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红楼梦》评点论鸳鸯及其“殉主投缳”

2017-07-19何红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清代鸳鸯评点

摘 要:鸳鸯作为贾母唯一可靠之人,幸其守正,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清代诸家《红楼梦》评点尽管持论不一,但对鸳鸯也是几无微词。评者的论述多集中于鸳鸯的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关于容貌,书中的三处描写都有评到,认为鸳鸯是一大醇小疵的美女。关于性情,评者据其情事析出“眼里有筋”,“决绝”“贞烈”,“深情”“好人”,“见识特高”等。至于殉主,评者认为“虽云自缢,却算善终”,缘故有二:一是恋贾母之恩,一是惧贾赦之逼。

关键词:清代 《红楼梦》评点 鸳鸯 殉主投缳

鸳鸯,贾母的大丫头,是贾府的“家生女儿”(第46回)①。姓金,父母在南京为贾家看房子,哥哥是贾母房里的买办,嫂子是贾母房里管浆洗的头儿。贾母平日倚之若左右手,离了她连饭也吃不下去。贾母玩牌,她在旁边出主意;贾母摆宴,她入座充当令官。第20回出场。第39回李纨赞她“心也公道”“不倚势欺人”。第40回鸳鸯串通凤姐捉弄刘姥姥,让贾母开心。第46回拒绝做妾,矢志不嫁。第71回无意中惊散司棋与潘又安,答应保密。第111回贾母死后自缢。作为贾府的首席丫鬟,清代《红楼梦》评点②也给予了一定关注,集中在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兹举如下。

第一,容貌

与金钏不同,书中有多处写到鸳鸯的容貌妆饰。第24回宝玉眼中:

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扎花领子。

第39刘姥姥眼中:

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

第46回邢夫人眼中:

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这三段人物容貌描写都属于鸳鸯。清代《红楼梦》评点中有东观主人、姚燮、张新之三家对此作出评析。第一段文字,东观主人批曰“其实动人”?譻?訛,姚燮侧批直录,又下眉批曰“鸳鸯亦是婢中之姣姣者,自宜出力特笔写之”?譼?訛。所谓“姣姣者”,是指受欢迎的漂亮的或迷人的姑娘或者最突出、名列前茅的人。所谓“特笔”,是指独特的笔法、特别记载。姚燮认为,鸳鸯乃一“烈女”(第13回眉评),足为大观园生色;也是灵警人,“非庸碌之辈可比”(第46回眉评)。是作者着意之人,也是与石兄挂号之人,故其容貌先从宝玉目中明记。其实,张新之发现,早在第3回黛玉眼中,鸳鸯似乎就已出现:

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锻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

黛玉初来贾府,对众多姬妾丫鬟衣着的印象都是“盛妆丽服”,独把这位丫鬟“打谅”(第3回)得仔细。张新之见机问曰“伊何人”?并在第24回宝玉“回头见”云云之后批曰:“黛玉初到王夫人处见一丫鬟,是这样打扮,到此方隐隐点出是鸳鸯。”如此说来,鸳鸯之名既在出“鸚哥”时伏下(甲戌本第3回夹批)?譽?訛,容貌亦在黛玉初来时伏下。从人物关系上来说,鸳鸯容貌先从宝黛二人目中出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甚或还有深意存焉。第二段文字中的“纱罗裹的美人”,出自刘姥姥眼中,故未提名姓。东观主人指为“鸳鸯写照”,姚燮也非常确信“一定是他”,因为书中有说贾母“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第46回)。第三段文字是从邢夫人目中“细细将鸳鸯妆饰容貌一写,补前文所无”。姚燮认为鸳鸯的“几点雀斑,益彰其媚,安在有大醇者必无小疵”?所谓“大醇小疵”,是指大体纯正,略有缺点。凤姐夸鸳鸯长得“水葱儿似的”,邢夫人也是大赞特赞鸳鸯:“模样儿,行事作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第46回)。因此,鸳鸯形容“固为丫鬟中之顶顶尖矣,其为赦公之所垂涎也亦宜”(张子梁第46回回前总评)。姚燮替之谦虚“不敢当”,估计心下还是默许了的。值得注意的是,姚燮的这一“大醇小疵”观与脂砚斋的“真正美人”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二,性情

百廿回大书,鸳鸯作为丫鬟首席,荣登回目四次:第40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46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71回“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111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唯平儿与之相当,也是四次。脂批认为,“鸳鸯女从热闹中别具一副肠胃”(王府本第46回回末总评),突出了鸳鸯性情的不同流俗。针对这些回目,清代《红楼梦》评点都有相关解说。鉴于清人评点鸳鸯殉主更重对于斯人结局的理解,其中的性情之笔留待后文略及。

首先,“眼里有筋”。“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王伯沆认为,饭后鸳鸯吩咐送菜给平儿、素云、袭人等,是写“鸳鸯胸中有经纬”(第40回批)?譾?訛。特别是送菜给袭人,是凤姐提醒后鸳鸯“便命人也送两样去”(第40回),王伯沆特注“也”字,指出从中可见“鸳鸯眼里有筋”(第40回批),具知游戏之三昧。平儿是凤姐的人,素云是李纨的人,袭人是宝玉的人,可知鸳鸯于人于事颇有计较。另外,张子梁认为,此处鸳鸯吩咐送菜“不过三言两语,然开口便知不凡”(第40回夹批),宜得贾母之宠。

其次,“决绝”“贞烈”。“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回,姚燮认为是“曲曲折折,极写鸳鸯”(第46回眉评)。贾赦要讨鸳鸯,先由邢夫人向鸳鸯本人说,后又令金文翔接回单独面说。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第46回),“而鸳鸯他日之死自此决矣”(第46回眉评)。为什么呢?据张子梁分析,鸳鸯以微贱之分,忽见重于主人,而使其主母邢氏亲来说与,尊以姨娘之号,许以并肩之宠,“则所谓诱之以利者,不为不尽矣”。然邢氏问之而不语,携之而不行,“其不为利动也,何如?”及其触怒贾赦,又使其兄嫂说与,绝其自择之心,杜其外聘之路,“则所谓逼之以势者,不为不至矣”。然鸳鸯剪发在所不惜,一死在所不惧,“不为势屈也,又何如?”观其大观园中对平儿、袭人所说之言,同其嫂向贾母哭诉之语,可与日月并明,而为天地鬼神共鉴,“何物老伧,竟敢夸其有诺大手心乎?”观此数端,可知鸳鸯誓绝“已伏下死节之根矣”(第46回回前总评)。面对贾赦的倚势霸道,鸳鸯其志已定,“胸中已早认定一‘死字”(王希廉第46回回末总评)。不过,陈其泰从主情的立场出发,认为鸳鸯“天生来毫无柔情,另是一种体段”(第52回眉批)?譿?訛。她自命不苟,誓死不嫁,“非守贞也,情不钟也,然非此不足以成鸳鸯之名,非此不足以新红楼之局”(第46回总评)。黄小田亦云鸳鸯“决绝”,然而情到决绝处,“激烈之情可想”(第46回夹批)?讀?訛,亦知无可如何。特别是鸳鸯发誓绝婚后总不与宝玉接谈,其“贞烈之性,实不可及”(王希廉第52回回末总评)。

最后,“深情”“好人”。“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一回,鸳鸯在园子里不意惊散司棋和潘又安的好事,二人惧罪,潘又安逃走,司棋恹恹成病。鸳鸯没有去告发、邀赏,反而劝慰司棋安心养病,别因此糟蹋了身体。王希廉概括这一情事说,司棋偷情,偏被鸳鸯撞见;且云二人“俱不善终”,司棋死于多情,鸳鸯死于绝情,但都是“深于情者”。黄小田则云二人虽然“同一以身殉人,而贞淫各别相去天壤”(第72回夹批),意谓司棋主淫,鸳鸯主贞,二人有天壤之别。姚燮是从惯常的角度称赏这段的情事安排,曰“只有人家惊散鸳鸯,而乃鸳鸯惊散人家,事甚新鲜”(第71回眉评)。鸳鸯,“不独宿之鸟也”(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讁?訛),自唐人卢照邻诗《长安古意》之“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起以喻夫妻。司棋与姑表兄弟潘又安青梅竹马,私订终身,是一对“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第72回)的“鸳鸯”。鸳鸯与司棋相哭发誓,开心见肠,事情丸释冰消。东观主人大赞“鸳鸯是好人”(第72回批),姚燮侧批直录,亦赞“鸳鸯真好人”。因此,鸳鸯惊散“鸳鸯”,“真是相成相破”(第72回眉评),意即鸳鸯其人与“鸳鸯”情事于“惊散”中成就的艺术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殉主

第11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第111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鸳鸯真心哭送贾母,之后投缳自缢,“全受全归”(姚燮第111回眉评)。全书中现女儿身者,晴雯、黛玉以后,独见鸳鸯。因此,关于“鸳鸯这样一个人,偏又这样死法”(第111回)的人物设计,清代《红楼梦》评点有不同解说,大致如下。

首先,“虽云自缢,却算善终”。有的评者认为,鸳鸯“实为丫头中出类拔萃之人”(王希廉第39回回末总评),其情之正“在此书中乃第一人”(黄小田第111回夹批)。姜季南认为,鸳鸯之死“半殉主,半殉节”(姚燮《大某山民总评》引);王希廉认为,鸳鸯殉主“固是义气,亦是怨气”(第111回回末总评)。就“半殉主”“固是义气”而言,贾政云鸳鸯“是殉葬的人,不可作丫头论”,宝玉云鸳鸯“算得了死所”(第111回)。得到贾政、宝玉如此认可,陈其泰评曰“鸳鸯亦荣矣哉”,“只此一死,实非他人所能及”(第111回眉批)。依东观主人之见,鸳鸯“咽喉气绝,香魂出窍”(同上)之时,已经“不负老太太一生恩养”(第111回批),姚燮眉批直录此批。再者,鸳鸯死前曾有一段心事:

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

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

东观主人认为鸳鸯的这番“见识特高”。姚燮侧批直录,并于眉批中引申:“鸳鸯遭此等事真真不值,受折磨一层其次也”。李纨有言为证:

那时候有老太太疼他,倒没有作过什么威福;如今老太太死了,没有了仗腰子的了,我看他倒有些气质不大好了。我先前替他愁,这会子幸喜大老爷不在家,才躲过去了;不然,他有什么法儿?(第110回)

意谓赦老若在未必干休。李纨之见虽较鸳鸯的“已有成见”为浅(东观主人第110回批),却也道出鸳鸯的苦难处境。故而评者所谓的“半殉节”“亦是怨气”,當由鸳鸯本人的“见识”而来。总之,鸳鸯跟贾母西去,虽云自缢,却算善终。其乃丽竖翘楚,“高飞遐举,讵伍藩篱之”(姚燮第111回回末总评)?

其次,“鸳鸯之死,其故有二”。张子梁认为,鸳鸯之死有两个缘故:一是恋贾母之恩,一是惧贾赦之逼。据张子梁分析,鸳鸯之为人,纯是一腔血性。自第46回剪发自誓时,已起寻死之念,迨贾母没后,此意三见,“则其不忘主恩,而必以死殉之者,是其本意也”。至于惧贾赦威逼,“此不过为万一不死之虑,而故作是或然之想耳。”由此观之,鸳鸯之忠烈,不唯女子中罕见,即放诸须眉中,“亦其卓卓者矣”(第111回回前总评)。关于鸳鸯死因的探讨,张子梁的看法比较切实。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他前后的陈其泰、哈斯宝却不这样认为,好像只知其一,不及其二。

陈其泰归之于鸳鸯的愚忠愚孝。在他看来,鸳鸯愚忠愚孝,自非宝玉、黛玉一路人物,此等人不足与言情。然鸳鸯自言除了老太太别的也服侍不来,则其心专归于老太太一人,“亦足见其情之不分,故能成其志之不夺”(第88回眉批)。哈斯宝则归之于鸳鸯遇到大难大苦。在他看来,鸳鸯之死并非真是舍不得贾母。人之轻生自杀,若非就大义大节,便是因为有了大难大苦。贾母非死于仇敌,何义可尽?贾母非其夫君,何节可殉?果真感恩,思求报答也就是了,何必殉死?故而不能说是大义大节。那么,鸳鸯究竟有什么难处苦处才致死去?第23回(《新译红楼梦》)贾母寿宴上,贾赦叫邢夫人向贾母讨鸳鸯为妾。鸳鸯那时可以靠贾母,说宁死不嫁。到第36回(《新译红楼梦》)贾母已死,贾赦归期不远,鸳鸯怎能再拒做妾?年轻貌美名属一流,与其将终身托给枯桑朽榆,还不如一死了之。鸳鸯“遇到大难处大苦处,却借大义大节自缢”,“委实可怜”(《新译》第36回批)?輥?輮?訛!平心论之,若言陈其泰的分析倾向“恋贾母之恩”,那么,哈斯宝的解释实近“惧贾赦之逼”。虽各执一端,然合而观之,终不脱张氏的“其故有二”。不过,今人认为《红楼梦》佚稿未必写到贾母寿终归地府,贾赦后来逼嫁的可能性也很小,故而鸳鸯的命运只能是终身不嫁。

综上,鸳鸯作为贾母唯一可靠之人,幸其守正,从不自傲,也从不仗势欺人,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清代诸家《红楼梦》评点尽管持论不一,但对鸳鸯几无微词,甚或多番表达“我敬鸳鸯”(东观主人第107回批)之意。评者的论述多集中于鸳鸯的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关于容貌一端,书中的三处描写都有评到,认为鸳鸯是一大醇小疵的美女。关于性情一端,评者据其情事析出“眼里有筋”,“决绝”“贞烈”,“深情”“好人”,“见识特高”等。至于殉主一端,评者认为“虽云自缢,却算善终”,而且其故有二:一是恋贾母之恩,一是惧贾赦之逼。其实,用现在的话说,书中塑造鸳鸯的四段主要情节:“三宣牙牌令”宣出了鸳鸯的风华,“誓绝鸳鸯偶”誓证了鸳鸯的刚烈,“无意遇鸳鸯”遇知了鸳鸯的善德,“殉主登太虚”殉出了鸳鸯的悲情。从整体上来看,清代《红楼梦》评点于此皆有论及,只是多寡不均,深浅不同,侧重略异而已。例如,鸳鸯能识文擅字,“三宣牙牌令”一节,鸳鸯的酒令启唇即来。惜乎清人评点着重鸳鸯之于人事的能耐,而忽略了鸳鸯之于文采的敏捷。至若鸳鸯无情而情正,恰如可卿所言:“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便是个性;喜怒哀乐已发,便是情了。至于你我这个情,正是未发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样。欲待发泄出来,这情就不为真情了。”(第111回)如此,黛玉所葬的花里,大观园的香丘里,原来也有鸳鸯的几瓣;虽属一朝春尽的残花落英,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第27回)的风流艳骨。诸联认为,园中诸女,皆有如花之貌;即以花论,鸳鸯如凌霄。按凌霄乃落叶藤本植物,附木而上,能高达数丈,具有一种宏大的气势。虽然不免“一旦树催倒,独立暂飘摇”(白居易《有木名凌霄》)的命运,然而“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世人“望之如天际真人”?輥?輲?訛。以彼花谓我红楼之鸳鸯,不亦可乎?

作 者:何红梅,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清代鸳鸯评点
欢天喜地配鸳鸯
绣鸳鸯
书评点讯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鸳鸯跳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