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7-07-19张磊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精准资助高校

张磊

[摘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所限,高校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良现象,直接违背了国家资助大学生的基本精神。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是高校必须不断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精准资助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政策不断深入,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大量的家庭贫困生。如何解决这些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学习,一直是我国的探索话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实现精准扶贫。”之后,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其中详细阐释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认为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必须做到“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这种思想也应该引申到大学生扶贫工作中。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所限,高校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良现象,直接违背了国家资助大学生的基本精神。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是高校必须不断探索的话题。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一)存在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现象

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在受到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资助后,都能表现出对所得资助的珍惜,从而更好地将这些资源利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然而在各大高校也几乎都存在受助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学生。这类受助学生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在受助前即已潜在存在或已呈现出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态度;第二,受助前态度良好,受助后反倒有所表现。

(二)存在感恩缺失现象

2016年,湖北省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主动给资助者表示任何感谢而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人们在讨论是否应该“施恩勿念”的同时。也着实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忧心。

在每年的助学金评定过程之中或评定结束之后,时而会有一些令人气愤而无奈的插曲:个别学生因助学金名额有限而发生争抢;在获得助学金后向家里隐瞒,从而继续获得原有的生活费;获助后挥霍浪费;在之后的爱心公益活动中甚少参加,甚至是拒绝参加。

感恩首先要知恩。而对于这一类受助大学生,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感恩教育的淡化、家庭亲人的溺爱,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将他人的关心、爱护、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同时,由于资助体系中不完善的地方,引发这类学生将贫困视为一种工具的心理,即“只要我家庭贫困,不需我争取,我也会自然被给予这些资助”,因此更增强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三)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助的相关申请材料失真。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虚开或伪造相关证明、在材料的填写过程中虚构或隐瞒家庭的真实情况;

第二,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例如在班级公开评议的环节,虚假陈述家庭经济状况,或提前动用私人关系为自己拉票,甚至是相约投票后再将所获资助金私下均分;

第三,违背承诺滥用资助金。虽然在之前通过言语或书面的承诺表示要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资助金,然而到手后却吃喝玩乐、与人攀比,甚至将资金拿去投资炒股;

第四,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本是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有些获得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常就业并具有偿还能力后,仍然超出合同有效期限惡意拖欠贷款,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自身信用污点的记载。

三、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对策

针对上文分析的种种不良现象,我认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一些受助学生之所以产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现象,是因为受助学生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封闭、抑郁的性格,而具有这些性格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发展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程度;此类学生由于贫困所限,常常无法满足自身对物质的追求,在自卑的同时,容易形成攀比和虚荣心理,一旦得到一笔金额不小的物质资助后,会有过度消费的欲望和行动,甚至是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在各类资助的申报程序中,需要多次填写家庭贫困状况,并上交至相关老师或行政部门。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为确保程序公开透明,一些高校甚至采取了班级公开评议、全院公示的方式。而这些程序的设置往往给了受助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触碰到了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直接导致了他们之后的自暴自弃现象。另外,资助体系中的漏洞,例如对“贫困”的定义界定不准、资料审核不严、对资助金的使用监督不力、对弄虚作假者缺乏惩处措施等,也会导致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实现大学生精准资助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建立资助工作新理念

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竞争越发激烈,高校必须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的基本出发点。有鉴于此,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资助工作新理念。

首先,高校要建立实事求是的资助意识,在认定大学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将定性和定量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经济贫困生的档案,将他们精准确定为资助对象,为精准资助提供依据。

其次,高校要建立学生参与的资助意识。学生是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主体,他们在保障切身利益方面有足够的发言权,所以高校要将学生吸引到资助工作中,使大学生增加对国家精准资助政策的认同感。

再次,高校还要建立资助育人的意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革、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市场经济中的残酷竞争,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愈见强烈。趋利、逐利已成为不少人的“人生追求”,而这些社会的不良风气或多或少会弥漫到校园,影响到我们的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要坚持资助和发展同步,使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主动脱贫的理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带动自己的家庭早日脱贫。

(二)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

要顺利开展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首先就要正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对待,不可马虎。

首先,高校要确定参与认定的相关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国家宏观指导、地方政府中观实施和高校微观实施的良好格局,防止产生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其次,高校要构建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使认定工作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量化评价指标要包括学生的类别、生源地经济水平、生源地消费水平、学生的家庭人口及其家庭收入、消费数据等,形成学生贫困程度的量化评定方法。

再次,高校从事资助工作的管理者、教师要加强与资助对象的交流,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查看是否有量化考核难以评价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

第四,高校还要努力实现精准帮扶,就是结合资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差异性帮扶计划,满足受助大学生的资助需求。毫无疑问,经济贫困生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他们对资助需求也各不一样,比如有些大学生需要发展性的能力资助,有些大学生需要生活保障性的资助,还有些大学生需要心理方面的资助。高校要实现精准资助,必须对学生的内心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资助,方能使资助工作收到明显效果。比如高校可以鼓励有浓厚学术兴趣的贫困生参与学校专项科研项目,对他们实施适当资助;通过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项目,对那些有志于通过创业脱贫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总之,高校要结合贫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资助,真正落实精准资助的基本精神。

(三)强化资助动态管理和责任追究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涉及很多细节,必须加强动态管理和责任追究,方能防范一些不良因素。

首先,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资助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全方位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构建精准识别经济贫困生的指标体系;管理有偿资助平台,多角度推动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高校要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成员包括学校、院系资助机构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资助工作队伍要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善于与学生沟通,正确把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具体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资助。

再次,高校要构建资助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内容涵盖受助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贫困类别、致贫原因、已受资助的次数和额度、受助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银行卡消费记录、学生诚信档案等情况,要对受助学生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资助对象有进有出的境界,力争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第四,搞高校还要加强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涉及學生切身利益、金钱利益和教育公平等内容,要想落实精准资助,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利用法律的武器支撑资助工作,高校要严格查处在资助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负责人,还要及时追回资助资金,使资助政策准确地发挥作用。

四、结论

总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落实精准化思想,做到精益求精,实现教育公平。我国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为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消极的社会氛围必然会给予高校大学生以坏的影响。反之,积极的社会氛围定能使大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正面的影响,电视、广播、网络等要经常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人文关怀。高校资助不是为了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而是要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力量早日脱贫,这是国家精准资助的最终追求。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精准资助高校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