向前走一步,右手送至左下侧旁。第2拍做左脚吸腿跳,同时右手五指撑开,手心向前,从左下侧经胸前晃手后回到右侧旁,左手不动(如图8)。
7.踏步挖土。共2拍,第1拍右脚往前踏一步,双手做拿锄头从上往下挖土的动作,同时左脚向后抬腿25°,双手做举锄头在头顶的动作(如图九)。
8.点地步。共4拍。第1-2拍左脚往右走一步,脚尖着地,右手送往左前方,左手送往左后方,稍扭左腰。第3-4拍换成右边做同样动作(如图十)。
9.甩手跑步跳。共4拍。第1-2拍身体向右转半圈,做左吸腿跳动作,右手弯曲往上甩手,手不超过头顶,同时左手甩至左后方(如图十一)。第3-4拍做吸腿跳反方向动作。
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
10.穿格子。男女舞者手拉手成半圆圈形,做吸腿跳双甩手动作。穿格子时由领舞者与另一名舞者手拉手举过头顶,表示格子,其余表演者手拉手做吸腿跳动作穿过格子,同时领舞者也做吸腿甩手跳动作,而另一名拌格子的舞者向右转一圈但不穿过格子,右手放在左肩上(如图十二,然后和下一名舞者手拉手举过头顶扮演格子,让其余舞者穿过,如此循环。
11.脚跟虚步跳。共4拍。第1-2拍双脚同时跳起落成左“虚步”,和虚步不同的是前面的脚非脚尖落地而是脚跟着地,同时双手拿着围腰或长衫的衣角,把右衣角送至左前方,左手拿衣角至一位。第3-4拍反方向重复(如图十三)。
以上为北川青片羌族萨朗舞的基本动作,实际舞蹈过程中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发挥,延伸出更多新的动作,就如同现今北川新县城“巴拉恰”上的萨朗舞,动作已经非常丰富,动作幅度更大,力度更强,变化多姿,增加了美感。从上述动作特点来看,其与生产劳动、娱乐游戏有着直接关联。如“踏步挖土”便是模仿挖土劳动的动作,“穿格子”带有游戏的情趣,“踏步甩手”与收割麦子的动作相仿,这些动作不是舞蹈者凭空创造的舞台艺术,也不是旁观者描述羌民的舞蹈形式,而是羌民自发地用生动而直观的歌舞形式,反映羌民自身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它是群众自己的歌舞,因此萨朗舞以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得以广泛流传。
三、北川传统“萨朗”舞歌的音乐特征
北川“萨朗”歌舞在多媒体时代之前,多采用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其“萨朗”舞歌多用羌语演唱,是历代传承的古羌歌曲。在我国目前比较权威的民间歌舞音乐资料《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收录了北川早年的萨朗舞歌三首,包括《亚若若音波》、《来西郎背来基哦》、《勒呀嘛勒》。课题组调研得知,这三首萨朗歌全部來自青片乡,且至今仍然流传,只是个别歌词和音调有变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较早收录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曲集,出版于1997年,但是民歌收集工作开始较早,其真实度较为可信:“《集成》的工作开始于60年代初,各地进行了不少搜集记录工作,有些地方已经印出了初稿本,到1965、1966年不得不中断了……1979年3月,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才又联合重发了‘关于编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通知。各地有关部门据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普查和采集,从约40万首民歌中精选了3万多首编辑而成,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而又比较系统的民间歌曲文献。” [7]这几首萨朗歌曲的记载侧面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川萨朗舞流传的基本风貌,即以羌语舞歌和传统萨朗舞动作协调构成的载歌载舞的民间歌舞形式。
另据1983年整理的北川县内部资料“北川县民族民间舞蹈民歌选”记载,当时搜集民间歌舞时,共有七首羌语萨朗舞歌,分别是《一根扁担》、《雅莱学》(羌语谐音)、《来西郎背来娇》《若音波》《亚若若音波》《吁而里》《千夺呀千夺》。这其中有两首都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收录,只是用羌语谐音记录的歌名和歌词有细微区别,音调也由于传承人不同而有些差异。从这一现象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前,萨朗舞在北川的流传是比较稳定的。从这七首舞歌的音乐特点来看,均采用五声性调式音阶构成,其中前六首都为徵调式,最后一首为羽调式,其音乐共同的特点是节奏感较强,旋律进行以同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为主,旋法方式与四川本地汉民歌截然不同,无起承转合式的套路,较为自由和率真,也无汉民歌音程进行中的迂回婉转等特征,显得直白和果断,具有明显的羌族音乐风格。如《亚若若音波》 [6](P.37)(见谱例1,歌词为羌语汉音译)采用五声音阶徵调式,旋律进行简单平稳,节奏规整,比较有羌族音乐风格的地方除旋律进行风格外,在句尾音的结构方面也很典型。这些舞歌多采用句尾音同度重复之后的四分休止符,有一种击鼓、跺脚或拍手的节奏感,是典型的舞蹈歌曲。
谱例1:
据歌舞传承人王安莲介绍,上述萨朗舞全是青片源生的歌舞,现在也经常跳这几支舞,只是现在还增加了很多茂县、汶川、理县传过来的舞曲。每首萨朗舞歌都会根据不同的节奏特点和风格特征配置不同的舞蹈动作,但是其基本的舞步相对较为固定,不同的舞歌只是将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组合,一般由领舞者带领变换动作。由于经常在不同的节日表演同样的舞歌,因此其舞蹈动作也比较固定,一首舞歌一般只采用二至三个基本动作,这样便于新到场的人随时加入到歌舞队伍中,容易跟上动作,形成集体舞蹈的热闹场景。
四、结语
羌族“萨朗”舞是羌民的群众性舞蹈,它不仅作为歌舞形式长期与羌民的生活娱乐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承着羌人的历史、宗教、音乐等信息,展示着羌人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其羌民长期与汉人杂居,被汉族强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因而汉化十分严重。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萨朗”舞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北川各地在原有萨朗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引入了茂县、汶川、理县等地优秀的萨朗歌舞进行推广,并与时俱进地采用电声音乐作为萨朗舞的伴奏,音乐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舞蹈动作也更加多变和富有美感。因此,目前不仅在羌文化保留较好的青片乡随时能够见到萨朗歌舞的场景,而且在北川新县城及周边许多寨子,都能够随处看到群众跳萨朗的场面,这种简便、草根、接地气的歌舞活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萨朗舞作为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限于随波逐流的任意发挥,而应该厘清历史脉络,保留传统信息,将北川羌族萨朗舞的原始风貌记录并保存下来,在文化多变,观念飞速发展的当下,能够守住原生态的基本框架和基础歌舞语汇,使萨朗舞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茂汶羌族自治县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69.
[2]陈兴龙.羌族萨朗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02):28.
[3]熊妍.羌族舞蹈的田野考察分析报告[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193.
[4]梅永刚,邹子博.阿坝州羌族萨朗舞蹈现状调查[J].艺术评鉴,2016,(4):81.
[5]陈倩.浅谈羌族传统民俗舞蹈的文化价值和训练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62.
[6]图片引用:北川县文化馆搜集整理,北川县民族民间舞蹈民歌选,内部资料,1983:41.
[7]吕冀.总序(1985年完稿).亚欣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97:3.
收稿日期:2017-02-15责任编辑:许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