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啓达博士 启迪心智 达至从容

2017-07-20梁正程晨李朝炎

杰出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香港法律工作

梁正+程晨+李朝炎

【人物简介】

王啓达博士,香港公开大学諮议会成员及荣誉院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英国企业家学会院士、美国加洲蒙特利公园市名誉市民、国际商会—中国香港区会执行委员、香港官塘工商业联合会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选任会董、上海普陀区海外联谊会理事、东华三院辛未年总理、方树福堂基金董事、中华慈善总会荣誉顾问、香港培华教育基金执委兼公关组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及会计学院顾问。

二十年前,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灯火璀璨、群情高亢,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拉开了东方之珠回归祖国的新历程。从此,香港市民与内地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多次携手迎难而上,也屡屡共赢荣耀时刻。期间,还有许多的磨合与互动,经过两地人们智慧的转化,变成了促进香港与内地情感的催化剂。王启达先生曾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一同担任过促进现代化专业人仕协会的委员,看到深圳从一片荒地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作为见证人之一的他,感受到香港回归前後的变化,並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献一份力量,做一点贡献,以馈这座繁荣安稳的现代化都市。

经济转型法律缔结不同成就

回忆香港回归祖国的岁月,王启达先生内心充满感触:那些年,他在父母王文强、苏萼辉的鼓励下负笈海外,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修成学业,考取了特许会计师资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後回港发展,职位晋升、专业精进。而他的目光,也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变迁。

2012年之前,王启达先生是会计行业的专才,曾任职於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得到公司的派遣,到国外工作。他一边认真地工作,一边保持好学的精神,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之後,抓紧点滴时间,学习进修。日积月累,他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同步成长,更考取了博士学位,成为业内的精英。

“从事会计行业,让我了解到许多国内外经济的情况,特别是有一段时间,国内的企业热衷往国外发展,香港恰好充当了跳板的作用,因此也帮助我增加了同类的工作机会。”不过,王启达先生同时发现,由於国内外思维的差異,导致很多国内的企业没有做好充足的準备就盲目走出国门,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不少客户因为对国外的法律、环境、文化等不熟,导致企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有人对投资的项目都不清楚,所以与预期目标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另外,同类的问题还向王启达先生传达一个信息:储备多一点法律知识、增强多一点法律意识,对工作的保障也就越多。久而久之,研究法律成为他的兴趣之一,行业转型的道路,也悄然铺开了——众所周知,可以专攻於某个行业,已是实属难得,但本着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其他领域另谋成就,则更是难能可贵。王启达先生,就是这麽一位不断突破自己之人。

从经济转型到法律的道路上,王启达先生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不仅兼顾着繁重的工作,还要熟背一条条法律条文、分析一个个示范案例。不过因为拥有日常工作相应的经历,总是容易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许多生意上的纠纷,都可以从法律中找到解决的依据。因此,王启达先生在学习法律的道路上,虽是辛苦,倒也不乏乐趣。

“後来我考取了相关资格,拥有了法律的专业文凭,在五年前就开始大律师的工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成长速度也能较快。在法律领域里。他铭记着法律“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力以专业的质素,维护行业的本源。

不同行业的经历,给王启达先生不同的体验,让他拥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认识社会。而综合不同角度收获的信息,便是一种更为理性和全面的智慧,可以为社会提供中肯且实用的帮助。

细节兼顾全局寄託美好翼望

职场之外,王启达博士更热衷服务社会。过去,他曾服务东华三院,在这个香港最大的慈善团体中广结善缘,惠泽社会。他也加入了“香港四大商会”之一的香港中华总商会及其他社团,为公益不遗餘力。

“我与很多朋友一同参加了不少社团的慈善工作,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中华总商会基金、华夏基金、方树福堂基金等。他表示,香港社会拥有这项明显的人文优势,社会上有很多包括名人在内的热心公益的市民,如李嘉诚先生、李兆基先生、霍英东先生、方润华先生、陈启宗先生、郑裕彤先生等等。他们只要有能力或空餘时间,都会尽己所能,投身到各种公益事业中。

不少年轻一代,在繁重的学业或工作之餘,都愿意付出时间,到内地边远地区提供支援,给那些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们上英语课,扩宽他们的视野,以大爱精神彰显香江的荣耀。更有志愿者,乘上飞机远赴海外,到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开展人道主义工作,令人闻之钦佩,心生敬意。

与这些朝气蓬勃又勤奋上进的群体对比,王启达先生卻难过地看到一些同龄的青年人只固守家中,他们依靠父母的庇佑而对外界不闻不问,甚至关上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一次,王启达先生看到一些香港年轻人来到中环之後,竟诧異於这里一座座高耸的大厦,了解到他们以前不仅没有走出香港,甚至都没走出过自己生活区域,眼界只停留在很小的一个地方,心里也不禁感到惋惜。

“现代年轻人身处一个竞爭剧烈又压力倍增的环境,确实不容易,但因此而不求进取,闭门造车,这样只会让对他们的不利条件更加恶化。”他担心的,是香港年轻一代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会导致整个社会发展减慢。他希望年轻人振奋起来,不要对现实过於苛求,而应是在问题与压力面前愈战愈强,突破自己创造辉煌。随後他举出一例,其中饱含着对青年人的希冀:“我曾认识一个毕业於武汉大学,服务於中资公司的内地年轻人,他每个月领取的薪资不高,公司提供的住房不大,还需要经常出差,但他卻毫无抱怨,只当自己成长的经历,觉得自己有发展机会。这种希望正是不少香港年轻人所欠缺的。”

也许是源於往日对香港与祖国的情怀,让王启达先生对社会如此关注,他的拳拳心意,皆是希望香港好祖国好。也是因为这种对过去拥有的情怀,他也爱好收藏古董,从而了解中国文化,工作之外,把玩一件藏品,或翻阅一本与古董有关的书籍,都能令他把烦恼抛之脑後,换来轻鬆与愉快。古人的智能和手艺,让他叹服不止,生活因此增加了许多乐趣。

香港还有许多与王启达先生一样的人,他们经过年轻时的奋斗与拚搏,获得了一些成就,是後辈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今日对社会的关注与服务,又让他们的成就更加丰富、更具价值。过去,正是他们的经历,讓香港迈入黄金时期,赢得美誉。今日,也是他们的付出,让“东方之珠”增加了现代化和人文的光辉,续写着狮子山下的传奇精神。

猜你喜欢

香港法律工作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香港之旅
不工作,爽飞了?
展与拍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香港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