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作真时真亦假

2017-07-19刘宁宁韩英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武侠金庸历史

刘宁宁 韩英帅

摘 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越女剑》,金庸先生的这十五部小说,每一部都有一个历史背景。把武侠融进历史,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给历史添上武侠,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和宽度。本文主要以“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为例,从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两个方面探讨金庸武侠小说和历史的契合度。

关键词:金庸 武侠 历史

一、“郭靖”与“蒙哥”考证

为了增加作品的可信度,金庸先生将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写入作品,甚至以此人物为主角,以其一生曾有过的事迹为线索,展开大胆又合理的想象,在亦真亦假、变幻莫测的历史叙事中演绎一场场虚构的江湖恩怨。“射雕三部曲”中的前两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郭靖,历史上便真有其人。《宋史·忠义传四》中有记载:“有郭靖者,高桥土豪巡检也。吴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曦尽驱惊移之民使还,皆不肯行。靖时亦在遣中,至白崖关,告其弟端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而死。”?譹?訛史书中记载的郭靖和小说中的郭靖皆为忠义之士,所不同的是,作者结合着其他人的事迹,再加上大胆的想象,将历史上这个大约在1206—1207年间就忠烈殉国的郭靖写成了集忠孝仁义、憨厚善良、智勇双全于一身,有着盖世武功并穷尽一生之力誓守襄阳、抗击蒙军的侠之大者。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郭靖早在襄阳宋军与蒙军开战之前就去世了,根本不可能参加襄阳之战,更不可能领导襄阳军民抗击蒙军,真正领导南宋军民抗击过蒙军的是襄阳守將吕文焕(下文有详述)。

在这场因金庸的小说而声名鹊起的襄阳大战中,先后出现过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监国拖雷、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等蒙元皇族亲贵。其中,《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中有一段关于元宪宗蒙哥的描写:“杨过低头避过,飞步抢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呼的一声掷出,正中蒙哥后心。杨过这一掷劲力何等刚猛,蒙哥筋折骨断,倒撞下马,登时毙命……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里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被得王公拥戴而为大汗。忽必烈得讯后领军北归,与阿里不哥争位,兄弟各率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元气大伤,无力南攻,襄阳得保太平。直至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襄阳。”?譺?訛咸淳九年,即公元1273年,按小说中言,蒙哥崩于十三年前,即1259年,这是完全符合正史的。《元史》中关于宪宗的驾崩有这样一句话:“癸亥(日),帝崩于钓鱼山,寿五十有二,在位九年。追谥桓肃皇帝,庙号宪宗。”?譻?訛这句话,给出了一个时间“在位九年”,推而算之,蒙哥崩逝那年,正好是公元1259年。对于蒙哥是如何崩逝的,很多资料上写得一直很模糊。《续通鉴考异》指出:“元宪宗自困顿兵日久,得疾而殂。《重庆志》谓其中飞石……今不取。”?譼?訛不管是得病而殁,还是中飞石而亡,综合各方史料来看,有一点可以确定,元宪宗蒙哥确实于1259年崩于征讨南宋的战役中。

二、亦真亦假的襄阳之战

上文所提到的《大战襄阳》一段,无疑是《神雕侠侣》中极精彩的一回。作者金庸在写作此书之前曾熟读《元史》《新元史》《蒙古秘史》《续通鉴》等史书。结合历史上对于襄阳之战或其他抗元战争的描写,作者将自己虚构的一系列武功卓绝的“大侠”加入到襄阳保卫战中,演绎出一幕幕激荡人心的“武侠历史”。笔者查阅《宋史》《元史》,发现史书上有关襄阳之战的记录比较简略。资料显示,历史上宋元襄阳之战前前后后共经历了三十八年,分为四个阶段:1235—1238年、1239—1256年、1257—1267年、1268—1273年,尤以第四次襄阳五年之围最为惨烈,但《神雕侠侣》中那段惨烈的襄阳之战,按时间推算却发生在第三阶段。

有关襄阳之战的第一阶段,《元史·本纪第二·太宗》中只记载了两句话:“冬十月……襄阳府来附”“夏,襄阳别将刘义叛,执游显等降宋。宋兵复取襄、樊”。这里“冬十月”,指元太宗(1229—1241年在位)八年(1236)十月,“夏”,指元太宗十年(1238)夏。关于襄阳之战的第二阶段,《元史·本纪第三·宪宗》中有一句话:“秋七月……诏谕宋荆南、襄阳、樊城、均州诸守将,使来附。”“秋七月”指元宪宗二年(1252)七月。这样的记载显然表明这两次襄阳之战并不惨烈。1239—1251年,蒙古帝国陷入了汗位争夺的政治斗争中,襄阳相对比较安定。1251年,蒙哥被选为新大汗,再次攻宋。《神雕侠侣》中《襄阳大战》中宋元交战发生的年份就是蒙哥继位后的第三阶段的1259年。笔者认为,金庸先生为了成全故事情节,将第四阶段激烈的战役提前到了第三阶段让它完成。史料显示,在第四阶段这五年襄阳之围中,襄阳的守将是吕文焕。《宋史·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陈元桂、张顺、张贵、范天顺、牛富、边居谊等人的列传中都有对守将吕文焕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吕文焕是一位忠君爱国、骁勇善战之士。然而再忠义的将领也抵不住奸臣(贾似道)的迫害。其时,吕文焕在襄阳城苦苦支撑五年,最后在弹尽粮绝、朝廷拒绝支援的情况下无路可走,他念及忽必烈答应不伤襄阳百姓,于是选择了投元。也许,这便是《宋史》中没有单独为吕文焕列传的原因。金庸笔下的襄阳之战,也从未出现吕文焕这个名字,取而代之的襄阳守将成了吕文德与王坚。吕文德暂且不提,但有一点,历史上的吕文焕绝非小说中吕文德的原型,而王坚则是宋元钓鱼城之战的守将。金庸在《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注中说:“依历史记载,宪宗系因攻四川重庆(钓鱼城)不克而死,是否为了中飞石,史书亦记载各异。但蒙古军与宋军激战最久、战况最烈者系在襄阳,蒙古军前后进攻数十年而不能下。为增加小说之兴味起见,安排为宪宗攻襄阳不克,中飞石而死,城围因而得解。”?譽?訛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庸写小说所秉持的历史精神和严谨态度。上文已经说过,小说中元宪宗蒙哥崩逝的时间是1259年,这是完全符合史实的。然而,正如金庸本人在“注”中所说,蒙哥是在攻打王坚所守的钓鱼城的战役中去世的,并非是在襄阳之战中。而是否为中飞石而亡,更是无史可考,然而“为增加小说之兴味”,金庸将多方面的历史重新排列组合,再加上大胆的想象,“重构”了这段武侠风云。

在《元史·本纪第三·宪宗》中有关钓鱼城守将王坚的描写有多处:“九年……戊申,晋国宝归次峡口,王坚追还杀之”,“六月丁巳,汪田哥复选兵夜登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城者。王坚率兵来战”。也就是说,这次宋蒙钓鱼城之战中,王坚实际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王坚任合州守将期间,大规模修城设防,使钓鱼城成为军事重镇。蒙哥率蒙古军攻占大宋许多城池,但即便于1259年赔上了一条性命,也始终未能攻破钓鱼城。一直到1279年,钓鱼城才在王坚的第三继任者王立降元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取得。金庸在《大战襄阳》中有关王坚的叙述有两处:“襄阳城安抚使吕文德和守城大将王坚督率兵马,守御四门。”?譾?訛“次日清晨,郭靖正在安抚使府中与吕文德及大将王坚商议军情……”?譿?訛由这些线索可以推出,金庸把历史上的宋元襄阳之战与钓鱼城之战结合了起来,构造了一段新的“武侠历史”:首先从时间上,将襄阳之战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段,由五年襄阳之围的时间换成了以钓鱼城之战的时间为背景的1259年;人物上,将五年之围时的襄阳守将吕文焕换成了钓鱼城守将王坚、吕文德,同时将五年之围时的攻城大汗忽必烈换成了攻打钓鱼城的大汗蒙哥;故事情节则主要以金庸虚构的正面英雄人物——郭靖、黄蓉、黄老邪、杨过、小龙女、周伯通、郭襄与反面人物金轮法王之间智谋与武功的较量为主,最后以金轮法王葬身火柱之下,大汗蒙哥被杨过投石击毙而结束。由此可看出,金庸写作武侠小说时对于历史事件的巧妙运用:取宏大的历史背景;于情节处,往往摄入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并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进行虚构,以求似实;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史实经过一定的加工附会到主人公身上,以成就其英雄侠士之大业。这样做不仅完美地完成了叙事并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还拓宽了“历史”。

参考文献:

[1] 金庸,幺书仪.射雕英雄传(评点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 費勇,钟晓毅.金庸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3]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5] 严家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略论金庸小说的文学史地位[N].明报月刊,1994-12.

[6] 严家炎.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J].山西大学学报,2004(1).

[7] 魏仪.金庸小说的叙事模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8] 袁杰.试论金庸小说的叙事结构艺术[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1).

[9] 李咏吟.金庸小说叙事与民间文化理想[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作 者:刘宁宁,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韩英帅,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武侠金庸历史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武侠影后郑佩佩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武侠教室
金庸的财富江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