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文化审美元素研究

2017-07-19解殿双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解殿双

[摘要]从悠远的历史中阔步走来的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不仅成就了中国文明,而且以其耀眼的光芒为丰富世界文化增添了色彩和光辉,更带给国人对民族文化的尊崇与自信,为此,我们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更加辉煌。

[关键词]审美中华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生息、文明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和遗存了值得中华民族子子孙孙赖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文化自省、文化自觉的宝贵文化营养,这些宝贵的文化营养永远是彰显中华民族文明品质的特色元素,永远是熏陶和鞭策后人养德修品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中,我们的先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种类型的文化经典,每一类型的文化经典都值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人认真学习,细细咀嚼,审美感悟,以史鉴今,以教益修身。审美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会让我们后人感受到她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升腾和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情感和信念。

一、综观中华文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元素

(一)关在哪里

一为醇厚。中华文化醇正浓厚的美值得细品细酌,在文学艺术方面就为国人乃至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艳与辉煌。例如,在语言艺术方面,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想象的驰骋中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个的传说与神话;在殷墟里沉睡的甲骨告诉我们一个又有一个被尘封于泥土中的历史故事;《尚书》、《春秋》、《左传》等一篇篇经典著作,对后世的文风产生深远的影响;“铺才逦文、体物写志”的汉赋,挥洒着汉韵古风;唐诗宋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律、韵、神的完美融合;元曲散发出诙谐、率真、洒脱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再比如,在表演艺术方面,我们的先贤创造了“宫、商、角、徵、羽”无声音阶,创作了《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十大名曲,这些都以其历史的厚度和艺术上的醇度,淋漓尽致表现了美元素的丰满。再如我们汉字的书法艺术以“古真草隶篆行”六体创造出的线条美、结体美、墨色美、章法美,其中的醇厚美更表现出美不胜品、国之瑰宝的特质。

其二包容。作为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经五千年沧桑,一直以稳健的步履行进在世界文明之林,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的文脉得以延续和传承。回顾历史,中国经历了多次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但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不仅没有被弱化,反而却壮大起来,究其原因,既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竞争实力,也在于所具有的“洋为中用”的包容心态。譬如说,尽管是曾经跃马扬鞭的“蛮族”入主中原,也要被融入到了手拿毛笔附庸风雅的文人骚客之中,尽管是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被赋予了中国色彩,具有了中国格调,中国文化在包容心态的支配下,其他文化在“海纳百川”的胸怀中被吸收和兼容,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美。

其三精神。在众多的文化形式里,不仅仅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更具有伟大精神的支撑。比如说,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贯穿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始终,古文献《易经》中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论断,并因此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此而不懈奋斗。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传统伦理道德博大精深。其中的《孝经》(包括《二十四孝》故事),相对简明,易读易懂。《弟子规》本来就是启蒙教材,而且兼有识字教学、品德教育,以及为读经(主要是“四书五经”)做准备的作用。《大学》,原为《礼记》之一篇,全书不足两千字,言简意赅,语近旨远。“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朱熹《大学章句》序)“规模之大”谓“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节目之详”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条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学》概括表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哲学思想。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辑为“四书”,并主张读“四书”应先读《大学》。“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學章句》)《大学》被喻为“初学人德之门”(朱熹《大学章句》引程子语)。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宜以《大学》“入门”。再比如,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滋养着中国人的品格,并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声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迎来民族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等。

(二)关的特点

其一博大。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是某一种形式的一枝独秀,而是用文明的触角涉猎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在纷繁复杂的构建中没有显得手忙脚乱,反而以从容的气魄和科学的运筹,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文化体系。无论是在物态层面,还是制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还有心态层面,中华文化都有着丰润的内容,并通过自我体系体现了文化应有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的特点。中华文化在体现体系上的博大之后,又以其一个个的分支让人们惊讶着她的精深,比如说,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长期的遵循,就是因为内中所蕴藏着经典故事或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维系,像端午的粽子是献给大诗人屈原的缅怀,像春节的系列活动,包含了祭祖、祈福、团圆、和谐等诸多因素。

其二鲜明。就是完全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身所独有的显著特征。比如说,自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以来,我们的文字虽经历了象形、篆书、隶书、楷书等几次形体上或书写方式的变化,但是方块字的整体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并成为傲立于其他文化之上的中国文字;再比如,我们的书写工具毛笔的发明,以其柔中带刚的笔性,于方寸之间巧“侧、勒、弩、超、策、掠、喙、磔”等不同笔法,在凝神静气中,挥洒着墨汁的浓郁芳香,勾画出黑白相映间的美妙境界,既把中国独特的方块字书写得干净利落,又把书写变成了一种艺术享受,赋予了书写的艺术审美观。

其三活力。中华文化以包容的心态坚定地自觉自信发展着,历史的进程证明了这一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证明了这一点,现如今通过世世代代的大力弘扬与有效传承,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大文化内核,形成了三者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此,我们应当深刻领会三大文化之间存在的相通与共融联系,在赏析和借用每一个文化形式的时候,不能主观甚至是片面的来处理三大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有大局观念,以辩证的思维,来尊重中华文化在活力上所带给我们的思索。

二、发挥中华文化美元素的引领效应

我们用审视的目光来发现中华文化中美的元素,不是为了沾沾白喜,不能因此妄自尊大。我们每一名中国人都应当在享受美、感悟美的过程中,明心智、立壮志,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理直气壮地肃清崇洋媚外、全盘否定中华文化等错误思想的侵袭,以包容的胸怀,合理吸收外来文化中符合我们需要、符合科学发展的成分。我们要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按着党和国家制定的文化兴国战略,打造我们中国人民自己的精神标识,构建我们中国人民美丽健康的精神家园,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具体做法如:

其一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来印证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所周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基础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尤其是传承了近三千年的儒家思想,因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构建国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足以作为宝贵的精神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提炼和凝聚,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中最为宝贵和最为核心的内容也即所体现出的是全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印证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民遵化的自觉和自信,恪守与传承。

其二以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态度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代代先人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中国文化,标识和烙印了中华文化特色,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树立强者风范,我们中华民族的今人和后人理当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理当在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再为我们的文化宝库留下我们这一代人所应该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要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品,而阅读是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品的必然途径,多读书,读好书,多思想,勤揣摩,细细品味出其中的文化营养,用来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滋养个体的民族精神气质;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文化专业者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宣传普及创造发展中华文化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中的教育工作者在加深个人的民族文化底蕴的积淀中,像我们的学生进行充分的民族文化教育,用民族文化这个根、民族精神这个魂教书育人;这就需要我们的传媒界、商界积极宣传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创办和发展文化产业,在舆论造势、作品传播、经营管理方面广开思路、争取作为。总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行行业业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责任。

(責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