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的叙事原则
2017-07-19文菡
文菡
纪录片作为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印证和写照,它用纪实手法非虚构地解释历史、记录现在、预测未来,客观地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客观来说,纪录片的叙事原则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篇章中发生的片段,最大程度地将真相呈现给观众,对于弘扬时代先锋、宣传先进典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纪录片的观赏感性弱和叙事理性强的特点,导致党员电教片的拍摄者对于纪录片这种形式的运用相对较少。那么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能否在与党员电教片的碰撞中重新找到突破口呢?笔者尝试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山河印记》和《大黄山》三部纪录片寻找答案。
一、集合生活化的理念与真实化的场景,让叙述有温度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不仅仅在于它运用了拍摄和制作的高科技手段,创作了美妙抒情的解说词,更为重要的是该片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生活化的理念和真实的场景展现。
在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声名远播的烹饪大师,更多的都是离我们很近甚至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的劳动者。无论是职业挖藕兄弟,还是采集松茸的母女,他们在镜头下展现出的是一幕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捧出的是一道道寻常人的家常美食。这些真实的画面让观众在观看之后不仅醉心于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为其中一个个细腻真实的场景所感动。比如介绍《厨房的秘密》那一集,展示的是村宴的场景,全村人围坐会餐,必须用圆桌和红布。分享美食的过程,其实更是彼此之间交流的重要仪式;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的是桌上的美食,品味的却是温暖的人情。
正是这些质朴平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自然而然就回味起“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使得这部纪录片具备了感人至深的力量。应该说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因素可能有很多,但能否在叙述生活化的理念与还原真实化的场景下温暖观众、赢得关注便是关键。《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方面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结合故事化的表述与温情化的元素,让讲述有深度
《山河印记》大胆尝试,将“透过人心看社会”与“透过社会看人心”交叠互补,将民族大义融入到温情的故事叙述之中,既以史实育人,又以真情动人,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厚重历史的思考。
《山河印记》在形态上类似于故事化的表述,通过每个阶段、不同场景、分镜头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以及跌宕起伏的叙事语气和节奏,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山河印记》讲述的是一位80后女孩文心,十年里矢志不渝寻找和帮助抗战老兵,带领志愿者们辗转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山东、河南、云南各地,寻访、帮助430多位抗战老兵,抚养多位风烛残年、身患疾病的抗战老兵,为他们养老送终,并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的夙愿的故事。文心把这些当年为抗击侵华日军流过血、负过伤的老兵当成自己的亲人。从她和抗战老兵的故事里,不难读出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该片通过截取文心与抗战老兵的平常对话和生活点滴表现温情,通过回顾一个个历史的片段表现七十多年前震撼的往事。“爷爷,您这几天,在这边冷不冷啊”“我的好爱孙。”片中这些朴实的语言看似简单,却散发着浓浓的温情。还有一幕幕历史画面的定格,一个个被历史铭记的名字,片中这些没有声音的照片与画面看似单调,却勾起了深沉的思考。有观众这样评价:“看了这部片子,仅仅用‘感动已经不能够反映我们的心声。”
《山河印记》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表现等精神层面的描述亲切感人、真实自然,使得纪录片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浓浓的温情和厚重在片中得到了合适的释放,全片早已超出了一部纪录片的意义。
三、贯串立体化的声音与个性化的解说,让表达有力度
《大黄山》播出之后,不仅收获了电视观众的手动点赞和转发,也获得了来自业界的认可和好评。特别是《大黄山》在解说词与画面音乐运用的配合上的尝试和突破,使观众在视听感官层面得到了一种别样的体验。
现如今的纪录片创作走向中,纪录片要赢得关注,仅凭镜头和画面是不够的,其解说词的内容表达也开始显得愈发重要。当画面有时无法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解说词传播的文化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解释和升华画面,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到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意境当中,使观众从不同角度理解纪录片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內容。《大黄山》第四集《筑梦徽州》的开头解说:“从公元4世纪开始的中原文明南下之路,越过了黄山山脉的阻隔,前后三次迁徙潮,让一个个名门大姓扎根在山里的世界。在光大宗族的梦想中,黄山脚下的古村落和民居连同与之相生相伴的杰出工艺,传递给世人的远不止徽州工匠的杰出才华。进入歙县深渡镇阳产村,必须经过一大段蜿蜒的山道。在这条直通村头的水泥路贯通之前,拥有300多幢土楼的阳产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村落。洋溢着泥土本色的土墙民居,被称作‘阳产土楼,它们用不同于徽派建筑外观的另类符号隐藏着一个家族迁徙筑梦的密码。”在这段解说词当中,创作者结合有关地理和人文画面,在解说词中运用质朴的语言介绍了迁徙潮成就的徽州独有的建筑文化:一是在前后三次迁徙潮过程中,名门大姓扎根于黄山从而诞生了黄山脚下众多的村落;二是由于阳产这样一个地处蜿蜒山道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创造了不同于徽派建筑外观的筑屋方式;最后,这段文字还为观众们设置了悬念,并揭示了纪录片的主题“筑梦徽州”。
同样贯串全片的立体化的声音则较好地把握了全片整体的节奏和韵律,使其情节更加生动、真实,使表达更有力度。《大黄山》第四集《筑梦徽州》中在记录人们筑造夏天不用空调、冬天无需取暖的“阳产土楼”时,舍弃了解说,仅仅收录铁锹掠过土地和木棒压实生土的连贯声,以简单立体的声音让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山民就地取材、以青石为地基、采用夹墙板夯筑的古老方法垒起生土版筑墙体房屋的过程中。这是一种感知的传达,更是一种情绪的跌宕,让观众可以了解到画面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文意蕴。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受众的思维生活方式、媒介接受心理和习惯。这对纪录片和党员电教片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纪录片的形式融合在党员电教片的制播中,进而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会是又一段充满期待和惊喜的探索。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