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转型的动力及其机制

2017-07-19冯少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先进文化转型文化

【摘 要】 作者叙述了文化转型的内涵,探讨文化转型的动力,分析了文化转型的趋势:认为文化转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和必然发生的结果,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外界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中推动自身进步和革新的。总的来说,新的、先进的文化总是在不断地产生和成长,旧的、落后的文化总是不断地衰败和消亡。

【关键词】 文化;转型;先进文化

一、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人们历史凝结成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转变,[1]文化转型是文化模式的转变。文化转型可以分为内源性的转型和外源性的转型。内源性的文化转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随着人们的实践发展需要,为了不断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文化问题和文化困难,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文化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这种积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当文化模式和原来的文化模式完全不同时,当文化模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的时候,我们认为发生了內源性的文化转型。外源性的文化转型是当一种特定文化模式与另一种文化模式发生交流的时候,文化之间的对比会被凸显出来,这种对比同时会给人们某种选择的机会,当大多数人同时倾向于一种文化模式的时候,另外一种文化模式被削弱,被削弱的这种文化模式标志的人们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被削弱的文化模式继续削弱,直至被淘汰,从文化中慢慢消失,全盘接受另外一种文化模式;要么向先进的文化学习,包容、融合有利于自身文化发展需求的文化要素,实现文化转型。

二、文化转型的动力

事物的发展由矛盾推动,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发展的的动力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运动。每一种文化模式都凝结了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不同的文化是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下创造、传承、发展而形成的,是历史地凝结在人们的基本性格之中的传承与变化的统一。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造就了人的情感思维类型,世界各地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具特色,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基本的人格类型。中国和西方,印度和欧洲的不同文化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的结果。

对于某一特定文化来说,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的矛盾引发文化转型,创新的文化是由人们主动创造的、符合人們文化需求的、具有伟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创新文化与传承文化之间的不同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使人们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做出选择和放弃,创新文化和传承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是文化转型的动力。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不同文化模式之间密切交流和深刻影响带来了物质基础和互相影响的现实基础,导致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矛盾。文化具有一定的惯性,这种惯性是文化不断传承的内在动力,本土文化是本土人民世代传承的精神和生存方式,本土文化的惯性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之间的矛盾是文化转型的又一动力。

文化转型的动力既来自文化本身包含的矛盾,又来自文化以外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端,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被重新拉回了历史的舞台,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农牧渔猎的自然生活状态,把大量的劳动力和工厂结合起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前的自然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们之间的物质交换不是非常频繁,规模也不大。工业革命后工厂手工业的劳动生产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工厂生产的东西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出于交换的目的通过货币卖给别人,而且是必须卖给别人。当工厂生产了过多的产品无法在国内销售的时候,资本家就通过各种手段开辟新的国外市场,把货物卖给本国以外的其它国家,这样就可以维持自己工厂生产的继续发展壮大,不断开辟新的国外市场,资本家不断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样就带来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蔓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科学技术的精确性和可知性,真正推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秘性对于人们的压迫和统治,人们的注意力从封建统治无上权力的崇拜转向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的崇拜,人们从封建和宗教中穿越而过,来到了科学技术和工厂生产的殿堂,从而诞生了历史上新的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代表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代表人类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的新的文化模式。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和技术也是推动文化转型的动力。

三、文化转型的趋势

文化的自在性和超越性是文化转型的深刻根源,也是文化转型的必然性所在。人在自然界创造出本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属于人类特有的文化,这就是人所具有的对于自然的超越性,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具有超越性。文化的自在性是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一种特定的文化一旦形成,由于文化的自在性使得这种文化似乎有一种惯性,通过传承总是极力保持着它原来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深刻的、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的超越性则恰恰相反,预示着打破传统的稳定的文化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超越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引领人们接受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的自在性表现为对于人们深刻、稳定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文化强大的自在性在某些时刻会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文化的超越性则不满足于当前文化的稳定状态,文化的超越性会打破这种稳定性和制约性,创造出新的更加适合人们生存的新文化模式。任何一种文化都内在包含了自在性和超越性,这种文化自身内在不断向前发展所包含的自在性和超越性矛盾构成了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四、文化转型的规律

文化本身具有调控人们的行为、维护和批判现实社会两大功能。由于文化具有以上两种工具性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一般来说会被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的手段。统治阶级致力于发展一种强有力的、有利于统治的特殊文化。例如: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汉化等等,西方国家通过宗教和封建结合的统治等都是统治阶级的文化统治。[2]这种统治在开始的时候推动文化的转型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适合人民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统治阶级掌握的主导文化由于过于强调统治本身的稳定性,而忽略了统治文化的更新,统治阶级主导的文化慢慢丧失了存在的现实性,变成了不现实的文化。与之同时发展的是合乎现实的新的文化。文化要不断维护自己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这样的文化才能不断保持先进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转型的量变在主体文化自觉的层面上要求主体时刻探索新的文化模式,在文化模式的动态变化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文化转型的量变不断积累,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发生了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和文化转型的量变积累告诉我们,必须要自觉地探索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决定文化转型的方向。

五、先进文化与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在总的方面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在历史的特定阶段文化转型会出现倒退和落后,但是考察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脉络,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发展、文化转型总的来说是不断地螺旋形向更加高级的、先进的方向发展。文化转型是面向先进文化的转型,是落后的、不适合人们生存方式和交往价值观的文化转向先进的、更加适合全人类生存的方式和价值观。先进文化具有先进性,先进文化是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并存。先进文化规定着文化转型的方向,为文化转型提供目标和指引方向。在时间向度上来说,先进文化是原有文化经过文化转型的未来文化,是原有文化的未来形态。先进文化具有前瞻性,先进的文化会预示人们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需求,在现实中构建未来文化的形态,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转型的跨越式发展。先进文化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文化模式,从而为文化的转型提供指引。

【注 释】

[1]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5-66.

[2] 许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转型浅析[J].新西部,2015.36.

【作者简介】

冯少华(1990-)男,汉族,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猜你喜欢

先进文化转型文化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谁远谁近?
浅述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
谈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完善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