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难度动作训练科学化研究
2017-07-20勾庆华
勾庆华
摘 要:文章以现代竞技武术规则为基准,通过分析研究以及多年的教学训练经验,认为竞技武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技巧类技术要求更高、更新、更美,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一个新的要求,因此引入科学训练方法势在必得。文章以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科学训练指导指标中的肌电测试为起点,论述了长拳难度动作训练中运用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揭示影响完成动作时运动变化特点,为完善技术动作,指导教练员进行科学化的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竞技武术 科学化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6—0056—03
1 新规则下竞技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精华,是勤劳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包含着历史文化,一路走来,主要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是传统武术,另一个是竞技武术。竞技武术通常是经过武术训练活动,发展个人最大运动潜能,以竞赛来评价水平的体育项目。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节奏,竞技武术也迎来了新的时期,竞技武术提出了“求高、求难、求美、求新、求真”的新的技术发展方向。2003年、2012年又相继两次出台了新的武术竞赛规则,在新规则中对运动员演练水平的等级之间的分值区间作出了新的调整,创新难度的分值比例也有所下降,新规则作出的这些调整,使得武术套路比赛评分更加客观、更具可操作性,但同时也给武术比赛的运动员为获取好成绩而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增加了难度,在国内最高水平的比赛中,跳跃难度完成的质量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技术。而作为长拳比赛中使用非常频繁的跳跃组合动作,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有更高的质量和更稳定的发挥。
2 科学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运用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体育也与科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有关科学指导训练获得优异成绩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肌电检测是目前国内武术训练刚刚兴起的手段之一,但是这一技术在国外以有很高水平的发展空间。关于肌电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Francesco Redi偶然中发现了电鱼的电能来源于一块高度特化的肌肉。到了20世纪中叶,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肌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临床医学领域的神经肌肉疾病诊断、康复医学领域的肌肉功能评价以及体育科学中的疲劳判定、运动技术合理性分析等方面。想要了解肌电就先要了解肌电信号所表达的含义。肌电信号是产生肌肉力量的电信号根源,它是肌肉中许多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反映了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它又可以分为表面肌电信号和针电极肌电信号,表面肌电信号即SEMG是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物电变化在皮肤表面加以引导、放大,并记录和显示所得到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所测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从而使我们对于某些技术动作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准确。
2.1 表面肌电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关于肌电技术在体育科学中的研究都备受人们的关注。专家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与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用SEMG分析技术、评价肌肉的功能状态和活动水平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局部性。同时还具有无创性、实时性和多点测量的优点。因此,表面肌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体育科学研究中。
有研究得知,原始肌电图早期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最常用的原始肌电图的几种处理方法,有均值叠加法、小波分析法、混沌和分形分析法等。并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相关资料,总结分析了肌电在指导运动训练、预防运动损伤、测量肌肉负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同时,肌电数据RMS值与iEMG值在时域分析中各自的优缺点,并通过积分公式进行了计算证明。还列举了使用肌电复杂度处理肌电信号等方法,并说明肌电复杂度这一指标只与事物的有序性和随机性有关, 而不反映结构的复杂性。
肌电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针对运动疲劳,分别从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运动疲劳与肌肉的收缩形式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二个方面是肌电与肌力大小的关系,指出肌电与肌力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對于小肌群来说两者表现为线性相关,对于大肌群两者表现为非线性相关;第三方面是肌纤维类型的判定与运动选材,通过表面肌电找到相关运动项目的快慢肌优秀比例,从而选择合适的运动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表面肌电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在各个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2.2 国外有关表面肌电在体育项目中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发现,近几年国外发表的有关肌电的文章多是关于应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处理表面肌电信号的文章,而对于表面肌电技术在体育项目中应用的研究则不是很多,在国外也有利用表面肌电技术对体育项目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文章多是从对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方法上,而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表面肌电进行测量的研究就相对较少。而且这些分析还多是关于球类项目,对于武术这类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还属空白。
2.3 武术套路项目的表面肌电研究
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规则的不断变化,科学训练也在逐步走近武术,有关肌电在武术运动研究也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利用肌电进行武术运动的研究和分析的文章多是关于太极拳的动作分析,有对于单个动作上下肢肌电特征的分析、也有对于多个动作放电特征的对比分析,还有关于不同水平习练者对于同一动作的前后对照分析。但是对于长拳跳跃难度的分析还没有,主要原因是,长拳风格特点较太极拳来说速度快,在测量起来对前期准备要求更高,对受试者技术要求也更强,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对于一名科学研究者要在有现的条件下,以科学的手段来解决这一局面。例如,竞技武术比赛长拳项目经常使用旋风脚720°接马步这种高速旋转类动作。太极拳中旋风脚转体动作的完成多是在静立或一步起跳下进行的,而长拳多是采用四步起跳,旋转度数较大,速度也比较快。在通过对技术特点分析的原则下,进行有较的科学试验,为教练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以提高运动成绩。
3 竞技武术运动研究现代化趋势的需要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我们对于竞技武术运动的研究还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我们多是依据一些重要的武术理论和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对运动员的训练以及各技术动作的分析作定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越来越多的新的突破,使得很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逐渐被应用到体育研究之中。而这也使得竞技武术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我们不再是单纯的从理论上去分析,我们更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进行测试验证。其中我们应用到最多的就是运动生物力学里面的一些测量手段。主要有通过三维摄像测出运动员做动作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以及关节角度和运动轨迹等相关数据,从而从运动学角度对动作完成的原理进行分析,和通过三维测力平台测出运动员在做动作时的三维力、三维力距以及运动情况,从动力学角度对动作进行技术分析,还有使用肌电测试仪等相应设备测出运动员做动作时肌肉的放电情况,从肌电角度对动作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有把这三种测量手段同时使用的。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更好地对技术动作进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把竞技武术运动研究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也已经渐渐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4 长拳难度动作训练科学化的需求
长拳是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也是竞技武术比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长拳中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又往往是武术套路竞赛中致胜的关键,例如,长拳难度动作323C+1更是在长拳比赛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对运动员的难度动作323C+1进行相应的科学化的训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武术方面的科学化理论在武术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对于武术的研究还多是从武术史、武术美学、武术教法、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等方面入手,缺少运用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及理论方法对武术的动作、特别是难度动作完成过程中各肌肉关节的运动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运动方式加以研究。近年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武术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各专家学者通过结合运动生物力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等相关理论对训练方法进行更好的完善,使之能够更好的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化的训练。
5 结论
在现今的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竞赛规则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而武术训练也是在不断的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努力,因此科学训练就尤为重要。就长拳项目中的跳跃类难度技术,如果在科学的监督指导下,不但会有效的提高完成质量,同时也会减小运动员损伤的比例,使武术训练井然有序的进行,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胡秀娟,安江红.竞技武术套路“旋风脚720°+马步”动作的肌电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83-86.
[2]吳保占.武术套路跳跃动作旋风脚涉及的工作肌群与训练方法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51-53.
[3]闰顺程.杨式太极拳“野马分鬃”下肢动作的运动学分析及肌肉用力特征[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4]黄晓州.太极拳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动作的肌电特征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5]刘庆广,黄强民.太极拳白鹤亮翅对下肢肌电活动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13(3):263-268.
On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Changquan Difficulty Movements
Gou Qinghua(Dept. of Wushu School,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modern rules of competitive Wushu as a benchmark by analyzing studies and many years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of competitive Wushu, finds that in modern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e higher technical skill requirements, the newer and more beautiful actions, are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athletes and coaches, so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 is urgent. Based on the indicators related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scientific training guidance in the EMG test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 the use of scientific training Changquan difficulty movements, which reveals the features impacting movement completion, to improve technical movements of Wushu, to help instructors conducting scientific training. Keywords:Competitive Wushu scientific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