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民族统战思想

2017-07-19吴朝辉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习仲勋统一战线西北

吴朝辉

【摘 要】 从抗战胜利主政西北到出任中宣部部长,习仲勋在西北主政七年。在这期间,他开创了西北工作的新局面,其民族统战思想包括:民族团结是西北民族统战的主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西北民族统战的关键;民族区域自治是西北民族统战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习仲勋;西北;统一战线;民族统战

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民族统战思想是他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西北地区民族统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习仲勋民族统战思想立足于西北地区的实际,以维护民族大团结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为目标。正确认识与理解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民族统一思想,对于维护和发展统一民族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民族统战的主题

大团结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主政西北时期,习仲勋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指出民族问题必须在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协调处理解决问题。西北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如何团结各族群众,成为西北局工作的重点。

针对西北复杂的民族特点,习仲勋制定了不同的民族统战政策。在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他提出民族统战工作必须要在维护各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来开展,这一步完成后,再做“民族内部的一切工作”。[1]当时,重视西北民族统战工作与西北的战略位置有关。西北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略后方,只有团结各族人民,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才能最大限度争取各族人民参与并支持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因此,在民族工作中,采取怎样的统战方法就十分重要。针对西北少数民族众多,教派庞杂,宗教领袖在信教群众中具有很高威望的特点,习仲勋指出“争取各族上层人物(哪怕是右翼的)仍十分重要”。[2]因此,在民族统战中对少数民族上层采取怎样的统战政策直接关系着党在民族地区统战工作的成败。对此,西北局在民族统战中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的统战。在土改运动中,习仲勋强调在工作中要坚持保护喇嘛、僧侣土地财产的政策。这一政策成功的团结了少数民族上层,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他们对土改政策的抵制,促进了土改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由于政策得当,使得只要经过土改的地区“都团结了各族群众,巩固了民族团结”。[3]

针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的特点,习仲勋指出在民族统战策略上要注重宗教问题,宗教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为此,他提出民族统战要采取积极争取宗教界领袖的策略。在西藏解放初期,习仲勋就提出要团结西藏的宗教领袖,团结“宗教界的上层和下层”,争取“达赖、班禅到反帝统一战线中来”,要对“班禅集团更多的帮助”的统战策略,[4]习仲勋的这些统战政策,对中央政府加强同西藏贵族上层的交流,维护西藏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习仲勋宗教政策是其民族统战的重要组成,对促进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之间和睦相处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西北民族统战的关键

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问题,他指出西北问题在于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此,他强调以办培训班的形式“大量培养各民族的干部”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参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设,[5]他指出在建设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使他们“分担负责工作”,管理国家事务,民族事务。[6]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党的干部在思想上不重视民族统战工作,不愿从事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对此,习仲勋指出民族统战工作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要认识到民族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时要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使之有一定的代表名额”参加到民主联合政府中。1[7]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针对西北地区多民族地区的特点,他强调西北工作必须围绕民族工作来开展,“离开民族问题就离开了实际”,西北地区的各人民政权必须保证每个民族“都有相当数量的代表”参与到国家事务的建设。[8]针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有进步,但还没有基本解决问题”的特点,习仲勋指出要借鉴其他地区民族统战工作经验,在政权建设中“大力吸收各方面人物的参加”,并且要使少数民族代表人数达到“占正式参加会议人数的一半以上”54。[9]在西北统战民族工作会议上,针对全党干部对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比较不熟悉”的问题,他指出民族统战工作是一个新的工作,在民族统战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方针和办法一定要符合各地方的民族情况,并且,他再次强调民族统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0]

习仲勋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契合其民族统战思想的内容。在民族统战工作中,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事关民族稳定的大局,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起来了“那么民族问题就稳定了”。[11]正是基于西北特殊的民族情况,习仲勋特别对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也正是得益于他的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干部被迅速培养起来,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熟悉中国革命经验,精通党的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被培养了出来。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党的政策在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传播和执行,同时也促进了西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信任,為西北地区民族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西北民族统战的战略措施

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高度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其视为民族统战工作的重要战略,并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习仲勋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做充分准备同时重视工作方法。根据西北各民族杂居的特点,他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必须要采取稳妥的办法,应当“采取由下而上、由小而大的步骤”,[12]等形成经验后再逐步向大的范围推广,最终在民族聚集广泛的地区形成大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同时,他还指出建立好民族区域自治还必须要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个是干部准备,一个是群众准备”。[13]由于西北地区特殊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西北地区仍有大批国民党反动派,他们仍控制着一部分的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知之甚少。因此,这些地区解放后就必须培养大批受过党的思想教育的民族干部,使他们深入少数民族群众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少数民族群众,为党的民族政策赢得群众基础,进而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顺利开展。

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须以巩固民族团结为原则。由于历史原因,西北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经常受到汉族政权压迫。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对汉族政权存在抵触情绪。针对此情况,习仲勋指出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一定要“克服大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思想”,在处理民族问题时一定要“团结第一”。[14]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指出“国内各民族的解放和整个中国斗争分不开”,国内各民族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内,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团结,现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使各民族得到繁荣和发展,从而使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民族都能够团结起来,进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巩固和统一”。[15]

最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解放军的保护”为基本保障。[16]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留下的大批反动军队和特务,习仲勋要求西北的解放军“加强肃清匪特的工作”。[17]在他的领导下,西北地区的解放军迅速出击,成功地肃清了匪特,促进了西北地区各民族间的和睦相处,为西北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了条件。习仲勋在西北地区的实践证明各民族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人民解放军的保护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才能真正实现当家做作。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3][14] 《习仲勋论统一战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2][15][16] 《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17] 《习仲勋传》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习仲勋统一战线西北
缠海鞭杆—西北棍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赞美夕阳红
两碗鸡蛋面
狭路相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
周恩来保护身处逆境的习仲勋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