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馆》的艺术性初探

2017-07-19牛丹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共鸣茶馆

摘 要: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关涉“演员—观众”的“表演—观赏”。因此,一部好的话剧作品要求剧作家在创作时要以舞台视野去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老舍的《茶馆》正是以故事性与表演性,即文学价值与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经久不衰的杰作。本文试从《茶馆》的艺术性出发来分析其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话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关键词:《茶馆》 舞台空间 人物展覽式 小说化 共鸣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用浓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而且在情节设置上通过一系列的人物行动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且这个故事借助剧作家的舞台视野使得话剧具有舞台表演性。同时,话剧还要做到台上与台下、幕前与幕后的相互协调,因为话剧最终不是停留在作者与读者的“创作—阅读”模式,而是停留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观赏”模式上。换言之,话剧最终是要搬上舞台表演的,通过台上演员的表演来唤起台下观众情感的共鸣。老舍《茶馆》正是以其文学价值和戏剧价值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经久不衰的杰作。

《茶馆》的叙事时间主要历经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统治时的三个时期,始终围绕着“裕泰大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展开。通过大茶馆的兴衰以及聚集在大茶馆里的那些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来揭示旧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变迁。《茶馆》里写到的人物达七十多人,时间跨越三个时代,显然异于话剧严格遵守的“三一律”,即“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那么老舍是如何布置情节,如何描写如此多的人物,如何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变迁的社会风貌等问题的呢?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实际上,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艺术家”老舍在创作中对话剧“艺术性”的深度把握。

首先,《茶馆》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裕泰大茶馆”展开,它具有舞台空间的集中性与真实性。茶馆是底层百姓的公共聚集场所与娱乐休闲场所,人员流动性极大,一天内出入的人物较多。老舍通过这个人员流动性极大的茶馆展现了相应时间段的社会生活风貌。透过一个小茶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舞台空间在剧作中具有无形的召唤功能,是人物汇聚的中心,是情节要素之一。”?譹?訛老舍恰如其分地创作了“茶馆”这样一个舞台空间,使得三教九流都汇聚于此,完成了“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人物展览式”作为一个戏剧观点由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他主张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的宽广多彩,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愿望”?譺?訛。《茶馆》不止于茶馆里一天出入的人员极多,还在于它的时间跨度极大,在近半个世纪里刻画了七十多个人物,那么“人物展览式”是如何做到的?语言的浓缩性与性格化有利于老舍话剧“人物展览式”的创作。例如: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

王利发:哥们儿,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

马五爷:(并为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

通过简短的人物对话,五个人的性格和形象已跃然纸上,如常四爷的不甘示弱、松二爷的胆小怕事、二德子的欺软怕硬、马五爷的有权有势、王利发的多说好话免生事的老好人形象,等等。浓缩且性格化的语言,加上一些指示性的动作,使得剧本中塑造的人物更具表演性。从某种角度讲,老舍熟知话剧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话剧创作中“人物叙述性、说明性的语言少了。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

“人物展览式”除了人物语言性格化外,还通过“主要人物自壮到老”“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艺术手法来刻画。《茶馆》的独创性在于它作为话剧搬上舞台后通过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就把旧中国半个世纪的人情冷暖与社会风貌作了全景式的描摹。真实的社会风貌来源于对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处境的再现,而小人物的真实生存处境只有通过一个能容三教九流的公共场所才能窥出,诸如菜市场、庙会、饭馆等。老舍独具匠心地选取了茶馆这么一个公共场所,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便围绕着茶馆的兴衰与茶客的命运展开。作为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来说,在艰难的时世下惨淡经营,卖茶不行,又开公寓;公寓没了,又添评书;评书不叫座后,又打算请女招待等。一辈子都在改良,一辈子都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受到恶势力的压榨,最终还是没有摆脱茶馆被沈处长侵占的命运。一直以“实业救国”为志的秦仲义的工厂被当作逆产拆平,他到老才悟出“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的“真理”。为人耿直的常四爷只盼国家自强昌盛,“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到头来却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坐了一年多监狱,最终落得个卖花生米来勉强度日的结局。《茶馆》除了展示了主要人物自壮到老的生存境况,还为我们展示了那些压迫小人物的刘麻子、二德子、宋恩子与吴祥子等人不但没有终结,而且还子承父业,小刘麻子、小二德子、小宋恩子和小吴祥子等继续压迫那些生存在底层的小人物。

《茶馆》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传统“三一律”的突破,剧本采取了小说化手法。虽然《茶馆》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却有着和戏剧冲突相似的集中性——它以人为主,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多人多事。这里面的人多是一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都在受压迫的夹缝中努力地生活着。有被父亲以十两银子卖给太监的康顺子;有迫于生计而成为女招待的小丁宝;有多说好话多请安、惨淡经营着裕泰茶馆但最终上吊自杀的王利发;有一辈子搞“实业救国”最终国没救了,工厂也被夷为平地的秦仲义等小人物。同时,《茶馆》中讲述的故事夹杂着荒诞的小片段,如庞太监娶妻买儿、两个逃兵共买一个妻子、抗日战争结束后庞四奶奶做皇后等情节。荒诞情节的背后正是剧作家对这不合理现象的极力否定,突出“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和渴望人人平等而有尊严地生活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到来。

此外,《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一条隐形的连接线。它既像生活中随处都可发生的真实事件,又有著属于戏剧演出特有的夸长夸大处理方式”,而《茶馆》带给人情感上的共鸣是在悲剧氛围中展开的。悲的是战争、暴乱、愚昧无处不在,悲的是这些小人物艰难地生活着却依然难逃自我毁灭的结局。如常四爷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被逮捕入狱;松二爷即使自己饿着也不叫笼里的鸟饿着,以致死后的棺材还是常四爷化来的;王利发辛苦赚来的钱也要被当作“那点意思”讹诈;教员为了争取基本的生存权举行罢课要被当权者狠打;三位老朋友在茶馆里撒纸钱、喊起“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来自我祭奠。老裕泰最终被沈处长以“蒿”批准为“拖拉撕”,整个话剧内在悲凉的情绪指向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所在——关于人的思考、关于人性社会的建构。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台下的观众被带入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所涉及的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即话剧的思想性——人有尊严地活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时代、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时代、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的时代,裕泰茶馆始终不变的就是“莫谈国事”的信条。人们没有自由可言,处处受恶势力压迫,只能在生活的边缘上挣扎。一定意义上,“‘人类的共性‘苦难‘人类经历的悲喜剧才是《茶馆》真正关心的主题”。三个时代的埋葬,最终会迎来由合理秩序保障、人人平等自由的现代社会。因此,《茶馆》的艺术性还在于它本身的思想性,关于“人”的时代的深入思考。

总之,话剧是一门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性艺术,涉及人物语言、动作、场景置换等多种因素。集中真实的舞台空间、“人物展览式”的性格刻画、小说化的手法、深刻的思想意蕴让《茶馆》能够突破话剧表演时的时空界限,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内尽现三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演员与观众的“表演—欣赏”的接受过程中,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觉醒,而这些正是《茶馆》艺术性的体现,也是老舍创作《茶馆》迥别于其他话剧的独特之处。

①③ 马云:《老舍的话剧创作与舞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② 庄悦:《老舍话剧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表现》,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赵杨:《从戏剧活动看戏剧剧本的“二重性”》,《戏剧之家》2013年第3期。

⑤ 郑:《老舍话剧“艺术现象”探析》,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牛丹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共鸣茶馆
《茶馆》
我给动物开茶馆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茶馆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