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绶堂的见证与呼唤
2017-07-20张志初
★张志初
卷首语
锦绶堂的见证与呼唤
★张志初
浏阳市城区东北50公里处的大围山镇楚东村,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院落式二层民居——锦绶堂。这座历经岁月淬炼的老屋,有大小房间108间,天井19个,围墙、廊柱、雕梁上均绘有精美图案和名人诗赋。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锦绶堂曾是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湖南省苏维埃政府的驻地。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后,革命运动在浏阳如火如荼展开,锦绶堂成为当时没收土豪财产的保管处和红军后方医院。1930年6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7月30日在长沙建立全国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重兵反击,红军分两路撤出长沙。省苏维埃政府随部于8月11日入驻浏阳东门外的锦绶堂,不久迁至平江。1931年3月初,又随部再迁回锦绶堂。直到11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随即撤销。
从1930年至1931年,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先后两次入驻锦绶堂,时间达9个多月。以杨幼麟为代主席的省苏维埃政府在此度过了一段血与火的艰难岁月,锦绶堂无可替代地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见证。
锦绶堂是责任政府的见证。在历经沧桑的墙壁上,仍清晰可见当年的红色标语,如“男女平等”“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力争社会主义前途”“猛烈扩大红军”等等。这既是唤起民众的强音,也是责任政府的再现。
锦绶堂是廉洁政府的见证。在一个上楼口,财务账单直接印在一片粉刷光亮的白墙上:交通费、军事费、五金费……所有账目一一列出。仔细辨认,可见当年4月份收入3700块大洋,支出栏中的宣传费用为“支洋叁佰玖拾贰圆”。历经80多年的财务报表,无声地诉说着苏维埃政府的廉洁奉公,这就是当今政务公开的源头。
锦绶堂是爱民政府的见证。据文献记载和知情者回忆,当年从苏维埃主席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帮助他们翻身闹革命。苏维埃机关撤出后,为免受白军打击破坏,群众主动保护政府人员家属,并把红色标语用石灰浆覆盖起来,这都是爱民政府深得百姓爱戴的真实体现。
2013年3月,锦绶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每当人们走进锦绶堂,就仿佛听到这块“国宝”在深情地呼唤——
来吧,追寻美好初心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锦绶堂打造成追梦人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不忘初心”的教育体验基地;打造成红色、古色、绿色、特色交相辉映的经典旅游景区;打造成湘赣边界“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最美乡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定能尽情绽放惠民之花,结出累累铸魂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