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对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2017-07-19王宁冯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启示

王宁 冯丽

【摘 要】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們党的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战胜重重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给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启示有:践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主体精神;磨练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启示

一、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解读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斗争和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既是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又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巨大精神支柱和强大推动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可以分两部分来解读,第一就是自力更生,即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更生”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创造。但在艰苦的延安时代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开拓创新的能力。第二,就是艰苦奋斗,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主体的精神、拼搏的精神。“艰苦”是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是客观条件。“奋斗”就是靠主体、个人的努力和拼搏去克服和改变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前者和后者是紧密相连的。总的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来创造或者改变旧的、差的客观环境,不断超越、不断拼搏的过程。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体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延安时期,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被我党我军充分发扬光大并发展成了一种创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一方面是延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是敌人疯狂的打压和经济封锁。尤其是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把苗头指向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我军基本的生存条件已经快要丧失。毛泽东曾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棉被。”[2]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在各个解放区搞大生产运动。群众、军队、包括干部等纷纷参与,最著名的就是南泥湾王震领导下的三五九旅大开荒。大生产运动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壮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党中央就是站在人民的角度,从最实际的问题出发,只有吃饱了、穿暖了,军人才能英勇的对抗敌人,人民才能自觉的拥护共产党。

2、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创新、创造精神。在物质资料短缺、资源匮乏的艰难时期,共产党人自己动手,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的自己创造条件,去争取资源,实现目标。开荒没有工具,就想法设法的制造工具,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条件;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起简陋的帐篷,挖窑洞,有的露宿于山石野谷之中;没有衣服穿,他们夏天就光着膀子开荒,冬天就砍柴烧炭取暖……三年后,把荒山臭水黑泥潭的“烂泥湾”开发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自己动手,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不仅达到自给自足,还向边区政府交了公粮。

3、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再一次加强了对共产党的进攻,国民党也趁机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并停止了八路军的军饷。随着日本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我军的也失去了经济外援。再加上从1939年开始的旱灾,天灾人祸,使得民不聊生。即便在如此困难之时,我军也没退缩,而是另辟蹊径,选择“自力更生,生产自给”,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确是我们共产党自始至终的品质,这也是他们的日常作风和精神风貌。

4、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主要是指我党为了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实现人民的幸福,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不悲观,不放弃,始终坚定信念并为了最后的胜利而努力奋斗。埃德加·斯诺曾经这样说,“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诧异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5]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产生于延安时期,但这并没有过时。如今,这种创业精神给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也提供很多借鉴意义。

1、践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创出伟大业绩,是因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最现实的问题。如今大学生也应该认清现实: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人数也迅猛增长,就业也越来越困难。据统计2015年从高校毕业的人数高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此时,创业不得不说成为另一种就业形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创业意识,及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及早为创业打好基础。

2、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重在开拓创新,是一种从零到一的创新,是从没有到有的创造。但是创业不仅要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而且更要有创新。大学生也应该具有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这种创新精神贯穿于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创业者要想在创业活动中有所创新,必须先从成功创业者的实践中学习经验,必须有一个收集资料、积累知识、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成功捕获商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放眼未来,而且必须经过长期的酝酿、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新思想、新观念、新构思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思维才有可能结出丰硕的创业成果。创业的本质就在于创新,促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重要的一步。

3、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主体精神

陕北“好江南”的成功离不开在共产党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不怕吃苦,甚至不怕牺牲,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不得不承认,创业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将面对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因此,对一个创业者来说,首先必须得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时刻准备好接受挑战,艰苦奋斗。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必须培养自身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自己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走向社会。吃苦耐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一项核心内容。

4、磨炼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

创业的道路充满坎坷,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创业者都必须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乐观主义精神。纵观每个成功创业史,都是在创业者的领导下,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善于从失败中获取经验,这是创业者必须做到的。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要积极面对而不是一蹶不振。一腔热血的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对创业的影响心理准备不足。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靳铭.延安精神是干事创业的永恒动力[N].光明日报,2016-7-3(07).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6).

[4] 有林.论延安精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毛泽东.毛泽东手书真迹(上卷)[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王 宁(1992-)女,陕西宜川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冯 丽(1992-)女,陕西宜川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启示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探微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斯坦福再得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头名
创业精神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