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公英为何热了起来

2017-07-19原景全

科学养生 2017年7期
关键词:利尿胃病口腔溃疡

原景全

如今,蒲公英突然热了起来,田间地头,几乎一年四季都不乏挖掘这种野菜的人。人们说,蒲公英不仅能够消炎利尿,还有抗癌作用呢。那么,蒲公英真的有如此作用吗?

蒲公英大家都见过,尤其是那花开过之后的白色绒毛,微风一吹,漫天飞舞,煞是可爱。蒲公英属于菊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蒲公英是药食两用植物,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含有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胆碱以及有机酸和菊糖,还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蒲公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野菜,食用方法很多,叶片可生食、腌渍或焯后凉拌,也可切细片后与米煮食或油炒食用。还可制成不含咖啡碱的蒲公英咖啡,其花则可酿制成蒲公英酒。日本已开始利用蒲公英提取物制成糖果、饮料和糕点等系列保健食品。这可能是蒲公英热起来的原因之一。

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对蒲公英均有高度评价。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常伴有上皮损伤甚至细胞再生。胃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常见有上腹痛、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等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的一种。可能由于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蒲公英治疗胃病的记载,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云:“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既能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又能修补胃黏膜的损伤,对胃病有不错的疗效。

胃病患者常喝蒲公英茶,有較好的健胃助消化之功效,还有利于胃炎的恢复。做法是:用干蒲公英30克泡水,早晚各1次饮用,2~4周为1疗程。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潜伏在细胞内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在条件适宜时引发复发性口腔溃疡,此种链球菌可引起机体迟发性变态反应,它与口腔黏膜上皮存在共同抗原,通过交叉反应引发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而蒲公英能有效杀灭溶血性链球菌,从而抑制了致病的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加快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愈合速度,并减轻溃疡病程中的疼痛。治疗时咀嚼干蒲公英5~10克,一部分内服,一部分留于齿颊,起到内服与外敷双重功效。

医疗实践证实,蒲公英对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胆结石、风湿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蒲公英还可利尿,在一些地方,蒲公英又被称作“尿床草”,可见其利尿效果。能够防治疾病,可能是蒲公英热起来的另一原因。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食用蒲公英时也有禁忌。

一是不宜过量食用。如果食用后,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则说明有可能食用过量了,需减少食用量。二是有的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这时候需要立即停止服用,并到医院就诊。三是有人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是蒲公英寒凉,因此胃寒者应该少用蒲公英或者不用。喝蒲公英茶的时候也不要冷饮,冷饮会导致腹泻和其他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利尿胃病口腔溃疡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