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子哥”的三次转型

2017-07-20蒋伟华,沈丽琼

农家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砂糖桂花树胡子

“胡子哥”的三次转型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信果村委主任李祥红并没有须髯飘逸,却得了一个“胡子哥”的外号。皮肤黝黑的“胡子哥”今年55岁,在村里的是个奇葩,每次转型,都像是要命的,都是破釜沉舟,最终,他的结局怎么样?

第一次转型,“桂花劫”

李祥红告诉记者,他没读过多少书,十几岁就开始在外面天南地北闯荡,开过矿、卖过服装、开过商店,也打过工,钱没赚多少,倒是把大半个中国走了个遍。长期的闯荡让他有了丰富的经历,也磨炼出了坚韧豁达的性格,同时也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大事,直到30岁出头他才结婚,在当时的农村应该算是“奇葩”人物了。

有了家,他很少闯荡了。随着一对儿女相继出生成长,李祥红也将更多精力放在家乡发展。

2006年,李祥红开始回到家乡承包了几百亩地,种植当时热销的桂花树。村民看到后也跟着种植,但没想到,没多久桂花树价格连续下滑,数百亩的桂花树成了“鸡肋”。钱花了不少,没看到效益。虽然遭受了不少损失,但李祥红却没有灰心,心里盘算着到底种植什么东西好。

第二次转型,顶“瓜瓜”

随后他又开始了到处考察。2008年,他到浙江的一个亲戚家玩,发现这里吊瓜种植效益不错,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家乡也适合种植这种吊瓜。说干就干,李祥红先从浙江带回一些种子试种了一亩地。吊瓜是当年挂果的。有了种植桂花树的失败经历,李祥红十分渴望成功,于是整天呆在地里看长势,吃住几乎都在山里,胡子长了也不愿意去修剪,时间长了脸上长出了大把的胡须。村民们看到他这副模样,“胡子哥”的绰号就这样出来了。这个绰号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也给他带来了首次成功,当年一亩地的吊瓜纯收入就达到了六七千元,“胡子哥”的绰号也传了开来,现在整个镇上知道他真名的少,但说起绰号无人不知。

吊瓜种植成功后,李祥红迅速扩大规模,村民也开始陆续跟着种植。规模种植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以前村里种植一千多亩的桂花树占用了不少土地,他之前也租了村里上千亩的土地种植桂花树,如果要扩大种植吊瓜规模,就必须让这些桂花树挪地盘。

看着长势良好的桂花树,村民盘算着如何处理,如果能卖出去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为此李祥红和其他村干部及村民到处访问买家,但多次寻访都宣告失败。

“有舍才有得。”无奈之下,李祥红狠下心砍掉了上千亩的桂花树,并将原来租种的土地退还给村民,好让他们种植吊瓜。虽然自己蒙受了不少损失,但他明白只有规模种植,才能让大家都赚钱。很快村民陆续种上了吊瓜,到2009年村里加附近村子就有了两三千亩的吊瓜种植规模。李祥红不但提供种子和技术,还负责收购。很快,短短两年,整个乡镇加附近几个乡镇的吊瓜种植面积达到了上万亩。吊瓜见效快,投入少,给村民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行情好的时候,一亩地就可以有近万元的收入。

“最好的时候,一天收购款流水就达上千万元。”李祥红回忆那些年吊瓜种植和销售的火热场景,很开心。他说,吊瓜产业覆盖了几个乡镇,上万亩的吊瓜行情好的时候,一年有上亿元的产值,所以在收购旺季,吊瓜这边收那边就出售,一天下来有几百上千万的流水。

吊瓜的种植成功让村民们腰包鼓了,一些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当年,李祥红成功种植吊瓜后,40多岁的贫困户王满成坐不住了。由于贫困,他一家五兄弟一起住在一座老房子里。王满成主动找上门向李祥红表示希望自己也能种植吊瓜。李祥红便给他提供种苗并传授种植技术。很快,一家几兄弟陆续种植了数十亩的吊瓜,几年的时间让他们彻底翻了身。有了钱,王满成一人建起了三层楼的新房子,其他两个兄弟也陆续建房。

同样40岁出头的村民龙精林以前与妻子在外面打工,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只好回到家里。两个孩子在上学,回到家后,收入的锐减让他们家成了贫困户。后来通过种植吊瓜,龙精林赚到了回家乡后的第一桶金,两口子还帮公司养殖了300多头猪。

李祥红说,为了发展吊瓜产业,像这种桂花树,他砍掉了上千亩,并把土地退还给村民。

第三次转型,牛大力

吊瓜的大规模成功种植让李祥红在镇里树立了带头致富的榜样。然而市场总是变幻莫测。从2010年开始,吊瓜的价格开始回落,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开始受到打击,持续一两年后,村里吊瓜产业慢慢走向了衰落。

虽然吊瓜产业衰落,但种植吊瓜的经历,让不少村民知道了要致富,一定要研究市场,适应市场需求。经过考察,李祥红跟村民开始瞄上了火热的砂糖橘产业。从2013年开始,村里开始陆续种植砂糖橘,如今全村砂糖橘已经达到了五千亩左右,去年已经有一部分村民趁着好行情赚到了种砂糖橘的第一桶金。

“市场总是变化的,我们不能靠单一的产业发展。”阅历丰富的李祥红知道,一个产业不可能经久不衰。于是在种植砂糖橘的同时,他又开始“折腾了”。去年在镇里干部的带领下,李祥红跟村民到钦州灵山考察了中药牛大力的种植技术,眼光独到的他认为牛大力的市场前景不错。当年他在村里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种植了12亩牛大力做试验。

笔者跟着李祥红走进他的牛大力种植基地。他刨开泥土,发现牛大力长势良好,根茎十分粗壮。李祥红说,目前牛大力的根茎可卖约50元/公斤,三年后丰产期到了,一亩产量可达五六千斤,而一亩投入还不到一万元。这样算来,一亩地三年后效益好的话可以赚近十万元。为此,今年李祥红又扩种了200亩牛大力。

为了种植牛大力,李祥红已经投入了50万元,这里面有不少是借款。对于李祥红来说,借款已是很平常的事。李祥红说,虽然借款有风险,但如果做好市场行情调研,成功的希望会很大。看到他信心十足,不少一直相信他的村民也开始陆续跟着种植牛大力。

(蒋伟华 沈丽琼)

猜你喜欢

砂糖桂花树胡子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砂糖
桂花树
胡子
种桂花树
小獾的桂花树
砂糖变硬 三招解决
生化黄腐酸对砂糖橘黄化病的治疗作用
燃烧吧,砂糖!
飞起来的翘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