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媒眼光以巧取胜

2017-07-19潘续

科技资讯 2017年17期
关键词:直通蛟龙科考

潘续

摘 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2013年6月10日的“蛟龙出海”和6月11日的“神十飞天”这两件国人瞩目的大事件恰巧赶了个前后脚儿,面对科学界这两件大事,科学节目《直通科考站》进行创新组合,将“蛟龙出海”“神十飞天”捆绑在一起形成系列报道。

关键字:神舟十号 蛟龙出海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b)-0220-02

1 策划先行,避实击虚

此次“蛟龙——神十”系列报道的起点是团队灵敏的策划嗅觉。“神舟十号”报道计划准确来说是从2012年6月“神舟九号”发射后,也就是“神舟十号”发射一年前就进入了议事日程。

本来是一场“规定动作”,为什么要提前一年就开始策划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正规军”。身为一档地面频道的科学节目,我们的“出身”达不到“配套宣传”的要求,报道申请可谓是层层受限。资源虽然先天劣势,但是对科学大事件的不缺位、不失语的报道决心让我们几经策划和讨论,去寻找和完成一系列最适合团队自身特点的报道思路。

对于观众而言,此次“神十飞天”,除了换了一批航天员外,其他官方信息对于观众来说是形不成太大的刺激的,正由于官方信息的贫乏给了我们独辟蹊径的报道机会。于是,我们“将计就计”、“避开正面战场”确立了以记者的体验式报道为主,直击幕后为核心的报道战略,追击事件背后的深度落点,以科学视角解读——寻求独家性、现场感、另辟蹊径。

组成这次“蛟龙——神十”系列报道的团队,都是80后乃至85后的新人,他们用年轻的视角、用亲身的体验、用对火箭发射的激情和对蛟龙出海的无限憧憬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报道。

对于前方报道思路策划完成后,节目组依靠晚间黄金时段日播的平台,调集资源,整体策划,制作系列节目:在19 d的时间里完成了800 min的报道量,整体节目采用了幕后专题、直播及后续系列专题的3种方式进行。

6月10日,蛟龙起航,第二天神十发射,节目组为此捆绑播出70 min的《蛟龙出海》和50 min记者来自酒泉的现场报道《神十探秘》,为第二天的神十发射预热,晚间时段收视率达到0.59,同比提升51%。

6月11日,神十发射当天,科教中心果断决策,打破常规,对下午时段进行特殊编排,2 h神十蛟龙专题预热,随后1 h的直播神十发射,形成了下午傍晚时段2+1 h的节目通联编排,获得0.65的收视成绩,同比提升了71%。这是科教频道首次对大型的科技事件进行大规模的直播,良好的收视率对于我们科学电视人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直通科考站》的脚步并没有随着神十的发射而停止,借助神十升空的热度,在航天话题的发酵期,做好做足航天报道的第二落点,推出十集《看太空》系列节目:《航天神器》《太空狂人》《太空生活》《惊险时刻》等主题引发了观众强烈兴趣,增加收视粘度、提升节目规模,十期节目平均收视0.65,同比提升14%。

2 布局合理,灵活应战,执行坚决

一个优秀的报道不仅取决于节目的策划,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合理布局和以及执行过程的不打折扣。对于栏目组来说,首先要保证45 min日播节目的正常运转,在此情况下,我们将精兵强将分为两组,蛟龙报道一组,前后方共7人;神十报道一组,前后方共13人。节目安排方面,神十组负责制作两集发射前后的专题报道,以及8集围绕航天话题的专题节目“看太空”,趁热给观众普及太空知识。蛟龙组负责一集探秘蛟龙号的报道和一期专家演播室訪谈。

一切看起来有条不紊,但是6月8日,北京电视台徐滔副总编辑和科教节目中心杜研主任临时决定,要在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当天进行现场直播同时并机央视直播信号,而且要求“不能简单地并机央视信号”,由于人员紧缺,频道紧急调用宣传科与编排科的团队,成立了一个神十直播小组,并在短短两天内完成了演播室的搭建、和市委宣传部、总装等单位的协调。为了让直播看起来生动有趣,在主持人的选择上确定了由参与过神舟发射报道的周颖和对神舟发射环节非常感兴趣的关文平来担当,两人的主持既有感受又传递了科学知识,深受观众好评。

和后方的步步为营相较,前方的神十和蛟龙报道团队正在灵活机动地执行着“正规军”都难以完成的任务。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当天,适逢运载火箭及神十飞船从组装车间垂直转运至发射塔,记者张晓龙和摄像阚超想靠近发射塔拍摄,由于没有正规证件,两人与警卫玩起了躲猫猫,趁机,他们爬进了发射塔的顶层,站在整个发射场最好的角度,完成了对垂直转运的出镜报道。在“垂转”结束之后,所有的媒体都以为没有什么可报道的了,可两人抓住时间差,再次来到发射塔前,让观众看到了神十在发射前的最后状态。这种“傻大胆儿”的行为让他们成为了当天所有媒体中,唯一一个拍摄到独家素材的记者,用他们的话来说“就差把舱门打开进去拍神十了”。

蛟龙号方面前方小组一共4人,几个人初次出海,乘坐“向阳红”号,从青岛坐船到江阴去迎接“蛟龙”,一开始几个人还挺兴奋,时不时地在微信上发照片,看得后方的团队各种羡慕嫉妒恨。不过,到了第二天,记者姜文婷和刘旭就傻了,晕船这感觉,比晕车恐怖多了,又不可能半道停船,俩人只好吐了歇会儿,好了再拍摄采访,整整折腾到下船。在整个跟船拍摄的过程当中,蛟龙小组的拍摄坏境也很艰苦,海风刮得睁不开眼,就侧着身子说,大雨说下就下,仨人为了拍摄,3把伞都给摄像机撑着。

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以上这些细节若不是大家共有一颗坚决执行的心,恐怕很难让观众看到那些现场感极强的画面,而正是这种现场感打造了科学节目的灵魂。

3 借新闻热点,将科学做到极致

作为科学节目,《直通科考站》始终认为,新闻事件是传播科学的理想契机,当新闻事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时,其中的科学部分也相应成为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而同样的科学内容借助新闻事件的推出会事半功倍,节目也实现了以往难以达到的科学深度和厚度。

比如,“神十发射”期间,很多观众都想知道“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中国的航天事业都经历了哪些事件,此时,栏目组策划了一期《难忘神舟路》,通过搜集20年来的记录片,重新整合资料、选取最难忘的片段等方式,制作了一期50 min科普节目,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直通科考站》认为,“有创新”的前提是先学会精致的做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再向前一步。当然,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多年艰苦积累和细致研究。尽管《直通科考站》开播仅半年时间,可组建这个班子的成员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科学记者,参与了我国科学届的多次大事件的报道,比如,神舟六号发射、天宫一号发射、嫦娥一号、二号发射、蛟龙第一次出海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批科学记者,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专家、进入到酒泉卫星基地核心地带、跟随“向阳红”去迎接蛟龙。唯有极致的团队借助新闻热点,才能将科学做到极致。

作为一个地面频道,《直通科考站》在报道资源上并不占优势,如此大规模的组合系列报道,不仅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从未有过,即使在全国科学节目领域中也属罕见。这种“大规模”的操作方式让《直通科考站》栏目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在树立业界“科学大事件权威报道者”形象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直通蛟龙科考
机械革命蛟龙7
“蛟龙”探海
“3+2专本直通”高职段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探究
恐龙跑得快吗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寻找“鹏鹏猪”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