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2017-07-19柳红蛟

科技资讯 2017年17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网络文化优化对策

柳红蛟

摘 要:互联网如今已经在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大范围推广沿用,内部滋生出的文化,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以及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产生较为深入的影响效应。笔者的任务,便是针对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及日后富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措施等内容,加以有序探讨论证。希望能够为有关工作人员所合理参考和引用。

关键词:网络文化 育人功能 影响效应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b)-0230-02

网络文化本身保留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特征,对于社会大众日常思想、行为模式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相比之下,高校作为文化青年的聚集重心,理当将网络文化视为其文化育人功能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单元,毕竟其直接决定今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为规范意识等。

1 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1.1 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互联网技术大力推广之后,高校也开始同步开拓多媒体教学、网上选课与教学评价等模式,一时间令师生单向信息传输的境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衍生出两类主体交互式学习的模式。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平等地位得到合理凸显。由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学习方法,的确是不容轻易忽视的。

另外,网络文化还保留一类鲜明特征,即超时空和交互特性,就是说不管高校学生处于何时何地,都能够凭借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传递、感情交流,进一步促成人际交往。所以,截止至今,网络一直深受广大青年群体的热衷,特别是对于新鲜事物几乎无抵抗力的高校学生。

1.2 为学生文化社团创建发展提供丰富的指导性依据

网络文化一直彰显出显著的开发和即时性特征,并且会依照不同人群感知兴趣,进行最近的时事新闻、先锋思想、时尚信息更新共享。在此期间,高校学生完全可以依照个人偏好进行合理筛选,或是直接创建爱好者协会,促进彼此文化学习和情感交流经验的完善之余,将现实社团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张。

2 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和育人功能的影响

2.1 对于高校学生价值理念的影响

网络文化兴起之后,顺势衍生出许多类型的观念、技术资源,以及文化形态,至此高校校园各类文化要素内涵变得愈加丰富起来,这类现象也会今后高校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广阔的适应和舒展空间。不过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也包含许多充满矛盾关系的要素,包括先进与落后思想、积极向上理念和消极论调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高校学生的内心,使得这类群体既有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且复杂,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衍生出多重价值标准并立的局势。

2.2 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以往高校在组织各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期间,都习惯于将学生集中在固定的教室空间之中,之后安排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鸭架式灌输式的教学。相比之下,網络文化表现出较强的交互式渗透特性,其在确保全面颠覆传统师生关系等级性的前提下,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特性。尤其是在经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化选课和教学评价等方式接连推广沿用之后,令高校教学模式极速转换,归根结底,就是变成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今后在社会独立生存和发展等技能舒展,明显是极为有利的。

2.3 对于高校学生传统行为习惯的影响

网络文化始终遗留一定的随意性,并且会利用一类潜在、自然的方式,针对学生日常思想和行为习惯加以更改。如原本需要面对面探讨的课题,如今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处理;原本需要聚集在统一空间之中欣赏的事物,在网络中就可以随时搜索点播。这类现象尽管说表面上为学生学习各类文化提供便利性服务条件,不过涉及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同步发生强烈的变化,所以整体上还是不利于现代高校精神文化凝聚力的衍生。

3 现代进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合理优化的对策

3.1 秉承科学合理的思想,构建文明高雅的校园精神文化体系

大学精神可以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任何高校在办学道路上,必然会积累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元素。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之下,社会文化生态愈加复杂,高校校园文化理当始终秉承科学的思想,选择将思政教育推入网络空间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凭借马克思主义思想占据网络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确保高校校园文化以及学生至此得到健康发展。

具体方式就是配合网络专有的广泛、多元、时效性,以及校情校史等,进行不同类型信息资源开发应用,进一步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予以弘扬,并且保留不同院校专属的文化特色。

3.2 构建起完善的规范体制,推动规范有效的管理文化发展进程

想要真正做到文化立校、文化理校,就必须预先创建健全样式的规范体制。特别是在创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管理体制过程中,更应该选择进行独立开放、制度优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化,长此以往,全方位调整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化倾向,进一步衍生出高端可靠的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模式。

想要达成这类要求,就必须要求校领导和教师充分借助网络的平等、开放、交互等特征,进一步创建出校内外自由交流的核心平台,保证至此顺利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并且促成师生两大文化要素的融合结果,为日后专业-院校,以及高校-社会彼此间的文化壁垒消除,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理智地对待网络对其造成的文化冲突问题,竭尽全力开拓迎合自身实际状况的网络文化控制机制,在做到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力度的同时,将严格管理和合理疏导方式有机结合,最终确保精准化把控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整体改良发展趋势。

3.3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组织积极向上的行为文化实践项目

高校校园文化实践项目,可以说是高校校园文化最为常见和主流的表现途径,更是高校学生文化创建的关键性辅助媒介。在相对生活、完善的学生实践项目之中,我们可以快速锁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紧密切合点,进一步组织多元、有趣、大规模的校园文化实践项目,保证其间顺利提升高校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等。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师生始终是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主体,同时更是高校文化生态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在网络文化全面渗透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师应该更加积极自主地介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之中,保证凭借自身高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知识,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自觉认同,至此更加理想化地促进自身行为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结果。

再就是考虑进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各类软硬件资源细致化开发建设,力求在各类全新科技方式支持作用下,快速搭建起一类数字化操作平台,保证各类资料的有序收集、存储和应用结果;再就是针对学生文体活动场地等进行适当程度地改进,保证内部配套设施与对应管理机制的完善性。长期下去,令优质的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为学生释放压力、净化心灵提供更加理想化的支持服务保障。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原本就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项目,作为高校领导和教师,理当合理地将网络文化合理的精神内涵,快速贯穿融入至校园既有的文化体系之中,至此顺利实现两类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目标,这可以说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必经路途。

参考文献

[1] 刘凤英.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研究[D].广西大学,2015.

[2] 陈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D].江西财经大学,2015.

[3] 杜悦.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网络文化优化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