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对中国制造转型功不可没
2017-07-19蔡恩泽
蔡恩泽
能歌善舞的服务机器人,既能导航又能改善睡眠质量的智能眼镜,集书法绘画、激光雕刻、3D打印为一体的高精度机械臂……不久前在香港举办的环球资源电子展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来自内地的150家初创企业汇聚一堂的“创客空间”展区人头攒动,时尚新奇的科技电子产品格外引人注目,撩逗参观者流连忘返。
这是珠三角“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新方位”———正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乃至OBM(原始品牌制造商)转型升级,决心摘掉“粗制滥造”的帽子,让中国工厂向中国硅谷挺进。
制造业是“双创”的主战场,“双创”对中国制造转型的激励作用功不可没。
首先,“双创”为中国制造启迪新观念。风生水起的“双创”活动激发亿万民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新见解、新策划、新设计层出不穷,如泉水喷涌。“双创”没有清规戒律,没有长官意志。
“双创”是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条新路径,通过“双创”产生更多“铺天盖地”的创新,与“顶天立地”的科技突破相辅相成,构成有系统、多层次的国家创新体系。
“双创”不落俗套,迸发出的新观念引导中国制造高瞻远瞩,打破既往传统的路径依赖,重新选择一条新颖的发展路径。比如新兴产业意味着可以创造更高的附加值,但是以往中国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跌进低附加值陷阱,仍然处于价值链的弱势位置上,局限在组装、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并继续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这种路径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制造渗透着浮躁的气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GDP情结也是中国光伏等新兴产业盛极而衰的推手。
“双创”的新觀念要求在推进新兴产业中打破盲目粗放的扩张,避免造成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路径依赖,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必须另辟蹊径,特别是要告别GDP情结。通过发展路径的创新,提高中国在全球新兴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双创”培育出制造业三个模式,即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双创”的引领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其次,“双创”为中国制造培育新动能。云蒸霞蔚的“双创”活动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中国制造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旧动能在逐渐消退,新动能在渐趋生长。“双创”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人工智能十三五规划”对接。在“双创”活动中涌现的大量优秀人才和高精尖项目,不仅为制造业带来新的思维和方向,也带来新的科技力量和商业模式。
在2016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中,主会场深圳湾创业广场汇聚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大批“双创”成果,轻型单轨车厢、互联网概念车、精密模具和超材料技术、激光全息技术产品等,无不是“双创”为中国制造投放的新动能的生动写照。
尤其在当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万众创新可以把千千万万“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创意奇妙、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特别是为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这正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
再次,“双创”为中国制造网罗新人才。如火如荼的“双创”活动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数以万计的人才粉墨登场,施展才华,让那些有能力、想创业创新的人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实现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同时,也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双创”人才极具“创客”的特质。车库中摇曳着创客的身影,创客在车库中冥思苦想,身体力行,既要动脑,也要动手。车库虽小,却是国家竞争力的发源地。“大国较量在车库”,这不是标新立异,是真切的时代呼唤。当今世界,傲立全球、象征国家竞争力的企业巨头多数是从车库中走出来的。“双创”人才大多涉足制造业,以互联网思维染指中国制造,为中国制造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珠三角,以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双创”人才,像一把干柴烈火,越烧越旺,创立5年来,已有近2万人加入其中。一个个创新的点子从这里凝结萌生并转化为中国制造的生产力。
当然,要想“双创”持续地为制造业添柴加薪,“双创”本身也要有新境界。“双创”有丰富的内涵,也有其自身规律性。必须端正认识,尊重规律,既要主动作为,又要防止乱作为,避免用工业化和运动式思维来推进,加快完善支持“双创”的政策体系,努力构建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