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措施

2017-07-19陈淑娴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体育课学校

【摘 要】 文章认为,要改变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不利态势,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要从幼儿起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引入俱乐部运行模式;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弱化竞技性;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改革措施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学校体育(包含幼儿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体育兴趣、体质下降、课程内容不合理等等。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课改要求,有必要对传统的体育课授课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

一、从幼儿起树立健康的体育观

严格意义上讲,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特别是,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这一时期树立良好而正确的体育观对这个国民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重艺术技能而轻视体育的现象。幼儿园里虽然也有活动课,但基本都是带孩子畅游或玩大型玩具,少有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幼儿园在课内和课外教学安排上,也多以舞蹈、手工、乐器等艺术类为主。更严重的是,在当前应试教育和择校现象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园在中班就开设了所谓的文化课,让孩子进行语文、数学之类学习,这更挤压了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认为所谓的教育就是文化课学习,体育被排除在外,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而西方现代教育则相反,他们的幼儿园教育极少有课本知识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时间是让孩子们进行体育游戏和各种健身活动。所以,改变中国学生体质孱弱先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首先要改变教育者(包括家长)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革除陈旧的育人观,将体育纳入幼儿教育之中。

二、引入俱乐部运行模式

西方国家体育课很多都采取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学生在入学前或开学初就在相关的俱乐部进行报名注册登记。到正式体育课开始的时候就以自己所在俱乐部为单位上课,授课教师同时也担任俱乐部负责人。美国所有的大学都是以俱乐部形式授课,同时,美国的很多中学也在尝试这种方式,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即掌握了一两种运动技能。学校在俱乐部的基础上选拔人才,组织运动代表队,参加校际、市际、洲际乃至国际比赛。[1]所以,美国的大学生运动代表队往往有很高的竞技水准。我国的高校体育目前还是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难以组织起高水平的训练队。美国的这种俱乐部模式完全可以借鉴并推广。当然,在推广时还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并严格禁止借俱乐部之名向学生收费等经营行为。[2]

三、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弱化竞技性

当前,中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是公认的事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连续多年的调查,中国的大中小学生的体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横向与同属东方民族的日本、韩国不能比,纵向与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学生也不能比。尤其是在耐力、力量、柔韧等素质方面下降最明显,具体体现在长距离跑、肺活量等测试和指标上。[3]资料显示:除了身高和體重略有增加,中国学生的其它体质指标都令人担忧。每遇军训,操场上爬倒一大片,学校组织的运动会、越野赛常有学生“跑死”的事件发生。另外,颈椎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近视等疾病的发病年龄也逐渐低龄化。针对如此令人担忧和痛心的局面,我们的体育课必须改革。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体育课都要适当增加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强化学生的弱项指标,适当减少一些纯竞技性项目如铅球、跳高、体操等项目的课时。当然,增强学生的体质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还要注意教学法的运用。[4]

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在中国,体育教师给人的印象是文化素质偏低,教学能力差。客观地讲,当前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课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民族素质的提升。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学校要有足够且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这就应该不断注意知识更新,掌握体育学科的前沿信息。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要主动地与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从中捕捉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5]在体育科研方面,要注意追踪本学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迅速把科技成果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善于发现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并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避免其他教师走不必要的弯路。在学前教育领域,建议增设专业的幼儿体育教师,全民健身事业应当从娃娃抓起。

五、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的课时安排基本为:小学每周三节、中学每周两节,大学每周一节。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个别省市(如陕西)将中学体育课增设至每周三节,但试行了三四年后,又恢复为每周两节。以目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课时安排既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提升令人担忧的身体素质。日本、韩国的中学普遍采取每周三课时、大学四课时的做法。所以,综合考虑,应改变现存多年的体育课周课时数,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每周增加一个课时。[6]幼儿园教育建议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加强体育游戏等内容。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提升贫弱的学生体质必然大有裨益。

总之,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业负担重,课余活动时间少,缺乏校外运动场地等,但学校体育工作(包含幼儿园教育)开展的好与否是决定性因素,而这其中体育课的质量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体现。所以,促进学生体质,先从学校体育课入手。学生体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万不可拔苗助长。但找准突破口和着眼点乃是当务之急。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的最有效平台,无论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认识到当前的严重局面,对陈旧的体制和做法要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强健的躯体是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此,要认清局势,革除陈弊,凡是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的举措都可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 叶旭红,许红峰.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福建体育科技,2004(2).

[2] 刘海元.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 张仕宜.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体育师友,2009(4).

[4] 郑伟.现代生活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4)76-78.

[5] 周卫东.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56-57.

[6] 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5)88-89.

【作者简介】

陈淑娴(196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和教育学.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体育课学校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学校推介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