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的光芒不断升华

2017-07-19李奕含

科学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院士癌症妻子

李奕含

前不久,石家庄图书大厦隆重举行图书首发式,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石家庄铁道大学张贵平所著《生命如此美丽——献给所有与癌症抗争的人们》一书正式首发。国内诸多院士、专家为这本书作序。著名呼吸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序言中这样评价:“度过难关,让绚丽生命的光芒不断升华,并在医学人文、医患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发人深省的课题,值得患者、医务工作者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甚至决策者来认真阅读及思考。”

张贵平在书中这样解释写书的缘起,“我出入医院七八年之久,见过很多肿瘤患者。而且这些年我和爱人有过很多次面临艰难的抉择。每个医生提供的建议不一定不对,但我们怎么能从中选定一个最好最合适的方案?肯定很多患者和家属也有同样的问题,我写这本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今年43岁的张贵平出生于内蒙古,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任教于石家庄铁道大学。他与在银行工作的妻子郭俊伏1998年结婚,婚后的生活一直平静踏实。然而,2010年9月中旬的一天,他和妻子的生活突然改变了。

“9月13日,妻子告诉我她的嗓子有点堵,去医院挂了耳鼻喉科的号,医生给做了一个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我从医生当时的表情,就觉察出妻子的病可能不好。16日,当我从医院急迫地取出病理检查报告时,看到上面赫然写着: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把病理报告送给妻子的哥哥保管后,我推着自行车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大街上,一步步地蹭回家里。

那一年,张贵平和妻子都是37岁。这个年龄,事业和工作正处于爬坡时期,也是父母和儿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厄运就在这关键时刻毫无预兆地降临了。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发病后4个月,又发现郭俊伏肺部转移,这说明已是癌症晚期,理论上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张贵平说:“医生告诉我的那一刻,我瞬间感觉无力、无助又绝望,我的冷汗一下浸湿了后背……”

《生命如此美丽》真实记录了张贵平陪伴妻子,历经37次869天住院治疗而获临床痊愈的全部过程。同时还总结和探讨了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肿瘤这种病,如何学习肿瘤方面的知识,怎样避免就医误区,怎样正确选择中西医治疗方案,患者如何调节心理和精神,怎样与医生沟通和相处,以及如何把握肿瘤治疗的分寸和节奏等。

很多读者向张贵平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他都一一给予耐心地解答。

不少人询问张贵平抗癌的正确方式,他的经验是:“要靠爱和智慧、爱和坚强。”

张贵平建议患者首先调整好心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比药物的作用还大,第二就是科学治疗,不能道听途说,即使病友的说法也不能轻易照搬,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再就是自己得有主见,要有科学意识,不要乱投医。要选择好医院,和医生多协商、多沟通,不能和医生处于矛盾状态。”

平日就善于思考的张贵平,在陪伴妻子治疗期间,读了几十本肿瘤专业书籍和上千篇医学专业论文,甚至学会了阅读CT等医学影像资料,2012年他就在妻子的肺部片子里看出了差点被医生疏忽的一个小结节。“懂得越多就能顾及更多的方面,也就能产生正确的主见。我不是不听大夫的,然而那么多知名的大夫给我提供了那么多完全不同甚至还矛盾的治疗方案,我该听哪个大夫的?治疗癌症辛苦一半智慧一半,病患和家人都在付出,同时我们能否有自己的主见,也很重要。”

“回想妻子患癌以來,总感觉我们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关注免疫方面的问题,曾查阅了一些免疫学方面的资料,也曾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省肿瘤医院咨询过免疫方面的问题。我甚至一路打问,直到找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免疫研究室。”

张贵平写道:“半月总共30次的放疗之后,妻子脸部和颈部的皮肤变成了焦棕色,这是因为放射线在杀灭她鼻咽部肿瘤和颈部多发小结节的同时,对其邻近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包括颈椎、牙齿、咽喉、耳道、面部皮肤等也会产生同样程度的损伤。记得妻子放疗刚结束的时候,嗓子疼痛连水都咽不下去,我想法给妻子做点流食,可每次都无法咽下,有一天晚上,我连续下过4次厨房。”

在多方参照对比各种治疗方案之后,他们精心挑选了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妻子分别在2013年8月和10月,做了2次免疫细胞治疗,感觉到体力和精神都有所恢复。此后两年半里,妻子又在省肿瘤医院做过7次免疫细胞治疗。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有决定意义的多次免疫细胞治疗,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效的心灵抚慰,使郭俊伏的病情出现了重大转机。

张贵平写道:“针对癌魔的抗争取得了一个初步的胜利。妻子从外表上已看不出曾经身患重病,头发重新长好了,已经理发好几次了;能在家里做很多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养花种菜等等;还能经常提着大包小包坐火车去北京看望我们已在那里住校上学的儿子。我的衣服在衣柜里平平整整地叠放着,我每次脱下换洗的衣服,只需要直接到衣柜里拿出自己要穿的干干净净的衣服。

“随着那些难熬的日子一页页地翻过,妻子似乎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苦难,她每天都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她重新焕发出生机。只要她还在我的身边,我的内心就无限地安静和坦然,而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6年来,我最常对妻子说的一句话:‘没事,有我呢!每一次妻子病情不好,听到我的这句话,就好像真的没事了,很快平静下来,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感谢上苍让我的妻子获得重生,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心安呢?”

《生命如此美丽》一书有5篇序言,除了著名的钟南山院士,还有知名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专家邱蔚六院士、知名肿瘤专家樊代明院士,以及全国知名肿瘤内科专家冯奉仪教授、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等。他们认为本书对于肿瘤患者具有迫切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在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意义已经广泛地越出了癌症治疗本身,除了对癌症患者多有启发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教育。在如今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和信仰迷失的时代里,阅读这部书,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值得读的书;这是一本医务人员需要阅读的书;这是一本涉及医学人文的书;这是一本缓解当前医患矛盾,提倡相互理解,回归理性的书。”

猜你喜欢

院士癌症妻子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