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课堂的教学组织实施技巧
2017-07-19姚健东
姚健东
开放、轻松、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情境教学所倡导的,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力,让学生积极并乐于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运用情境性,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性格特点,并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去建立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借此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情境性课堂的教学组织实施技巧。
小学科学是以学习自然为主的一个科目,这门课程的存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的发展历史不久,算是一种新兴的課程。如何学好这门科目,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经过探讨,发现在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更快接受新知识,能大大增强学习科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实施情境性课堂呢?有什么实施技巧呢?
1 创立情境
情境性课堂是一定要求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情境创立的,一节科学课如果最开始的情境创设成功,那么这节课就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好课了。那么如何创立一个情境呢?这就需要教学按照每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涉及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的创立。
1.1 结合生活,创立生活化气息的情境
科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知识,了解生活中出现的科学常识,结合生活去创立生活化的情境,或者了解学生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和生活现象,然后根据这些学生的关注点创立情境,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科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的科学“热量是怎么在物体间传递的?”这一话题时,就可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创立生活化情境。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为什么冬天穿多衣服就不冷了,为什么夏天商贩们要把冰箱盖起来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竟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2 以实验为基础,创立有乐趣的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的了解科学知识。而且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性的一件事,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探索欲。科学实验能够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现象,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比如,在教授小学科学人教版“物体的沉浮”这一现象中,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演示,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3 以情感为导向,创立冲突的情境
例如:在分析力的作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个力气比较悬殊的学生进行比赛,然后教给力气小的学生一个方法,让他在比赛中胜利。这一现象一定会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由这个具有冲突性的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4 借助各种技术、创立情境
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可以更好地创立情境。
2 情境创建后的引导交流
构建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但是创立情境后不加以引导,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那么,引导工作该如何进行呢?
2.1 课前准备做足
在情境创设前必须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针对性的准备材料创建情境氛围。教师要考虑好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否需要反复集中讲解。而非重点或者发散内容是否需要创建课题小组讨论。而哪些板块是无需深究,学生已经清楚认识的。针对教学内容,教师要提前透彻把握,清楚认识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切勿脱离教学目标。总之要有针对性,才能让教学和情境完全融合,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2 创建轻松活跃的讨论氛围
轻松活跃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大胆展开讨论的氛围,置换了老师与学生对于课堂的主导关系。由学生引导课堂,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开阔。而老师收网引线,更能确保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正确的引导方式
引导讨论可以选择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实践等方式,并不一定只是单一的形式。如果是分散的问题就让学生自主去探讨,教师在课堂末尾进行结论性的总结就可以了。如果问题比较集中,而且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之间存在联系,就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法去探究。另外,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
3 教师要改善自己在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教师没有很好的利用情境教学法,有时候引入的情境和教学目标不符,这就会导致出现无用情境,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明白情境教学应该和教学的内容相辅相成,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当然情境教学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或借助前人的经验,去建立有用的情境达到教学的目的。
4 小结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中更有激情,教师更加容易实施教学目的。但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提高。相信在教师的努力实践下,情境教学法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