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犁市扒龙船调查报告
2017-07-18李冬香
李冬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韶关犁市扒龙船调查报告
李冬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韶关市犁市镇,很早就有划龙舟的习俗,当地叫做“扒龙船”。这一习俗主要有龙船下水、抢青、行亲戚/洗码头、斗贝、食龙船饭/饮龙船水、放丝茅船、龙船上岸等,时间是农历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初七。犁市扒龙船活动一方面表现了民众祭奠屈原、崇拜神灵的朴素感情,也表达了他们驱赶妖魔鬼怪、祈求神灵庇佑的美好愿望,还是全民狂欢的一个重要活动。此外,扒龙船还表现了宗亲或村落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也是村与村之间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另外,扒龙船活动中所吟唱的龙船歌反映了一些旧时习俗并保留了部分古汉语词汇。
犁市;扒龙船;调查;报告
犁市东邻仁化县,北接乐昌市,西连乳源县,南与韶关市区相连,西与乳源县桂头镇相接,是韶关市浈江区下属的一个镇①2004年7月以前犁市镇属曲江县(现改称曲江区)管辖。2004年7月,犁市镇划归韶关市浈江区管辖。。犁市地形属高丘陵地带,地势东部、北部高,西部、南部低,武江河从犁市镇的西南部穿过(见图1)。犁市渡口附近有一块头大尾尖形似犁头的沙洲,故被人称之为犁头渡(见图2)。明末清初已设有街(墟)场,称犁头埠墟。民国时称犁铺头,后改称犁市。2013年,全镇总面积30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总人口约4.58万人[1]。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犁市镇分布在武江流域的沿河村落如沙园、黄塘、下园、厢廊等历来有端午划龙舟的传统。
图1 犁市镇区划图
图2 犁市渡口
犁市龙舟不但是浈江区也是韶关市的典型代表。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清光绪元年刊本影印的《曲江县志》记载了曲江划龙舟的一些习俗:五月五日端午,包粽子,插菖蒲、艾叶,念花洒雄黄酒,以去毒虫,书符挂钟馗像,以辟邪厉,妇人簪艾,小儿女捣凤仙花染指甲,佩八卦彩符,系长命缕,正午祀宅神,开筵赏,午间息半日,观龙船竞渡[2]。曲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曲江县志》简单介绍了包括犁市在内的曲江划龙舟活动的时间、龙舟上的人员构成、龙舟制作及收藏等[3]。有关犁市划龙舟的具体仪式及其文化内涵尚未见到相关报道。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们先后走访了犁市镇沙园村莫冬林、温贵权以及沙尾村邓仕金等先生,实地考察了犁市划龙舟活动,初步了解了犁市划龙舟活动的基本情况。本文以沙尾村为代表介绍犁市镇划龙舟习俗②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得到了浈江区政府、村民莫冬林、温贵权、邓仕金以及韶关学院谢琳老师、郑燕同学等的支持与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一、犁市龙舟及划龙舟人员
龙舟,当地叫“龙船”,长二十多米,宽一米左右,用杉木制成,较轻,分为龙头、龙身、龙尾、舱、舵等。酒,然后再去采集艾草等“青”。采到青后把带叶的竹枝插在龙头上,并绑上红布。这个绑着红布带叶的竹枝就是龙船头指挥整艘船的“令旗”。同时将采好的艾草、菖蒲、丝茅,放入“龙口”,让龙“咬紧”。此过程中龙船队其他队员始终坐于龙船上,保持安静;而且不放鞭炮,不唱龙舟歌。有人认为,这就是“抢青”得名的由来。随后龙船头再于小山脚下插上蜡烛,点燃,用公鸡祭拜神灵,向山拜三拜,再向江拜三拜。龙船头还要把放在船头的屈原菩萨丢到水里,扒船郎子再把它捞起来,然后点燃鞭炮,众人一起高唱龙船歌。如“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屈原本是忠臣汉,留下千古万年传。”龙船在水面转三圈再回到码头。回到码头后,岸边的父老乡亲要向龙船“赏青”(也叫“赏红”),如烟酒、肉、粽子等。龙船队员接受这些礼物,叫“领赏”。此时,龙船队员和岸上居民高唱龙船歌。岸上居民唱鼓励歌,如:“好面鼓,少年船,打起振动韶州府。府里听见来赏红,街坊听见来赏酒。”龙船队员唱答谢歌,如:“多谢你多,少年船。多谢街坊来照看。龙船扒了瘟灾毒,家家合保佑平安。”(见图12-图17)抢青仪式结束。
图6 龙船寮外景
图7 龙船寮内景
图8 龙船下水
图9 安装龙船头
图10 扎龙筋
图11 调龙筋
图12 上岸采青
图13 采青祭拜
图14 采到的“青”
图15 采青后的龙头
图16 采青后返回转圈
图17 采青后回码头领赏
龙船饭有一些禁忌,如不能吃韭菜和鸡蛋。当地人认为吃了这些会在斗贝中得不到好名次。此外,旧时女性不能吃龙船饭,更不能做龙船饭。要吃的话,只能由丈夫带回家来吃①现在女性可以做龙船饭,也可以吃龙船饭,但是仍不能触摸龙船。。老人和孩子则都可以去吃。现在女性可以去吃龙船饭,也可以参与做龙船饭。
过去犁市人还有饮龙船水的习俗。龙船水是扒龙船时从江河里进入船舱的积水。船靠岸后,岸上居民纷纷舀龙船水回家喝。这一习俗现在很少见了。
(六)放丝茅船
犁市扒龙船还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内容,即放丝茅船,时间是农历五月初六或初七。关于这一仪式的含义,有人说是让阴间的人也来扒龙船,也有人说是把龙王送回大海。丝茅船是用丝茅做成的小船,长约1米左右,宽约0.3~0.4米,船上插有三面纸做的小红旗,茅船中间扒个窝,放进一只小鸡。上述东西都准备好后,找一处水流比较平缓的水面,把丝茅船放入水中,然后让小船顺水漂走。特别要指出的是,放进丝茅船中的小鸡必须是偷来的,偷小鸡时,主人骂的越厉害越好。另外,放丝茅船时,不打锣,不敲鼓,保持肃静,直到丝茅船放完才唱龙船歌。如“一江大水嘈隆隆,大水中里中间好飞龙。茅船睇见飞龙走,定我龙船在海中。”不过,现在多数村落没有放丝茅船的习俗,只有极少数村落如沙尾村有这一习俗。
(七)龙船上岸
扒龙船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六或初七结束。放完丝茅船后,打鼓郎子和打锣郎子便向后把鼓棒丢入江里。然后龙船倒退着划到岸边,靠岸后再用江水和丝茅叶把龙船清洗干净。洗干净之后再由龙船头把龙头和龙尾拆下,揣在怀中。其他队员则一起把龙身抬起,尾随龙船头,把龙船抬回龙船寮,龙头、龙尾和龙身分开存放于龙船寮,以待来年使用。龙船上岸后艄公也就回到自己的家,即“辞艄”。
扒龙船期间,当地居民还有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等习俗。这段时间家家都将菖蒲、艾叶捆绑一起悬于大门前;或者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此来驱赶五毒。另外,用菖蒲浸泡米酒饮用。初五那天,还要把自己家做的粽子扔一把到河里给鱼吃。
三、划龙舟活动的文化内涵
(一)祭奠屈原、崇拜神灵
如同大多数地方一样,犁市扒龙船活动的目的之一也是祭奠屈原。这一点,在扒龙船活动仪式以及龙船歌中都有所反映。如犁市沙尾村在龙船下水后要去当地庙里把供奉的屈原菩萨请到龙船头里。龙船上岸时,再把屈原菩萨请回庙里供奉。另外,行亲戚或洗码头回来以及初五要往河里扔粽子等给鱼吃也是为了祭奠屈原,意思是鱼吃饱了就不会再来吃屈原的肉。龙船歌也唱道:“好屈原,少年船。屈原本是忠臣汉。屈原受害去投江,留下千古万人传。”“五月五日是端阳,家家门前挂菖蒲。我思今祭屈原日,艾草供品摆枱上。”龙船下水、抢青前都不能说话,整个龙船队必须保持肃静等,都是为了表示对先人和龙王等神灵的敬畏;放丝茅船则主要是表示对先人和龙王等神灵的敬重。
(二)驱赶妖魔鬼怪、祈求神灵庇佑的美好愿望;全民狂欢
旧时村民参加扒龙船活动非常积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民为什么这么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呢?很大原因在于扒龙船不单是祭奠屈原,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即祈福。扒龙船活动中村民们拔的龙须据说带在身上能消灾辟邪保平安;食龙船饭能使人身体健壮,无病无痛;饮龙船水以及没有龙船的村落请龙船来洗码头无一不是祈求给村落和家庭保平安、带好运。放丝茅船除了祭奠先人和神灵以外,也表示把不吉利的东西通通送走;龙船上岸之前要把龙船上用过的鼓棒向后扔到水里,也是表示把所有的病痛灾害都通通抛弃。抢青的时候要唱龙船歌,唱歌的目的就是祈求屈原菩萨、龙王等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述美好愿望在龙船歌里有更直接的表达。如“五月五日午时出,妖魔鬼怪龙吞注。屈原菩萨来护佑,护佑忠人多添子。”“新打龙船好龙筋,多得亲戚好齐心。龙船到来多贵子,富贵双全出贵人。”
扒龙船活动不仅可以给百姓带来心灵上的安慰,也是百姓重要的娱乐活动。扒龙船是男人集体力量的展现,男人们以参加扒龙船为乐:“上塘莲子子爱爱,下塘莲叶扒不开。讲起家长冇个米,提起扒船我心开。”整个扒龙船活动中,女性不能参与,他们
可喜的是,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传统习俗面临的处境,因此,在举办龙舟赛的同时,对当地这一民俗加以保护传承。现在,犁市扒龙船习俗已成为韶关市级非遗项目,并且确定沙园村莫冬林先生为这一民俗的传承人,但又面临了一些新问题。第一,人员缺乏。由于生活、工作所需,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离开村落外出务工,因此,每到端午节,多数村落很难凑齐扒龙船的人。第二,会唱龙船歌的人不多。唱龙船歌是扒龙船活动的主要内容,大家在一起,通过唱歌交流感情。但是,现在会唱龙船歌的年轻人非常少,只有部分50岁以上的人还会唱,年轻人基本上只会和音。第三,有些习俗逐渐消失。前文介绍的扒龙船习俗是根据不同人的介绍整理而成的。事实上,很多古老的仪式只停留在老年人的记忆里,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如放丝茅船、染红指甲这些习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还有,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此外,由于民众积极性不高,参与人少,行亲戚/洗码头这些仪式现在也很少举行。举行的时候也只限于少数村落之间。当然,也有些习俗的消失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造成的。如饮龙船水这一习俗现在很少见了,只有极少数老人还坚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生冷的河水不卫生,不能喝。放丝茅船这个仪式也有人认为是迷信活动,因而不再坚持。
针对犁市扒龙船习俗的现状,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老百姓了解这个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很多老百姓不参加的原因是对其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做好协调工作。由于这一民俗是集体活动,涉及到不同的人和村落,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大家参与;同时协调宗族、村落之间各个方面工作的安排。只有老百姓和政府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发扬扒龙船的精神,这一民俗才能继续传承下去。我们期待,像韶关犁市这样既有划木船又有放丝茅船的习俗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1]韶关市浈江区人民政府[EB/OL].[2015-07-03].http://www.sgzj.gov.cn/zjgk/zbgk/5/2015-07-03/105074.html.
[2]黄成助.曲江县志[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76.
[3]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曲江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王国强.岭南龙舟文化[D].广州:暨南大学,2006.
[5]姚亚士.粤北民俗大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323.
A Survey Report on the Dragon Boat Race of Lishi Town in Shaoguan
LI Dong-xi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 Guangdong, China)
Lishi, a small town located in Shaoguan, has long had the custom of rowing the dragon boat, which is called “dragon boat rac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ustom including: launching the dragon boat on the water, Qiangqing (which mean is fighting for the grass), visiting relatives or washing the wharf, Doubei (which mean is holding the dragon boat race), having dragon boat meals, drinking the water of dragon boat, putting the dragon boat which made by Simao on the water, putting dragon boat ashore. The duration of these customs starts from April 29 to August 7 according to the lunar calendar. In Lishi, the campaign of dragon boat race, on one hand, expresses people's feeling of paying respect to Quyuan and worshiping go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ampaign also expresses people's best wishes of driving away demons and ghosts, and praying for God's bless. It is an important moment for the national carnival. In addition, dragon boat race shows the spirit of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village,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the village. Besides, the dragon boat song in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reflects some old customs and preserves some ancient Chinese words.
Lishi; dragon boat race; survey; report
C953
A
1007-5348(2017)07-0001-07
(责任编辑:廖筱萍)
2017-03-0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项目“韶关土话区方言民俗调查研究”(GD15CZW05)
李冬香(1969-),女,湖南浏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和社会语言学。