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差异性的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7-19张维斌

科技资讯 2017年17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分层教学信息技术

张维斌

摘 要:该文基于笔者学校所处地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研究如何针对学习者差异性展开教学的策略。探索基于差异教学理论的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课堂“六步”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差异教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b)-0148-0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处于城市边缘郊区的人们生活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造成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各地区教育条件的差异也日益扩大。由于经济水平差异造成了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产生很大差异,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外界信息获取和关注程度的差异更加普遍和明显。笔者学校作为市郊城镇上的普通高中,在课堂教学上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同一个班级,既有发展比较全面的城镇学生,同时也有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

基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情况,我国学者华国栋教授提出差异教学理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的兴趣、态度、学习的方式和教学的相互作用,强调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它的心理学基础是结合了英美有关学习是心理要素的联想观点和欧洲大陆完形心理学(强调认知结构)和动力心理学(强调情感结构)的观点。(华国栋,《差异教学论》2007年版)

1 分层教学策略

以差异教学论为指导,结合笔者学校实际情况,研究人员采用了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分层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研究人员在学习了解了分层教学理论及吸纳前人研究經验后,根据笔者学校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取了以下的分层教学策略。

1.1 教学对象分层、分组

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前,研究人员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学生信息,并分析学生差异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一个班的学生按比例分出高、中、低3个不同层次。出于合作学习的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研究人员采用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即分别从3个层次里按比例抽取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如一个班20%为高层次学生、60%为中层次学生、20%为低层次学生,可以抽取一个高层次、3个中层次、1个低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5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4~6人。而且为了照顾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不会将分组规则告知学生。

这样的分组,让小组内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课堂上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环节,发挥高层次学生的引领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小组与小组间的水平平均,容易形成竞争机制,利于集体的共同进步。

1.2 教学目标分层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应当根据调查分析,确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如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课,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程序,制定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放在知识和理解的层次——认识程序加工的一般过程,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原理。除此之外,还设定应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进阶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初步使用程序解决问题。课堂上应当稳中求进,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以达到更高的层次。而对于部分有程序设计学习基础的学生,则根据其水平,制定分析、综合,乃至更高层次的评价目标。

1.3 课堂任务分层

课堂任务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课堂任务设计要有梯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研究人员在课堂上采用的是基础任务+挑战任务的设计。如信息的编程加工这节课,学生需要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了解计算机程序运行的原理,掌握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以《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使用程序绘制函数图像为例,课堂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

学生通过基本任务,达到知识及理解的教育目标层次,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务后,通过挑战任务,来达到应用、分析的目标层次。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帮助同组学员更进一步,达成突破。

1.4 评价分层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评价,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差异,学生才能接收教师的指导信息。以往,教师在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总会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但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广泛的,评价要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对低层次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给予表扬,即使作品较为平庸,也要对其能完成任务给予肯定。适当的表扬鼓励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对优秀作品进行评价,能提升优秀学生的自豪感,帮助其他学生认识差距,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其对同组学员进行帮助,形成辐射效应,提高整组的水平。

2 教学实施

结合笔者学校开展的“三案六步”课程改革以及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人员将课堂教学分成“目标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归纳反思”“拓展提升”这6步。

第一步:目标方法。

在学习课程内容之前,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需要了解什么概念或者需要掌握什么操作,或者更直观地展示成品。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起到学习组织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课堂上展示的往往只是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分层策略,在课堂上对相应学生给予个别关注。

方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提示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达成学习目标。通过目标展示和方法分析,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对本节课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自主学习。

近年来的课改都提倡以学生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所以,自主学习是课改的重要环节。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任务与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程、自主操作等方式来完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以往的做法通常是当学生自主学习到某一阶段,或者遇到难点时,教师借助网络教学系统,统一广播进行讲解或演示操作。但是由于学生的层次水平及学习风格不同,导致学习进度不一致,这种方法对已掌握操作的学生来说浪费时间,对进度慢的学生来说则跟不上,而且会打断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连贯性。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单独指导以及学生合作学习来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会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加深认识的过程。可以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探讨,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小组讨论问题或者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方法,每个小组都有层次不一的学生,遇到问题时先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求助于老师,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巡堂辅导的效率。

课堂上,除了个人任务外,还可以设计小组任务,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如《信息集成》这一章节内容是制作网页,我们发布的任务是制作每个小组设计规划一个主题网站,选题、设计、规划、分工等各个步骤皆由小组讨论后分工合作完成,每个人完成各自的页面之后整合成小组站点。在合作完成任务过程当中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互助精神,加强小组的凝聚力。

教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小组的情况,要避免在合作过程中由组内优等生唱独角戏,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的现象,进而增强合作的广度、深度,提高合作學习的实效。经过平时的练习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种合作的方式,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地开展。

第四步:展示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贯穿课堂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总结时进行评价,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及时予以点评往往比完成作品后的点评更有效。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阶段要深入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者有创意的操作进行展示、评价。巡视中应当广泛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分层教学理论,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对于遇到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分析他们的问题,指出他们的失误,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还可以让他分享观点或操作,以带动其他同学的创造思维。

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第五步:归纳反思。

归纳反思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主要是在课堂结束时,通过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提纲要领、关键词等,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讨论的问题或者操作流程,让学生自己归纳与总结。这样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

第六步: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是在课堂知识体系基础上对知识运用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阶段,教师通过设计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的综合性任务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拓展提升并不是专为高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通过这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在达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课堂任务的分层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容量,拓展提升可以课内或课后完成,也可以在归纳反思前或后进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恰当使用拓展,才能实现预期突破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3 结语

以分层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该方式下,都能够迅速适应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课堂作业及期中期末考核的抽查分析中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速度迅猛,拉近了层次差距。此时教师应该重新评估学生层次水平,在做教学设计时根据分层教学策略以及班级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课堂任务等。在学生的信息技术认知水平及操作水平没有明显差距阶段,教师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向,通过课堂评价,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其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者的差异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应当与时俱进。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当调查清楚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将在新课程标准下继续探索如何针对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以及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使其更适合笔者学校学生。

参考文献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协民,蒋学勤.高效课堂:三案六步教学模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 吕林海.分层课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性教学模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3):19-23.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分层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